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穷村变富的奥秘石玉生王世焕从厦门市同安区所在地大同镇驱车向东行驶10公里,即可看到一个新兴的工业小区,这就是升起在厦门经济特区的一颗新星———同安区新圩镇马塘村。10多年前,马塘还是新圩镇的一个自然村。不通公路,不通水电,不通电话,更别说兴办企业...  相似文献   

2.
大气     
《党政论坛》2013,(24):30-30
大气不是性格,是一种人格魅力,让人相信你,没问题。大气是一个人的气质或气度,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外观表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对外散发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风度仪表是展现一个人外在魅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优雅的行为举止使人风度翩翩。即使最普通的职员,只要他们行为得体,举止规范,自然会使人肃然起敬。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与他自己的风度仪表相关联,注意这些小节并使之规范化,会给生活增添无限的光彩。一般而言,良好的行为举止总使人感到愉悦畅快。有些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外在仪表无关紧要。事实上并非如此,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举止是否优雅、言行是否得体,对于一件事情的成败往往有直接影响。无疑地,优雅的行为举止能使社会交往更加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4.
袁垚 《求知》2023,(7):59-61
<正>人无精神则不立。一个人是如此,一个政党更是如此。《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阐述共产党人精神世界建设的三篇经典著作。其中《纪念白求恩》是写作时间最早的一篇。这篇著作重点颂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同志以白求恩为楷模,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篇著作一经发表便在全党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5.
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对毛主席的“老三篇”的学习。因为在党看来,无论是对愚公移山精神的赞扬,还是对张思德、白求恩同志的缅怀,其核心都是为使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其目的,都是为了共产党人能:“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重视并不断倡导全党学习“老三篇”的根本原因。应当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对“老三篇”中所倡导的精神有了怀疑。因此,在新形势下,倡导重温“老三篇”,应澄…  相似文献   

6.
谈管理中的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沟通在管理中的作用管理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发挥各种管理功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机构的效能,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过程。沟通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管理的本质。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所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信息的交换,是将信息由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逐渐广泛传播的过程。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现代企业,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上下级之间,以及其他各个方面之间,特别需要彼此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7.
李泉 《党政论坛》2013,(17):48-49
挫折商AQ(Adversity Quotient),又称逆境商,是我们在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和一个人的挫折忍受力,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研究表明,在智商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较好的挫折商是影响一个人从事业低谷中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8.
柴婷婷 《学理论》2008,(8):62-64
人是什么,是近代哲学一直追问的问题。而在现代西方关于人的问题研究中,弗洛姆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一个,他自称自己的人性论超越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使人学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际上,他仍把人的本性看成是天生固有的东西,把人的社会性排斥在人的本性之外,从而在根本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抽象的人性论的基础上,远未迄及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高度。马克思的人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实现了由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哲学变革。  相似文献   

9.
有梦想才有目标,有希冀才有奋斗,用实干、公平托起梦想、托起成功。我一直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也是一个执着于梦想、矢志为梦想而奋斗的人。青少年时,我就暗下决心,  相似文献   

10.
易中天 《各界》2010,(4):40-43
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有才华的人,有思想的人,不甘寂寞的人,但不等于是一个适合搞政治的人。他其实只适合做“政论家”,并不适合当“政治家”。  相似文献   

11.
冯远理 《各界》2011,(5):31-31
今年4月,我来到了无限向往的北大燕园。来到这里,主要是想拜祭一个人,一个在中国曾经家喻户晓的一个在20世纪上半叶曾经在中国政治、文化尤其恒教育领域有着巨大影响的人--这个人就是创办了燕京大学的司徒雷登。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政党乃至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是要有一个明确的“道”,没有“道”就会迷失方向。明“道”是领导力的源头与核心所在,通过明价值所在之“道”、明愿景所向之“道”、明使命所归之“道”,给予人们行动的动力源泉,并引领他人一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峰 《党政论坛》2012,(16):56-56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成功人士”,成功之后如何看待自己,是自鸣得意自命不凡还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这首先映现的是这个人的眼光。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工作的好坏,是主要看其完成的实绩,还是看其方方面面的态度呢?这确实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应该说,考核一个人的工作,要以实绩为主。因为实绩是工作目标的体现,只有好的实绩,才能对单位、社会作出贡献。而态度只是个过程,态度再好,没有实绩,也是枉然,何况有些“态度”,纯属个性所然,完全不必多加干涉。以实绩为主考核工作,将会造成一个人人一心实干争贡献的良好氛围,促进社会加快前进。反之,只能是滔须拍马、形式主义、愚昧蛮干盛行,公正坦言寸L实奋进、科学文明窒息的境况。看人是重实绩,还是重态度,不仅仅是个…  相似文献   

15.
王厚明 《党政论坛》2013,(13):63-63
黑格尔有句名言说得好,“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领导干部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有思想和智慧。思想从哪里来,来自于洞察事物的深刻认知,来自于深思熟虑的笔端诉诸。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领导干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善于将学习思考的成果诉诸笔端,因为笔端流淌思想,彰显智慧。文章是一个人内在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一个人探知客观世界的主观成果,其形成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机整体。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懂得用笔杆子的领导本身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1,(18):23-23
文明断裂之谜。一个楼兰是3800年前的文明,它的典型代表是太阳、墓地、楼兰美女,以及后来发现的小河墓地:另一个楼兰是汉晋时期的楼兰城邦文明。两个文明相隔着1600年的大鸿沟,人们无法找到它们之间的延续与过渡,3800年前的楼兰文明,显然不是后来发现的楼兰城邦文明,没有证据表明后一个楼兰的人是前一个楼兰人繁衍而来。  相似文献   

17.
人生贵从容     
施兰芳 《党政论坛》2009,(10):18-19
从容,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处理事情的态度,特别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一些突发事情面前的沉着冷静和自如,从容显然是一个褒义词。  相似文献   

18.
一、当代中国的人学思潮是时代的产物人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外学者苦苦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代世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关于人的研究在我国成了无人问津的禁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引下,理论界又几度开展了人的问题的研究。经过20多年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至今已形成了当代中国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人学思潮。最初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集中讨论了人的认识与人的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分布较广、信仰伊斯兰教的一个少数民族,是由古代中亚细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与中国汉族等民族在历史上融合而成的一个年轻的民族。作为中国民族大家庭一员的回族,对中国的历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回族喜...  相似文献   

20.
要成为一位杰出的领导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人。 有效的沟通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是团体内部、团体之间、组织上的或者外部层面上的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