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线》2017,(1)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提供哲学滋养和哲学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既通过在其指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了新的实践基础,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的思维方法论是其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在治国理政中创新出的科学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从哲学视角来看,习近平总书记的思维方法论包括社会有机体论方法、唯物辩证法方法、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等多种科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新时代,深入研究哲学视角下习近平总书记的思维方法论,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治国理政既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与时俱进地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过程中,进一步推进治国理政工作。他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拓进取,革故鼎新,提出了关于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出台了一系列利国福民的新政策,其中也蕴含着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深刻哲学智慧。在价值取向上,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充满着哲学的智慧,展现了哲学思维的魅力。这不仅表现在他对治国理政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具体论述中,还特别表现在他对学习哲学的倡导和对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强调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列专题对此进行阐述,既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突出特点,也表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特殊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记者:李校长,您好!最近,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备受关注。从媒体报道来看,"治国理政新实践"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成为实践和理论层面最突出的聚焦点。那么,您对此有何看法?李君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涵盖了内政外交国防、治国治党治军等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贯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求是》2015,(5)
<正>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特别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历史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殷切推动,学哲学、用哲学成为全党的重要工作着力点,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社会、自然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与这三个领域相对应的哲学理论是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基础,主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蕴含着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创新发展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的精神内核;协调发展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当代价值;绿色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开放发展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未来指向;共享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磨刀不误砍柴工",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使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  相似文献   

10.
“十个必须”带你读懂习近平“四个全面”哲学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溶 《理论导报》2015,(5):33-36
编者:只有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这个根本上加以学习,坚持"十个必须"的哲学思维,我们才能对"四个全面"理解得更深透、落实得更有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不久,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安排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习近平同志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对其作了深刻阐述。此前,中央政治局在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安排的是学习历史唯物主义,习近平同志就如何认识全面深化改革规律作了深刻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两次安排学哲学,都与"四个全面"有关,这是有深远考虑的。  相似文献   

11.
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灵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精髓所在。学习理解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必须深刻领会和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体会和感悟凝结其中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同志历来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研究和运用,他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曾专门撰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到中央任职特别是担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以后,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阐述与创新运用。在这个基础之上,他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治国理政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历史使命,自身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责任.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对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漫长艰辛的探索.考察这一历史进程,总结其经验,是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之中,推进党的各项工作科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坚持问题导向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王唤春 《唯实》2021,(2):15-1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系统、最鲜活的原著原典,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光辉典范.纵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既部署"过河"的方向和任务,又指导如何解决"桥或船"问题,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遵循.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于6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要总结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借鉴国外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有益做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现代社会里,执政党及其领袖的政治思想与治国方略,往往集中体现了一国政治关系的本质,因而通常被视为第一哲学——政治哲学中最精要的部分。在此意义上,从政治哲学层面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有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阐发,对于推动治国理政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兹略述其中二题,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5,(11)
<正>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构成,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制胜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具体地回答、卓有成效地探索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蕴含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学习哲学、学习辩证法、掌握科学方法,为新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在艰难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自我革命都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战胜自我、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力武器.近期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命精神.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以《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为题发表了重...  相似文献   

20.
李峻 《前线》2017,(4):4-9
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基于新时代新条件进行了创新发展,通过破解治国理政的突出问题,夯实治国理政的认识论基础,把握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前提,确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深刻认识中国、全面建设中国、科学发展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