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桥》2017,(5)
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是:全方面的单向度化,人成为单向度的人,失去了人应有的批判性、否定性和革命性方面,而只有肯定性方面。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理论全面具体的论述了在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背景的消费世界中现代人的异化的生存境遇和生存状态。因此,在分析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理论的基础上努力找出对消费水平迅猛发展的现时代有价值的东西,对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弊端日益显露,20世纪20年代开始法兰克福学派便认识到技术对人的异化,马尔库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向度"理论,尖锐地批判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单向度性,在极权主义制度上势必塑造"单向度的人"。同时代的阿道司·赫胥黎也认为科学的盲目发展使现代社会堕落,堕落的社会塑造"非人",这些观点无疑是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合理性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力量对社会造成了全面的操纵和控制,个人丧失了批判性和超越性的能力,从而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社会蜕变成单向度的社会。虽然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也存在一定缺陷,但瑕不掩瑜,研究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对于我们清醒认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和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马尔库塞"单向度"思想的核心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于无视事物的真实存在状态是多角度的综合统一体,仅仅关注一个角度,视域内全部是这一角度的内容,从而湮没了其他的方面,导致对事物认识的畸形和发展道路选择的错误.以此为理论基点,从两种不同的维度出发去理解马尔库塞的"单向度"思想,可以将"单向度"理解为"物质性单向度"和"肯定性单向度",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依相生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技术理性批判有其革命的划时代的意义.他的技术理性批判的理论基点是某种抽象的理想人性,由于它把技术和人性对立起来,并因此对技术采取片面的否定态度,以至于在不可遏止的技术进步之势面前,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论往往对人性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感到悲观.因此,马尔库塞在他的<单向度的人>一书中便陷入了这种困境.  相似文献   

6.
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新的生机,这种生机源自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工业革命。与马克思的预言相悖,资本主义不但没有垂死,反而更显活力。与断言资本主义步入太平盛世的人相反,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剖析了其中的新问题——人的危机。单向度理论富于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从社会价值取向和哲学视角弘扬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主体性原则。同时,它从伦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反思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但是,马尔库塞只看到不人道的现象,而没有找出人类解放的出路。本文通过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的比较研究,旨在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要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人的解放,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里,完整地提出了他的新技术观.马尔库塞的新技术观体现了他的政治抱负,是他的技术政治观理论构想的系统化.马尔库塞的新技术观既不同于技术悲观主义,也不同于技术乐观主义,而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技术现实主义.它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滥用技术造成对"自然的暴行"和对人的本性压制的揭露,不乏真知灼见,也需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进行解剖.  相似文献   

8.
马尔库塞认为,资本主义的统治涉及到现代工业社会的各个方面,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着一群“单向度的人”,他们缺乏批判意识,而且也已经失去了批判现实主义的能力。究其原因,是单向度社会、单向度的思想、文化生产的单一性、日常生活方式的同质化导致形成单向度的人。  相似文献   

9.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思想"极其深刻地揭示和批判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各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批判,揭露了发达工业社会压抑人性的现象,也探索了发达工业社会中的哲学和社会问题。今天,辩证地理解马尔库塞的"单向度思想",汲取其中合理的成分,反思其不足之处,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一书,揭示了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兴的集权主义社会,批判了这一社会压制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并反映出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向往。但由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和理论自身的缺点,他的理论并没变为现实。而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以其强大的现实理论意义必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一书,揭示了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兴的集权主义社会,批判了这一社会压制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并反映出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向往。但由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和理论自身的缺点,他的理论并没变为现实。而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以其强大的现实理论意义必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胡素梅 《世纪桥》2010,(3):71-72
"审美革命"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相反,马尔库塞认为,审美和艺术是解放被压抑的本能、打破社会生活和个人单向度性的重要手段,是消除异化、超越现实的心理本能的重要途径,是革命的武器。  相似文献   

13.
马丹 《世纪桥》2014,(3):61-62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是对现代文明的重要理性批判,深刻揭示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警示。  相似文献   

14.
林茜  赵一帆 《学习月刊》2012,(2):125-125
《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最负盛名的一部著作,其中,他论述了技术发展两重性的思想,并指出技术已经发生了异化,成为一种新的统治形式。这部著作的中心论题是当代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以技术为控制形式的一种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们逐渐丧失了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维度,使得社会变成了单向度的社会,而人也变成了单向度的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马尔库塞"单向度"思想不仅让我们看清了高度发达的极权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而且为今后怎样实现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6,(2)
赫伯特·马尔库塞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单向度的人》的问世,是一部标志着其思想变化的重要著作。在这一著作中,他分析了处于西方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进而认为,现代西方工业社会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单向度"的社会,也即是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本文通过对这一著作的文本分析,理清了"单向度"的具体内涵,阐释了"单向度"社会的三个方面的表现方面。对"单向度"社会的分析对于当前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赫伯特·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法兰克福学派之前,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往往是正面和积极的,但是他们却犀利地指出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作用。马尔库塞结合弗洛伊德的思想,继承法兰克福学派对科学技术的批判立场,他指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会成为拘束人类精神的工具。不仅阻碍人类作为自然人的精神表达,还阻碍了美学的升华,最终使得社会陷入对物质的不断追求的病态中,人不再关注自己的政治权,只在乎物质的满足,统治阶级则可以从中获得利益,进一步通过科学技术控制人的精神自由,让社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最终成为一个新的病态社会,人类变成了只有理性一面的单向度的人。  相似文献   

18.
对马尔库塞艺术自律思想自身的体系性考察,特别是从理论的生成论视角出发,可以重新审视艺术自律思想在其理论整体中的有机位置。在马尔库塞本身的理论视界中,对前苏联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性考察是其艺术自律思想形成的直接原因;而其内在根源在于对人的自由缺失现状的认识。马尔库塞把艺术自律视为艺术的基本性质,自律的艺术为人类描绘了自由显现的美好图景。人们通过自由的艺术实现了精神的超脱,获得自由。马尔库塞用艺术的自由印证人的自由,然而,这种自由是有限度的,马尔库塞只是为人类搭建了审美的乌托邦而已。  相似文献   

19.
阎孟伟 《新视野》2007,46(2):80-82
文章深入细致地分析评价了马尔库塞政治批判的心理学角度。指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使个人自主的、独立的内心精神生活同化乃至异化,是马尔库塞把心理学问题上升到政治批判的理由。认为,马尔库塞提出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人的本能的全面解放相结合的出路,是把弗洛伊德的爱欲理论与马克思的“解放”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田云鹤 《世纪桥》2012,(17):53-54
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因其理论的前卫和敏感,在思想史上曾经屡遭曲解。美国六十年代学生运动的喧嚣与沉寂和他的思想关系紧密。然而,喧嚣归于平静后反思这一理论,我们发现,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本质上是一种严肃的社会政治理论,是一种批判的文明发展理论,更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本体论。重新认识和反思这一理论,无疑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