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根据地。抗战以来,直到1942年,这里建立和发展了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10万多人,发展了11万党员,并且训练了一批干部,组织了一些基本群众,我党我军已在山东站稳了脚跟。但是,百团大战后,日本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决定分割、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并把侵华  相似文献   

2.
冀中抗日根据地位于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严重威胁华北日军占据的平、津、保、石等城市及平汉、北宁、津浦、石德等交通干线,犹如插在敌人胸部的一把利剑。从1942年5月1日开始,日军在“确保华北,先保冀中”的叫嚣下,纠集5万余人,由华北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亲自督战,对冀中展开了空前残酷的全面“扫荡”,妄图一举摧毁冀中抗日根据地。面对强大的敌人,冀中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使冀中根据地顽强的坚持下来。到1944年,根据地完全恢复,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取得了反“扫荡”斗争的最后胜利。这一胜…  相似文献   

3.
李青 《党史博采》2023,(5):55-59
<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中,冀热辽抗日根据地处于一个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斗争环境极端残酷的敌后深远战场。它地处华北与东北的交通要道,孤悬敌后,是八路军唯一一个嵌入伪满洲国西南边境线的抗日根据地,因此一直被中共视为战略反攻的前进基地,同时也被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伪治安军、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等众多敌伪势力群狼环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亟欲除之而后快。敌人通过长年累月、持续不断的所谓“肃正作战”“治安强化运动”“西南地区特别肃正”“国境地带无人区化”等一系列军事行动,全方位对冀热辽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进攻,无数烈士和百姓的鲜血洒在了这片英雄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4.
晋察冀边区     
1937年到1948年,聂荣臻同志领导晋察冀军区,以阜平为中心,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它不仅是华北抗战的坚强堡垒,也是对日寇进行战略反攻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进军东北、夺取华北的前沿阵地。晋察冀边区创立的崭新的民主制度和完善的建构,为新中国政权建设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因此晋察冀边区被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新中国的雏形”,被毛泽东同志亲笔授予“抗日模范根据地”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民主、廉洁的政权,是巩固和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政策,坚持抗战与政权建设的统一,采取民主监督政府、加强干部队伍廉政建设、严惩贪污腐化分子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把华北抗日根据地建成了政治民主、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政府廉洁的全国最大的模范根据地。一、建立完善制度,加强政权建设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公布与实施了一系列的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共抗战史研究领域,陕甘宁边区、华北各根据地研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华南敌后抗战研究近年也迅速崛起。相较之下,对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为推动相关资料整理与学术研究,在全面抗战爆发暨新四军成立85周年之际,2022年5月28日至29日,南京理工大学、《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学术研讨会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相似文献   

7.
王飞 《世纪风采》2013,(5):32-37
1940年,正当日军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猖狂攻城略地、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之时,在古都开封,突然爆出让日军心惊胆战的特大刺杀事件:日本侵华特务机关的重要人物、“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和数名日军头目于5月17日被人刺杀于该特务机关驻处的山陕甘会馆!  相似文献   

8.
冀中位于平津保三角地带,在津浦、平汉、北宁、石德四条铁路干线之间,是一个战略要地。冀中这块抗日根据地是我们党领导首创的平原根据地。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初步建成后,它使晋察冀根据地大大地扩大了,使山区能得到平原人力、物力的支援和战略上的直接配合。它是在敌人心脏地区矗立起来的一个抗战堡垒,同其他根据地相配合,形成了对敌人华北主要交通干线和中心城市的战略包围,从而能够更有力地牵制敌人,长期坚持华北抗日游击战争。自“七七”事变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在华北根据地农村有数以十万计的二流子,给根据地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各根据地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改造二流子,动员他们参加生产和抗战,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教育,增强了中共对根据地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领导和控制,社会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一直随军转战于华北抗日前线。侵华日军曾多次企图捣毁八路军的这一首脑机关,但始终未能如愿。1942年5月,八路军总部遭到日军的袭击,损失严重,但彭德怀等总部领导人在此之后仍率领总部机关继续转战于晋东南抗日前线,予敌以重大杀伤。日军精心策划“C号行动”,目标直指八路军总部1942年春,侵华日军按照惯例对华北的各主要抗日根据地展开“扫荡”。与此同时,日军华北方面军于2月下旬向所属各兵团下达了本年度《治安肃正建设计划大纲》,规定“治安肃正”的重点应放在以“剿共”为主的作战讨伐上,首先对冀东、冀中地区,…  相似文献   

11.
1942年,冀中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最艰苦的岁月。这年5月,日寇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集中日伪军共5万余人,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野蛮的“五一大扫荡”,企图消灭冀中区中共党政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彻底摧毁冀中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2.
文锋 《党史文苑》2007,(3):12-15
1942年,冀中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最艰苦的岁月。这年5月,日寇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集中日伪军共5万余人。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野蛮的“五一大扫荡”。企图消灭冀中区中共党政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彻底摧毁冀中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3.
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张建德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全国抗战中的战略地位一分重要。它作为联结华北与华中的战略枢纽和中转站,对于实现中共中央提出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坚持全国持久抗战,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战初期,中共中央、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14.
抗战期间,华北抗日根据地处于极端残酷的战争环境,既要面对日伪的“扫荡”、蚕食、分割与封锁,又要遭受日伪的暗中破坏。但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并没有屈服,他们在中共政权的坚强领导下,英勇地进行了反“扫荡”、反蚕食、反分割、反封锁、反日伪暗中破坏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战歌。  相似文献   

15.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年月,日本帝国主义集中了侵华日军的64%、伪军95%的兵力,对我党领导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在军事上展开了更加激烈、更加残酷的大扫荡。在经济上加紧对敌占区的榨取和对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及封锁掠夺;在政治上,极力强化其傀儡政权,扩大伪军,以华治华,妄图一举扑灭熊熊的抗日烈火。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期间,华北根据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直接窒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影响着抗日斗争和根据地的社会稳定。在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救灾办法,开展生产自救运动。在军民一致努力下,根据地度过了抗日战争年代最困难的时期。不仅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也积极配合了当时正在进行的全党整风运动。在邓小平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不仅积累起了丰富的抗灾救灾经验,也使根据地成为“另一个新世界”,创造出了中国救荒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  相似文献   

17.
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这一年3月,44岁的刘少奇奉中央命令,从苏北阜宁单家港出发赴延安,对沿途各抗日根据地的工作进行指导。5月1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抽调日军精锐部队,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残酷的“五一大扫荡”。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根据地,是华北各抗日根据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块。其范围广达黄河和陇海铁路以北,正太、德石铁路以南,同浦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地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江苏5省。由于领导华北抗日战争的八路军前方总部和中共北方局驻扎在该根据地中的太行区正中,使这块  相似文献   

19.
1940年,正当日军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攻城掠地、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之时,在其统治的“王道乐土”——古城开封,发生了一件让日寇震惊的特大事件:日本侵华特务机关重要人物、“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和数名日军头目,于5月17日被人刺杀于该特务机关驻处——山陕甘会馆。这一事件震动了当时日本国内和日军上层,而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这次神秘刺杀事件背后是国共两方协同合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张安山 《党史博览》2013,(12):42-44
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在百团大战中受到沉重打击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频繁、残酷的“扫荡”,并且把破坏八路军后方资材作为主要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