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2006年是拉美的大选年,举行全国性选举的国家就达14个。大选结果较客观地体现出 拉美国家政治力量对比的现状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今后一个时期拉美政治的发展 走向。近期拉美政治发展进程中最引入关注的现象是左翼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20世纪 90年代拉美国家普遍  相似文献   

2.
原苏联东欧地区左翼力量现状及前景斯人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原苏东地区绝大多数国家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民主派”或反对派力量上台执政,右翼力量一度占居上风。但1992年以来,该地区政治力量对比又开始发生变化,左翼力量在政坛上逐步取得优势。在全部27个...  相似文献   

3.
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世界政治格局深入演进,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在此背景下,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积极应对国际形势变化,政治形势总体稳定,左右翼势均力敌政治格局进一步巩固,温和务实执政理念成为地区主流;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但各国经济未见衰退,呈差异化增长态势;民生略有改善,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积重难返,社会治安状况堪忧;拉美主要国家多元务实外交更趋活跃,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拉美各国联合自强意识增强,地区一体化进程继续发展。2013年,智利、厄瓜多尔等国的大选结果将影响拉美左右力量的对比,墨西哥等新政府将力行改革,查韦斯健康状况全球关注;拉美经济发展前景与世界经济总体形势密切相关,但拉美国家经济增速不均,巴西有望重回增长轨道。  相似文献   

4.
拉美政治趋同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重要问题,但目前尚无确定结论。本文聚焦于社会保障、医疗和教育等三大领域,对右翼执政的墨西哥(2000—2012年)、激进左翼执政的阿根廷(2003—2015年)以及温和左翼执政的巴西(2003—2015年)三国公共部门的社会支出政策、社会项目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本文比较的时间范围内,阿根廷和巴西不仅在公共部门社会支出规模上远远超过墨西哥,且在制度和政策设计上更加完善,收效也更为显著。十余年之后,左翼执政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已经比右翼执政的墨西哥更高。据此,本文认为当前拉美左翼与右翼政府的社会政策导向存在明显差异,左翼政府对社会问题、社会融合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右翼政府,当前在拉美尚不存在左右翼政治趋同的明显迹象。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拉美左派的出现打破了右派长期执政的局面,是精英政治向大众政治过渡的开始,在拉美的政治光谱上从此出现了"左"和"右"两种政治倾向的分野。从20世纪至今,拉美国家已经出现了三个左派执政周期,每个周期的开始都有对前一周期的政策进行调整的过程,拉美政治发展由此形成"左""右"周期轮流执政的钟摆式变化。拉美政治格局"时左时右"的政治钟摆现象本质上是拉美国家为了实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在资本主义框架下发展起来的调控机制。因此,不管是左派政府还是右派政府,其本质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控与发展。当前,拉美右派取得了地区政治的主导权,但拉美左派存在的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和政治条件以及阶级基础都仍然存在,本轮左派执政周期也并未结束。未来拉美政治格局的前景有两种较大的可能性:一种是政治和经济上全面右转,另一种是政治上左派执政但经济上向右调整政策。  相似文献   

6.
除古巴外,中国学者一般把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阿根廷、巴西、智利、乌拉圭等国政府看成左翼政府.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拉美的左翼政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务实和温和的"温和派",另一类是比较激进的.拉美左翼政府在对内政策方面,政治上,一般都通过召开立宪大会,通过制订新宪法或修改原有宪法等手段,延长总统任期,以巩固其执政地位;在执政理念上,拉美激进左派执政的委内瑞拉、厄瓜多尔提出了"21世纪社会主义",玻利维亚提出了"社群社会主义",温和左派巴西劳工党提出了"劳工社会主义",智利、乌拉圭等左派则提出了"社会民主主义".在对外政策调整方面,拉美左翼政府的反美情绪有所上升,注重推动地区一体化,更加重视对外关系的多元化.拉美左翼上台执政对中拉关系的影响有利有弊.我们应该积极关注拉美左派政府的诉求,时它们所采取的国有化政策应表示理解,对它们所采取的民族主义保护主义措施,导致中拉贸易出现的摩擦和争端,我们应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交涉;应防止拉美左翼政府打"中国牌".  相似文献   

7.
拉美左翼力量崛起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后期,拉美左翼力量逐渐发展壮大。进入21世纪,拉美一些左翼政党或左翼组织正以崭新的姿态活跃于政治舞台,成为拉美民主政治中的新景观和政治发展的新趋势,其突出表现为:一些拉美左翼政党或人物接连赢得本国大选,成为主导拉美政治舞台的新兴力量;“圣保罗论坛”成为拉美左翼力量汇聚的中心;“世界社会论坛”成为拉美左翼乃至全球左翼展示力量和政治诉求的平台。然而,左翼力量能否在拉美占据主导地位则将受到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和自身局限性的制约。拉美左翼力量所奉行的理念不是主观臆造和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对拉美社会现实的反映。拉美左翼政党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工会是广义非政府组织的一员,在非政府组织兴盛的拉美,工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力偏弱。发展不均衡、组织松散及内部分化是当前拉美工会的重要特征。拉美工会在左右翼执政时期扮演了不同角色。在右翼执政时期,拉美工会积极抗争,频频举行全国性罢工,积极与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对话,争取更大权益;在左翼执政时期,拉美工会通常会与政府合作,主动参与国家治理,兼有零散斗争。但是,拉美工会在争取工人权益方面并未充分发挥作用,成绩乏善可陈。究其原因,除了内部分化、高度政治化等自身问题,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也限制了工会作用的发挥。这些都导致拉美工会产生了寻求政府庇护的意愿,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脆弱,只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依靠被动的角色调整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工会要吸取拉美工会的教训,既要坚持党的领导,也要坚持群众组织的本色,充分发挥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谭道明 《拉丁美洲研究》2020,42(1):111-137,157,158
民粹主义在美国和拉美地区具有不同的发生和发展史。与在拉美不同,民粹主义在美国起源时间较早,但发生频率较低,持续时间较短,彼此关联性不强,影响程度较弱,激进程度较轻。特朗普式的民粹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民粹主义的“拉美化”倾向。民粹主义在美国和拉美有很明显的左右分野,左翼民粹主义在拉美长期占据主流,右翼民粹主义在美国则是主要形式。在与何种类型的左右翼结合、是否与民族主义结盟、集权程度等多个方面,这两个地区的左右翼民粹主义也存在较大差别。目前,美国和拉美的左右翼民粹主义正在同时崛起。特朗普的民粹主义可谓集美国的左右翼民粹,尤其是极右翼民粹主义之大成。民粹主义说到底是民主政治的民粹化,源于大众民主政治的内生问题。美拉民粹主义的重要差异,主要来自两个地区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和选举民主机制,以及民主体制不同性质和程度的政治衰败。美拉民粹主义左右分野的背后,实质上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不彰所致。具体而言,是自由议程与平等议程之间的张力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左右翼民粹主义,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10.
我十分荣幸能够应邀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拉美问题国际学术论坛,和大家一起共同研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形势及中国同这一重要地区的关系。下面,我愿就过去一年来的拉美和加勒比形势及中拉关系8谈几点看法。一2006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形势特点(一)政局总体保持稳定,左翼力量不断上升。12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举行了大选,虽在选举和政权更迭过程中个别国家小有涟漪,但总体上波澜不惊,表明地区民主政治体制日臻巩固和成熟。纵观地区大选形势,社会运动蓬勃发展,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新兴政治力量和人物脱颖而出。左翼力量明显壮大,在许多国家大选中…  相似文献   

11.
不同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的政治主体对民主模式有不同的选择。"第三波民主化"以来,拉美左翼成为民主政治的拥护者和实践者。20世纪末拉美地区政治格局"左转"对拉美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拉美左翼执政后进行了有效的民主治理,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政权和政党更迭中,也基本遵守选举民主的竞争原则,使民主政治经受了考验。激进左翼的民主观强调民众赋权和参与,在执政后大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将参与制民主作为政治变革的根本目标,试图构建以参与制为主的新型民主模式,积极推进参与制民主建设,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主政治的包容性。但是,激进左翼政权加强总统个人集权的行为和强硬的执政风格,弱化了代议制机构的横向问责制,加剧了政治极化,弱化了政治多元性,使得激进左翼的政治民主发展颇受诟病。温和左翼在理念和实践上都没有突破代议制民主的窠臼,使得代议制民主政治得以稳定发展。拉美左翼深化和完善民主的努力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拉美有10多个国家举行大选。左派纷纷上台执政,标志着左派力量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高潮。拉美左派上台是拉美民众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失望、社会两极分化贫富加剧的必然结果,是民意的反映。拉美左派分为激进左派和温和左派,其共同点是强调消灭贫困,缩小贫富差距,不同点在于对私有化的立场以及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程度。左派执政对拉美政治格局以及这些国家对美国的外交关系都会带来新的变化,美国对拉美的政策也将随之调整。拉美左派未来的执政特点是务实,将更加关注民众利益。左派执政局面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3.
《拉丁美洲研究》2021,43(4):134-153
温和左翼政党已成为拉美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在巴西、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国都曾执政多年。作为典型的温和左翼政党,乌拉圭的广泛阵线在2005—2020年间连续执政15年。就政党本身而言,广泛阵线具有意识形态多元化、组织结构制度化、社会基础覆盖全国和横跨不同阶层等特点。在执政期间,广泛阵线推行了实用的经济政策和进步的社会政策,促进了财税、减贫、医疗、薪资等领域的改革,扩大了公民在多个领域的社会权利,卓有成效地推动了乌拉圭的社会经济发展。但由于受到2014年以来拉美地区经济下行的影响,乌拉圭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财政压力逐年累积,社会治安日趋恶化,最终导致广泛阵线在2019年的大选中落败。在意识形态、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等方面,广泛阵线体现了典型的温和左翼特征。与其他温和左翼政党相比,广泛阵线也有自己的特点,如组织动员能力更强,在扩大公民权利方面的立法更为全面彻底等。对广泛阵线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把握拉美温和左翼政党的发展态势、理解拉美国家的政党政治。  相似文献   

14.
拉美"左倾化"是近年来拉美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左翼政治力量执掌政权后,在实行一系列经济与社会改革的同时,在外交上坚定捍卫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举反美旗帜,对美国在拉美的利益尤其是美拉关系造成了强烈冲击,导致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迅速下降.不过,由于地缘和传统的关系,美国对该地区仍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美国要想恢复昔日在拉美的影响力,恐怕是一厢情愿.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拉美各国谋求独立自主的倾向日益增强,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政府正是这种倾向的代表。自执政以来,查韦斯在国际关系中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美国的干涉与控制;在国内大刀阔斧地实行“玻利瓦尔革命”;坚决反对美国主张的美洲自由贸易区,积极倡导拉美地区的一体化;加强与拉美左翼政府及左翼政治组织的合作;敢于在反恐问题上与美国作斗争。以2002年“四月政变”为标志,委美双边关系由平稳转向持续紧张。美国试图通过外部孤立委内瑞拉、内部借助反对派活动迫使查韦斯下台,但这种敌视政策始终无法奏效。事实表明,以查韦斯为代表的拉美左翼力量的兴起最终将迫使美国不得不重新调整对拉美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圭亚那主要左翼政党人民进步党(人进党),在拉美左翼政治力量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人进党自成立以来已经历波折期、低谷期、崛起期和转折期。苏东剧变后圭亚那人进党根据国内国际新形势调整自己的理论战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国际形势等层面提出了系列新看法:主张建立民族民主的包容性国家,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战略,发展进步的多元文化,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建立全球人类新秩序等。在政治实践领域,人进党坚持民主选举和议会斗争道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构建"善治、联盟、民主"的政治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改善女性的社会地位,奉行和平友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寻求国外援助、减少国家债务负担等。积极有效的政治实践也是人进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2015年大选中人进党以微弱差距失去执政地位,但未来该党仍有重新上台执政的实力和可能性,同时也面临几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