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新四军奔赴苏南,到1939年底基本上形成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苏南抗日根据地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日伪的重要基地,是新四军向北向东发展的阵地,到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军南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巢湖足革命老区,党史资源丰富.巢湖是党领导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新四军第七师是战斗在皖江地区的主力部队.皖南事变后,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四军和根据地实行了疯狂的军事进攻和严密的经济封锁.  相似文献   

3.
1943年7月,皖江抗日根据地已巩固地扎根在长江中游的皖中大江两岸,日伪虽数次集中兵力"扫荡",均以失败告终.国民党顽固派中安徽桂系,执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不断纠集兵力向新四军第七师所属各部挑衅进犯,他们和日伪由暗中勾结到公开合兵,企图消灭新四军第七师,摧毁这块浴血奋战数年建立起来的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4.
李吉敏 《世纪桥》2007,(1):84-85,120
平北抗日根据地位于冀热察三省边界地区,全面抗战爆发前,日伪在这一地区就建立了严密的统治秩序。加之根据地的开辟是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特殊的环境、时间和条件,造成了平北抗日根据地不同于其他根据地的创建特点,本文对此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冯煊 《世纪桥》2010,(20):16-18
<正>北满抗联部队的西征,是东北抗战史上一次艰苦的战略转移,它对粉碎日伪当局对抗日联军大规模的"围剿"和"讨伐"、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具有十  相似文献   

6.
巢湖是革命老区,党史资源丰富。巢湖是党领导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新四军第七师是战斗在皖江地区的主力部队。皖南事变后,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四军和根据地实行了疯狂的军事进攻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为了生存和发展,新四军第七师肩负起反“扫荡”、反磨擦对敌作战和经济建设双重任务。经济建设从开展减租减息、支援农业生产、举办水利,到发展贸  相似文献   

7.
<正>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领导对日伪的战争和反对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的过程中,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他提出了把根据地农业建设放在首位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还对根据地经济建设提出了许多具体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挫败日伪的进攻、粉碎国民党的军事、经济封锁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建国以后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抗日根据地的  相似文献   

8.
<正>谭震林作为新四军的重要军政领导,全国抗战前、中期参与指挥皖南和苏南的斗争,后期又领导淮南地区的工作,是皖南、苏南、淮南等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42年底,谭震林来到淮南抗日根据地工作,担任新四军第2师政委,并兼任淮南军区政委、中共淮南区委书记。在淮南抗日根据地的三年时间里,谭震林大刀阔斧地开展一系列工作,通过推进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等带领根据地度过困难期,主持开展整风运动,有力指挥抗日、  相似文献   

9.
由马洪武教授主编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史》,是当前出版界难得的一本好书 ,是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学术专著。第一 ,该书是一部关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通史 ,填补了该史学领域的一项空白。首先 ,近年来各地出版了一些敌后抗日根据地史 ,也包括华中各抗日根据地 ,可是都是各自省属范围或地区范围的抗日根据地史 ,如江苏省编写出版了苏南、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史 ,安徽省编写出版了皖江、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史 ,湖北省编写出版了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史 ,浙江省编写出版了浙东抗日根据地史 ,河南省编写出版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史等…  相似文献   

10.
正1939年12月19日,刘少奇致电中共中央提出:江苏北部是有最大发展希望的地区。在苏北打开抗战局面,向南可与苏南抗日根据地呼应,扼制长江下游,直接威胁南京日本侵略军总部;向北、向西可与鲁南、皖东、皖东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便于沟通华中和华北的联系,有利于新四军协同八路军,坚持抗战,争取最后胜利。因此,应确  相似文献   

11.
江苏溧阳、溧水两地区,尤其是溧水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1941年11月至1943年下半年,溧水是我苏皖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和苏南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溧水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新四军坚持和发展苏南抗日根据地,完成华中“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任务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不论是日军还是国民党顽固  相似文献   

12.
正丰(宁)滦(平)密(云)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平北(现北京以北,长城内外地区)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创立于1940年6月。在坚持整个冀热察抗日斗争和以后收复东北失地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而巨大的作用。平北既是伪满洲国、伪华北、伪蒙疆三大伪统治区的交界处,是日本对苏战略防线的一部分,又是平西、冀东抗日根据地的自然隔离带。日伪屯集重兵以加强平北的防卫,仅在平绥路东段和平古路沿线,就驻有日军独立第二、第十五两个旅团的大部,同时还驻有大量  相似文献   

13.
北平沦陷8年间(沦陷期间日本侵略者曾将北平改称北京,但中国政府一直未予承认,本文除引用资料和机构名称外,均称北平),日伪政权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政策。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进行军事、经济围剿;在抗日游击区,即所谓的“准治安区”实行  相似文献   

14.
上党收复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以"受降""接收"为名调动军队向中共抗日根据地大肆推进。但是,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发动的进攻,在上党地区遭到严重打击。上党战役的胜利,给进犯抗日根据地的国民党军以迎头痛击,不仅巩固了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后方,而且加强了中共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后期,戴季英坚决贯彻毛泽东关于"开展豫西工作基地"的战略决策,深入河南敌后,指挥八路军南下豫西各支队展开英勇顽强的抗日反顽斗争,号召豫西广大民众揭竿而起,组成声势浩大的人民抗日武装,支援八路军打击日伪顽、保卫根据地,使豫西抗日根据地迅速创建发展,为后来八路军、新四军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抗战期间,华北抗日根据地处于极端残酷的战争环境,既要面对日伪的“扫荡”、蚕食、分割与封锁,又要遭受日伪的暗中破坏。但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并没有屈服,他们在中共政权的坚强领导下,英勇地进行了反“扫荡”、反蚕食、反分割、反封锁、反日伪暗中破坏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战歌。  相似文献   

17.
《江淮》2005,(9)
1、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 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七七事变 2、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是( )。 A、九一八后东北义勇军抗日 B、一二九运动 C、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抗日 D、十九路军在上海抗日 3、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是( )。 A、晋绥根据地 B、晋鲁豫根据地 C、苏南根据地 D、晋察冀根据地 4、下列不属于新四军在安徽建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是  相似文献   

18.
<正>淮南抗日根据地是全国19块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位于南京的背后,津浦铁路南端的两侧,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它直接威胁着日伪的指挥中心和交通命脉,牵制了日伪军数万人。这  相似文献   

19.
郭江陵  王荧  嵇元 《党建》2005,(8):42-43
江南七月,虽然也是骄阳似火,但来到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就会觉得满目清凉,神清气爽。只见芦苇青青,岸柳成行,水鸟翻飞,碧波荡漾,看不尽江南好风光。66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苏南苏州、无锡一带(当时叫路东)新四军和当地群众奋起抗击日伪,保卫祖国大好河山,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军民团结抗战史诗。沙家浜就是当年苏南抗日根据地的一个缩影。京剧《沙家浜》反映的就是这段史实。当年的抗日烽火地,今天如何走上红色旅游的红火之路?沙家浜镇没要国家一分钱拨款,全靠自主开发,建成了红色基调鲜明的沙家浜风景旅游区,使游客感到峥…  相似文献   

20.
薛腾 《党史文苑》2012,(2):12-14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根据地,是由山东地方党组织通过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而创立和开辟的,而后又在1939年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入鲁期间获得了巩固和扩大。但是,自1941年春起,由于日伪顽的疯狂进攻和山东地方党政军机关工作方式的失误,致使山东抗日根据地遭受巨大损失。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刘少奇受党中央委托,于1942年4月来到山东,对山东地方党政军给予全面指导,为山东抗日根据地扭转被动局面、渡过难关并走向新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