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18,(11)
正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党在宣传思想工作方面重要的理论创新。坚持文化自信,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党和国家的自觉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民族复兴的高度进一步对坚定文化自信作出了新部署。面对近代的文化危机影响、当代的文化竞争和挑战、未来的文化走向不明确的现状,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要做到塑造文化之魂,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守文化底线,履行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筑牢文化之基,增强国民的文化自觉意识;打通文化之要,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3.
盛洁 《理论建设》2014,(3):111-112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只有树立文化自信,才能带来文化自觉。而要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绝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搞极端的民族主义,应该在深入研究、认真分析、科学比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在各自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华文化中的先进思想。这些思想不但能够诠释中华文化何以绵延五千年,还足以说明中华文  相似文献   

4.
艾文礼 《红旗文稿》2015,(5):13-14,1
习近平总书记在澳门大学考察时再次强调"文化自信",并把它作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意义极为深远。坚持和倡导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持自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保持自信,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自信。坚持文化自信,需要遵循科学的客观规律和指导思想,以正确的理论和思路推进文化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把文化自信的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翟一博 《学习月刊》2020,(11):26-2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时强调,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国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建立起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植根中国大地,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基,又在实践中不断变革、调适、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6,(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多次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系列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魂脉所在,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和民众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敬畏与信仰。站在中国和平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新起点上,我们坚持和倡导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持自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保持自信,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自信。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国道路来自以史为鉴的发展进步,中国模式来自立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出发,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内涵和及其内在关联,结合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实际,论证了“三个自信”的实践基础,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路径的正确性;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指南的科学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保障的根本性。同时,从历史主体的情感认知的层面,揭示了“三个自信”必须获得中国人民的肯定和认同,只有这样,“三个自信”才能变成中国人的一种亮剑精神,拥有既敢于正视自己又敢于正视别人的勇气和胆量;才能变成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变成生命的力量,从而实现人的自身价值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中。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文化理念、文化观时,多次使用了"文化自信"一词。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确认:"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我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文化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独树一帜的民族性、生生不息的传承性、海纳百川的包容性特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内在基础、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思想支撑。本文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在基础探索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以期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9,(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进行了深刻阐述,并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对于自身文化的自觉认知认同,但绝不是闭关锁国式的文化认同,而是在交流互鉴中开展文明对话,在传承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支部生活》2012,(12):51-51
恩格斯曾说过:“历史就是一切。”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要把问题放到一个历史的维度来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7,(5)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和依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为重要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特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对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所形成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性;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性。新形势下,培育文化自信的可行性路径,既要辩证地认识历史以增强文化认同,又要兼容并包借鉴世界先进文化,更要把握时代脉搏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21,(10)
新时代理论自信的建立对于我们的国家、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及作用。在当前,理论自信主要体现为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自信,而如何使民众建立理论自信,有理论信仰,则需在实践中应用和实施各种途径方法及方略手段,为理论自信的建立提供各种支撑和保障条件。文章从理论的角度着重阐述了理论自信建立过程中所可能应用和实施的各种途径方法及方略手段,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以使理论自信成为民众的内心信念和自觉意识,扎根于民众的心中,扎根于民族的灵魂里,扎根于国家的发展建设中。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6,(9)
正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如车之四轮,共同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傲立世界的底气、敢于解万难的豪气,"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彼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但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前线》2016,(8)
正【语境】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见证、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承载了党的初心与使命,彰显了文化的力量,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文化自信与红色文化是互促共生的关系,红色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根基,文化自信彰显了红色文化的先进性、革命性及科学性,有利于实现共同的价值认同,为民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本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科学内涵、历史基础、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并就此提出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相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而言,我们当前强调的文化自信其实是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锤炼、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护和建构中国特色的文化话语体系等多个方面来践行。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信的本质就是民族的自信,树立文化自信可以彰显国家与民族的生命力与凝聚力。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契合时代需求,是当前社会思想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高校具有弘扬、传承、创新、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能,承担着培育社会精英的职责,因此文章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对影响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因素分析,进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以及搭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旨在培养大学生高度文化自信的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