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使馆藏的文献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我们根据团校的工作特点、性质,围绕团校图书馆在为教学、科研、管理等提供信息服务中如何开展工作,利用馆藏资源,提供情报信息服务,及应把握的几个问题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课程是实施教育的核心,团校课程体系是团校教学的顶层设计,是对教育认识与理解的高度概括,体现着团校的课程哲学与价值追求。以成都市团校课程体系为例,研究课程体系的设计逻辑与理论基础,旨在加强课程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建构一个基于理论逻辑的组织化的课程体系,形成团校的教学依据与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党建带团建是团校建立、发展和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将团校分为建立、发展、快速发展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在历史的维度中寻找团校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得出以下结论,团校呈现出今天的现状,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没有政策的支持、制度的保障,仅仅依靠共青团和团校自身力量,团校难以为共青团组织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有力的教育培训支持。  相似文献   

4.
试论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 ,它强调人的教育与训练过程不应随学校生活的结束而结束 ,而应贯穿于一个人生命的全部过程。由此表明 ,成人教育大有可为。它融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为一体 ,是一种多功能、多层次、多方位的“无围墙”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5.
精神凝聚是稳定职工队伍的重要途径。所谓精神凝聚,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主人翁责任感的培植,使职工个人与企业的前途、理想、目标融为一体,职工自愿为企业的发展、振兴贡献力量。一、对职工进行系列教育,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要紧紧围绕“当企业主人,为企业争光”这个主旋律,对职工进行系列教育: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以“双基教育”为主线,利用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广泛开展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讨论,使职工进一步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二是企业精神和企业命运共同体教育。可通过在职工中开展“我爱企业,为企业争光”的活动,请老工人讲艰苦创业史,请模范先进人物作报告,编写演唱厂歌,举办展览等形式,使职工树立与企业荣辱与共、生死共存的思想,自愿献身于企业;三是“国情、厂情”教育。通过举办演讲会、形势报告会,向职工宣讲党和国家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正确决策,行业、企业改革的巨大成就和当前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和措施,使职工看到成绩,看到希望,明确任务,增强信心;四是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教育。按照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对职工进行“四职”教育,改善干部与工人、工人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后勤为一线服务”、“科室为基层服务”的团结协作气氛。二、尊重、理解、关心职工,保障职工参政议政的权利企业领导要强化民主意识,牢固树立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全面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积极支持职工参政议政。如果每个职工都能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那么它将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目前在网络环境下团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团校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2月29日下午,中国共产党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广东省团校)党员大会在广州市白云校区隆重召开。学校党委书记潘剑勇同志代表学校党委向大会作了题为《从严治党创新强校融合发展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努力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的工作报  相似文献   

8.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的"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2021年6月28日,全国首个省级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展——"百年风华正青春"在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政治学院)开展。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书记兼广东省团校校长池志雄、团省委副书记梁均达、武一婷等出席"广东省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揭牌暨教育展启动仪式,团省委机关各部室及直属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广东省团校领导班子等参加。  相似文献   

9.
面临 2 1世纪社会形势的变化 ,共青团院校必须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积极主动改革 ,寻求发展壮大。共青团院校的发展要有新思维、新选择、新突破。新思维就是强化政治功能、突出青年特色、创造独特品牌、提高无形资产、建构社会网络。新选择就是发展决策前瞻化、管理体制灵活化、办学方式多元化、教育内容丰富化、社会资源广泛化。新突破是 :1 .教育———培养青年领袖、引领社会潮流 ;2 .科研———预测青年趋势、服务社会变革 ;3 .策划———创新青年工作、提升社会文明 ;4 .咨询———开发青年潜能、活跃社会经济 ;5 .传播———塑造青年楷模、倡导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青年研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广东作为革开放前沿、"先行一步"试验区,诞生了"粤派风格"青年研究,其中广东省团校的青年研究成为一个品牌。广东省团校一直配合团中央、团省委的工作开展青年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广东省团校青年研究的路径变迁包括(1)开放中的青年研究:1978-1987;(2)青年素质现代化研究:1988-1997;(3)青年社会参与研究:1998-2007;(4)青年志愿服务研究:2008-2017;(5)青年共建共治共享研究:2018-。广东省团校青年研究的品牌项目有(1)青领研究——党建带团建专题研究;(2)青亲研究——青少年成长专题研究;(3)青创研究——青年创新创业专题研究;(4)青志研究——青年志愿服务专题研究;(5)青聪研究——青年素质教育专题研究;(6)青联前景——青年国际交流合作研究。通过分析,获得以下几点启示:一是青年研究要敏锐;二是青年研究要深入;三是青年研究要坚持;四是青年研究要拓展;五是青年研究要提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东省团校的青年研究要进一步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