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我国东北期间,曾秘密建立细菌战部队,研制细菌武器并直接用于侵华战场,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其中,我们较为熟悉的就是日军在哈尔滨建立的"满洲七三一部队"。事实上,日军在辽宁也建立了这样一支细菌战部队——  相似文献   

2.
《实践》2020,(6)
正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军在朝鲜北部和中国东北及沿海部分地区秘密实施了细菌战,给中朝人民造成严重危害。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最终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科学应对疫情的发生与进展1952年1月28日,志愿军第42军第375团战士在美军飞机过后的驻地金谷里雪地上发现有大量可疑昆  相似文献   

3.
日本侵华战争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是其细菌部队及其罪恶却一直被极秘密地“隐瞒”着,尤其华北(甲)1855细菌部队(日本华北派遣军防疫给水部部队)直到最近才被揭露出来。而它在河北地区的盘踞及其生化战危害,至今人们还知之甚少。 根据档案和实地考证材料,华北(甲)1855细菌战部队的本部所在地,是设在北京城天坛公园西南  相似文献   

4.
1936年9月,陈翰章指挥东北抗联第二军第五师与日伪军在吉东地区作战。由四团长侯国忠率领第五师一部,与抗联第五军一部组成联合部队,在穆棱县代马沟,对日本关东军第十二师团工兵第十八联队一部乘坐的军用列车伏击,制造了"九·一二"颠覆日军列车事件。  相似文献   

5.
董保存 《党史博览》2018,(8):34-39,43
正有研究者概括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集团军是"组建很晚,历史却很长,善与外敌作战,战果十分辉煌"的部队。而第54集团军的将士们只说自己所在的部队是一支"铁军"——从1924年孙中山大元帅府的铁甲车队叫起,一直到后来的重点建设部队……周恩来拍板:就叫54军1952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原第四野战军第45军和第44军各一部(45军军部、直属队、第134师、第135师;44军第130师)合编为一个军入朝参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迅速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日本各财团紧随其后蜂拥而至,吞噬和掠夺我们的资源与财富。与之相配合的“开拓团”,是一支堪称“■部队”的侵略工具。如果说日本关东军和财团蟋踞的主要是城镇、港口和铁路沿线的话,那么作为“■部队”的“开拓团”,则将侵略的魔爪伸到了腑地、乡村,全方位填充了日本侵略的领域。“■部队”的名与实把日本“开拓团”定名为侵华的“■部队”,它是当之无愧的。当年的日本当局就把“开拓团”的中坚力量定名为“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队”;日本1966年由“满洲开拓史刊行会”发行的《…  相似文献   

7.
1998年2月16日,东京地方法院首次审理日军731细菌战诉讼案。 这场诉讼的全称为“731部队细菌战国家赔偿请求诉讼”,是首次对日军发动细菌战的审判。这场诉讼无疑是本世纪最引人瞩目的历史性诉讼之一。 据中国有关部门多年检验,在日军曾施行细菌战的义乌、常德和衢州,时至今  相似文献   

8.
正1949年解放上海战役打响前,我是人民解放军第33军政治部的支前队队长,主要负责为部队筹措粮食和战略物资。支前队多是女同志淮海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大步南下,距离根据地越来越远。这意味着部队不能再靠根据地来实现供给,需要有专门的队伍负责四处动员和筹措物资。第33军政治部设立支前部,下设支前工作队。我被调入支前队时,队里才10余人。1949年4月21日,我们支前队  相似文献   

9.
郑德厚 《党史博览》2003,(7):38-42,44
解方原名解沛然,青年时期被张学良派往日本留学,回国后在张学良部队任职。曾任国民党部队第五十一军第—一四师参谋长。1936年4月加入中共地下组织。1940年4月根据党中央的决定撤出国民党第五十一军。1941年春到延安时,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并得到高度评价。一次,毛泽东幽默地说:“‘解放’同志你已经回到家里来了,你的名字就改为‘解方’好了,不要再‘解放’了。”  相似文献   

10.
张鸣 《福建党史月刊》2013,(19):24-24,25
1927年,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武装上井冈山。次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失利后的部队来到井冈山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为工农红军第4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12月,彭德怀率工农红军第5军来到井冈山与红4军会合。不久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以6个旅约3万兵力向井冈山进攻。  相似文献   

11.
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侵华战争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和使用细菌武器。为了适应细菌战和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细菌战头子石井四郎将细菌实验从实验室向实验工厂扩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拉滨铁路线的五常县背荫河车站附近建起了他们最早进行细菌武器实验的秘密工厂。石井四郎的石井部队在本纪2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者提出了研制细菌武器,用于征服中国、苏联以及亚洲人民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了日本统治者的大力支持。经过周密的准备之后,便积极着手细菌武器的研究。日本法西斯分子石井四郎,是极力鼓吹细…  相似文献   

12.
1938年2月中旬,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参加了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山西临汾土门镇主持召开的军事会议.会议决定将第二战区所属部队划分为西路军、南路军和东路军;朱德、彭德怀分任东路军正副总指挥,负责晋东南地区的对日作战.东路军所辖部队除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九师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一纵队、第三纵队外,还有国民党军曾万钟第三军、李默庵第十四军、李家钰第四十七军以及赵寿山第十七师、武士敏第一六九师、朱怀冰第九十四师等部队.3月初,朱德、彭德怀就任第二战区东路军正副总指挥.3月24日,朱德、彭德怀在山西沁县城东南的小东岭村主持召开了东路军将领会议.到会的有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九师的负责干部,还有曾万钟、李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红一军)建立90周年。红一军最初组建于大别山区,它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直属中央军委指挥,是鄂豫皖红四军和后来的红四方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战争时期,这支部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奉献。1930年5月,大别山的3支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的  相似文献   

14.
侵略中国的急先峰190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国东北挑起了日俄战争。经过一年多厮杀,日本获胜。长期觊觎我国东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借口保护南满铁路权益,专门成立了一支所谓的“满铁”守备队,另外还留驻南满一个师团。两部兵力大约两万人,归属关东总督指挥。当时日本在其控制的东北地区设置了“关东州”,所以这支部队也称为“关东军”。由此,关东军便开始了盘踞东北长达40年之久的罪恶行径。1919年,为提升关东军地位,日本撤销了关东都督府,设立了权限较小的关东厅,并在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的基础上组建了关东军司令部,统帅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军各…  相似文献   

15.
设立新四军办事处,是抗战爆发后国共双方商定的结果。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前后,为了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沟通同国民党当局的联系,负责洽领军饷和筹集、运输军需物资,协助部队集中和处理善后工作等事宜,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当局商定,新四军可在各游击队原驻地和南方主要城市设立办事机构。  相似文献   

16.
《党建文汇》2011,(3):38-38
饿极了拽衣服上的棉花吃 1938年7月31日,时任东北抗联第五军政治部主任的宋一夫在西征途中携款叛变投敌,供出了东北抗联第二路军的西征地划,日本关东军随即调集大批部队对参加西征的各支抗联部队进行堵截。  相似文献   

17.
1939年9月下旬,八路军第120师于晋察冀的冀西地区灵寿县境内在军分区部队的配合下进行了著名的歼灭战“陈庄战斗”。在激烈的战斗中,八路军击毙日本独立混成第8旅团旅团长水源义雄少将,创击毙日本将军级指挥官先例。当时在晋察冀根据地和延安引起了较大反响。  相似文献   

18.
1949年春,经过辽沈、平津两大战役后,未来得及休整的第四野战军,奉命挥师南下。在人民解放军向全国大进军的形势下,以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国民党军未能阻止我前进的步伐,然而南方的多发病却侵袭了部队,使百万四野大军在疫病的困扰中停止了脚步。疫病蔓延十万火急武汉是全国有名的三大“火炉”之一,刚进入6月,气温就高达摄氏30多度,阴雨连绵,湿度很大,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四野部队由北而南,气候差异大,北方战士对南方水土不服,生活很不习惯,加之部队长途行军和连续作战,体力消耗很大,对疾病的抵抗力和炎热多雨气候的耐受力大大减弱。部队渡…  相似文献   

19.
1948年10月17日,原国民党第60军由中将军长曾泽生率领,在长春起义。1949年1月2日,这支起义部队被成建制地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曾泽生任军长,徐文烈任政委。朝鲜战争爆发时,第50军正分散在湖北、河南等地执行生产、剿匪、营房建设等任务,完全没有参战的准备:缺指挥员,没有反坦克火器……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比起来,就像“叫花子”。1950年9月下旬,第50军接到中央军委的紧急命令后,迅即收拢部队,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中后期,蒋介石为同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先后组成了20多个重兵集团。其中,廖耀湘兵团、邱清泉兵团和黄维兵团,全部美式装备,实力较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有五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号称“五大主力”,即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十八军(整编十一师)、七十四军(整编七十四师)。其中,新一军、新六军编入廖耀湘兵团,第五军和第七十四军编入邱清泉兵团,第十八军编入黄维兵团。在国共两军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这三大“王牌兵团”先后被投入东北和华东战场,并被蒋介石寄予厚望。然而,令蒋介石大失所望的是,在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中,这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