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评述了《南洋商报》的四个办报特点和因坚持承续马华文化而面临的生存挑战,阐述了其作为社会大众媒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篇着重论述《南洋商报》对社会的影响, 以及是它发挥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为马华文化在马来西亚的承传,所起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侨批看跨国华人的教育与社会传承(1911—194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一个潮州家族的侨批,探讨教育对于跨国华人认同和社会传承的作用。在本文的个案中,陈遗恩父子很重视后代的教育,支持女子教育。他们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主要来自跨国家庭的生活需要以及其在南洋谋生的经验教训。孩童时代在侨乡的生活经验与文化教育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华人的家乡认同,而南洋的生活经验与文化教育则奠定了他们以后的生活道路。双重的教育、双重的认同和不断转换的角色,构成了跨国华人的本质特征,而教育则成为跨国华人社会承传中重要的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岛敦的作品集《南岛谭》以短篇小说的方式记录了作者于二战期间出使南洋时的生活经历。在日属殖民地南洋的所见所闻,触动了中岛敦对南洋—日本—欧洲三者间文化属性的深层思索,既流露出对日本南洋殖民文化政策的微词,又涉及到对日本吸收欧洲文化策略的反思。《南岛谭》充分地反映出中岛敦对异国文化交融所采取的客观立场,在中岛敦文学中占有独特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吴逸越 《德国研究》2023,(3):90-110
社会补偿是一个法治国家救助遭受健康损害的民众、展示国家责任的重要手段。德国现行社会补偿法滥觞于对战争受害人的补偿,后随着社会变化发展而制定出多部单行法,内容繁琐,体系复杂,无法很好地应对柏林布赖特施德广场恐袭案中的社会补偿问题。在此背景下,《社会法典》第14编应运而生。新法统一了原本分属于不同单行法的案件的适用,提高了金钱补偿的数额,新增“紧急救助”的给付类型,通过扩充暴力行为的内容以完善对暴力行为受害人的救济,进一步帮助受害人重返社会生活与职业生活,构建出多维立体的现代化社会补偿体系,对我国社会法领域的立法和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薇薇 《德国研究》2010,25(1):63-67
克莱斯特的小说《圣多明各的婚约》涉及殖民主义、奴隶制度、种族仇恨等众多社会历史性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一特殊历史语境中的家庭与爱情问题。在历史和现实的作用下,种族仇恨与异族爱情全都在家庭范围内展开,由此引发的家庭成员间的激烈矛盾与冲突贯穿于文本始末,个体必须在家庭和外来者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最终父母的家庭破裂了,子女的爱情也毁灭了。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台湾杨聪荣博士的著作<新秩序下的混乱:从印尼暴动看华人的政治社会关系>, 分析有关暴动发生的过程,发现其中存在着统治精英和社会上的抗争力量从不同方面利用华人问题, 进行 "暴动操作",以之为政治斗争的一种特殊手段;并相应地寻找理论与实践模式来做 "暴动解除" 的设计,根据一定的方案来加以防患,减少其祸害的程度."暴动操作-暴动解除"可以当作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来加以调查研究;值此全球化区域协作、以人为本和人权主义的时代, 印度尼西亚华人可以利用境内外、国内外的社会网络, 对印度尼西亚国内少数极端主义分子的行动加以暴露, 挫败其"暴动操作";特别是, 可以利用中国和东盟的交流合作体系等平台, 参与印度尼西亚的社会发展、国家建设.这一切既敏感又复杂的活动,如能达到理想效果,则是以非政治化、非意识型态化、非族群体化的原则, 用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的方式进行操作的一种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