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新民主主义早期毛泽东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和实践的最初开拓者之一。从1923年至1941年前,新民主主义的统一战线经历了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民主联合统一战线,1927年至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反封建压迫,反国民党的大一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以及抗战开始后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三个发展阶段。与这段革命史的历程同步,毛泽东不仅亲自参与了民主革命时期的这三个发展阶段的革命实践,而且还密切结合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具体实践写下了一系列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文章,…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考虑到当时统一战线的复杂情况,毛泽东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又联系社会实际将抗日与民主改革科学结合,迅速壮大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重温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对于我们当前进一步增强对台统一战线的整合功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独”促统,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腾飞不乏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考虑到当时统一战线的复杂情况,毛泽东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又联系社会实际将抗日与民主改革科学结合,迅速壮大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重温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对于我们当前进一步增强对台统一战线的整合功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独"促统,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腾飞不乏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毛泽东在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中,形成了独立自主思想。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思想应用于统一战线中,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成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统一和独立,团结和斗争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与东北抗日联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一直十分重视和关怀东北抗联。他曾一再对东北抗联及其主要领导人的英勇斗争给予高度评价,多次对东北抗联的抗日斗争作出重要批示,特别是十分注意总结东北抗联斗争的经验教训,并在东北抗联与党中央失去组织联系的情况下,积极部署联络和支援东北抗联。而东北抗联及其领导人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尽最大可能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在抗日斗争实践中自觉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把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实践结合起来,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指导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者英勇对抗的重要法宝。它在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学说,产生了彪炳史册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实践上推动了东北抗日战争深入发展,延缓日军全面侵华进程,配合了全国抗日战争,阻滞日军北犯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注入深厚的历史底蕴,为争取世界和平发展的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稼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对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特点,对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优缺点及采取的策略方针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为我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内的统战大师,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杰出的历史性贡献。刘少奇深刻批判党内"左"倾关门主义错误,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扫除思想障碍;刘少奇积极开展上层统一战线工作,极力争取国民党上层统治集团一致对外,团结抗日,直接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刘少奇正确处理统一战线内部的冲突与磨擦,既挫败国民党顽固派消灭共产党的阴谋,又维护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9.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早于其他地区体验到亡国的危机,首先具备了发展统一战线的客观条件。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东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1933年提出并发展起来。从时间上来看,东北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明显早于全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内容和范围来看,也较为丰富和完善。可以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最早形成和实践是在东北。  相似文献   

10.
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的中心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和中国革命的前途。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争取革命领导权的斗争比大革命时期要复杂得多,艰巨得多。在这个时期中,作为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之一的周恩来不仅在思想上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在实践中为争取革命领导权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周恩来对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争取革命领导权的思想和实践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1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根本性政策。它的形成、发展与实践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主要历史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党员队伍迅速发展,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得到巩固,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  相似文献   

12.
张雪娇 《党史文苑》2008,(12):25-26
王稼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对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特点,对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优缺点及采取的策略方针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为我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信琼 《党史纵览》2007,(11):41-46
毛泽东曾经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一样.是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积极倡导和组织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作为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新四军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初期,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党逐渐深化了对统一战线策略的认识,实现了由反帝下层统一战线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九一八事变后,我们党提出了反帝下层统一战线策略,并随着形势变化逐渐突破了这一策略;在红军长征途中,遵义会议推动了党的统一战线策略的转变,党在执行北上抗日方针的过程中逐步产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瓦窑堡会议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正式形成,之后党积极贯彻这一策略,历经波折达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7,(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抗战胜利的一大法宝。重温毛泽东关于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思想,对于新时期发挥统一战线作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处理好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炎培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为了调解国共两党矛盾,积极奔走。黄炎培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认识的三个维度:一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目的认识,解决了抗日战争期间为什么需要统一战线的问题;二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核认识,解决了当时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问题;三是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活动,解决怎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问题。黄炎培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认识,为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蓝馨 《当代贵州》2024,(16):60-6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为指导,先后建立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统一战线是一个充满着智慧和力量的法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华民族在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巨大的压力之下,超越阶级、民族局限而结成的。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并为之付出努力,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发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也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并且坚决维护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抗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总的大政方针,运用到各行各界的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在重庆的南方局在深切领会统一战线原则的基础上,在大后方进行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文艺统战工作,将大后方的进步文化人紧密地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为抗战文艺运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