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春的脸庞上,永远漾着美丽的微笑,这就是《光明日报》广告部美术编辑朱颖———一位被北约罪恶的炸弹夺走28岁阳光般生命的女孩,一位与爱夫《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一起长眠于贝尔格莱德战场的新闻战士。5月10日,记者怀着悲愤的心情,来到朱颖烈士生活和学习过的...  相似文献   

2.
《党建》2000,(6)
我是1989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人民日报》工作的。10多年来,在各级党组织的关怀教育下、在老同志的热心帮助下,我逐步成为一名政治思想过硬、业务素质合格的党报记者。1996年初报社委派我赴贝尔格莱德工作,负责整个巴尔干地区的报道。这是一个素有“火药桶”之称的多灾多难的地区,历史上曾经爆发过许多次战争。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无视联合国宪章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正义呼声,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进行狂轰滥炸。硝烟战火不仅打乱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也使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历史将记住这个血腥的日子。1999年5月7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造成人员伤亡。自3月24日北约对南空袭以后,为了安全起见,记者和妻子赵燕萍从记者站搬到了中国大使馆。光明日报驻南记者许杏虎、朱颖夫妇也随之住入使馆。因为大使...  相似文献   

4.
国际7月2日韩国政府再次要求日本政府对历史教科书进行重新修改。否则,韩国将“决不会容忍”。南联盟塞尔维亚社会党和激进党继续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举行集会,抗议南联盟塞尔维亚政府把南联盟前总统米洛舍维奇引渡到海牙。7月3日根据中美双方达成的协议,4月1日以来滞留在海南陵水机场的美国EP—3侦察机由美国政府运回美国。7月4日日中友好协会理事长村冈久平、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理事长中田庆雄、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代表理事白士武夫、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和日中友好会馆理事长村上立躬联名向日本官房长官福田康夫递交请…  相似文献   

5.
在沉重而又巨大的“咣当”声中,狱警关上了贝尔格莱德中央监狱的大门。拖着沉重的步伐,米洛舍维奇缓步走入牢房,正式开始了他的铁窗生涯。  相似文献   

6.
波黑塞族共和国前领导人拉多万·卡拉季奇最近在塞尔维亚境内被捕。他逃亡近13年,行踪诡异,过着双重生活。贝尔格莱德一家名为《健康生活》杂志的主编说:“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他就是卡拉季奇。这大大超乎常理。甚至没有哪个小说家会想出这样离奇的情节。”  相似文献   

7.
徐波 《廉政瞭望》2005,(1):18-20
2003年8月底的一天,在李水明接受组织调查期间,记者来到“两规”点对他进行过一次采访。谈话是从原柳州地委副书记方贡元(已被判刑)开始的,因为记者几个月前在同一个房间采访过方贡元,李水明正好睡在方贡元曾睡过的那张床上。记者告诉李水明,他34岁当市长,是所谓的“广西最年轻的市长”;方贡元1991年出任宁明县委书记时也刚好34岁,  相似文献   

8.
《党建》1999,(6)
中共中央宣传部5月9日对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同志,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野蛮暴行中不幸牺牲,表示沉痛哀悼,并向他们的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以下是中宣部慰问信的全文。新华社:5月7日午夜,你社驻贝尔格莱德记者邵云环同志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野蛮暴行中不幸遇难,我们中宣部全体干部职工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严重侵犯我国主权,伤害我人民的罪恶行径表示极大愤慨和严厉谴责,对邵云环同志的牺牲表示沉痛哀悼,并向他们的亲属表示衷…  相似文献   

9.
实事求是的典范——刘少奇——陈绍畴同志访谈录本刊记者木木今年是刘少奇同志诞辰百年,为了向读者介绍、宣传少奇同志,8月30日,本刊记者拜访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陈绍畴同志。他原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副组长,从事刘少奇研究已达16年,是全国闻名的专...  相似文献   

10.
1999年5月7日,贝尔格莱德时间晚11时45分(北京时间8日5时45分),一场震惊世界、亘古未闻的浩劫发生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从不同方向发射5枚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社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3人牺牲,多人重伤和使馆馆舍严重毁坏。北约缘何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对此美国和北约有其说法,而我们有自己的看法。一些媒体就此登载崇论宏议,  相似文献   

11.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相黎秀石一、无条件投降变为有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上午7时半,我作为重庆(大公报)随英军太平洋舰队的记者,在东京湾美舰“密苏里”号甲板上,亲眼目睹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那天,记者手上没有降书全文的复印本,都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了...  相似文献   

12.
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焦点新华社记者杨凤山,李锦,董学清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作为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在山东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几个月来,记者访问了省委一些领导同志,调查了济南...  相似文献   

13.
《党建》1995,(9)
张家港市委书记秦振华答本刊记者问时间:1995年8月4日地点:张家港市记者:在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指引下,一座颇有现代化气息的张家港市仅几年时间就拔地而起,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市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人们精神振奋,意气风发,拼劲十足,争了那...  相似文献   

14.
金融风波震撼泰国文/黎能清年7月7日,曾担任泰国曼谷商业银行金融顾问的印度后裔萨克塞纳因两个月前发生在曼谷的一桩经济犯罪案,在加拿大的温哥华被警方缉拿归案。在保释期间,萨克塞纳接受温哥华一家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时称,在1995年7月泰国大选前,他曾向以总...  相似文献   

15.
图片报道     
王蒙 《党建文汇》2007,(5):35-35
2005年5月,美国加州《萨克拉曼多蜜蜂报》的记者辛西雅·胡伯和摄影记者雷内·拜尔,遇到了一个单亲家庭的母亲辛迪·弗兰斯。她10岁的儿子德里克在6个月前被诊断出患了癌症,整个家庭正陷入危机。辛迪让记者见证自己经历的这一切。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记者花了无数多的时间,与这位男童和他的朋友、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记录下病童和家人的户内户外活动以及就诊、输血、手术治疗等情形。  相似文献   

16.
<正>1937年10月,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了一本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书,书名叫《红星照耀中国》。仅仅一个月后,这本书就发行到了第五版,后又多次被多家出版社重印和翻印,从中国走向世界,拥有了亿万读者,成为当时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通俗读物。埃德加·斯诺是一名美国记者。1930年,  相似文献   

17.
愿化春泥更护花──访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内蒙古大学副校长许柏年冰轲那是1995年5月中旬,记者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采访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先生时,当他得知记者来自内蒙古,便眼睛一亮,情不自禁地说:"我的学生许柏年在呼和浩特,现在他也已是经济学界的...  相似文献   

18.
金库大盗的覆灭──山西金融盗窃第一案侦破始末本刊记者王泽斌本刊通讯员马润生,吕国俊(一)1997年1月9日,距春节还有一个月,但地处上党盆地的壶关县,已沉浸在节日来临之前的融融春意中了。这天上午8时40分,农业银行壶关县支行仇国宏到人行壶关支行提款,...  相似文献   

19.
拓宽民主监督渠道推动反腐败斗争甘肃省监察厅聘任第二批特邀监察员本刊讯(记者李玲霞)继1991年5月聘任第一批特邀监察员之后,1995年9月7日,甘肃省监察厅又召开聘任大会,聘请12名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为第二批特邀监察员(名单另发)。参加这次聘任大会...  相似文献   

20.
深入反腐斗争坚持查处案件─—1993年我省查案工作回顾本刊记者1993年8月,中央纪委召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的二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决定和部署。江泽民同志在这次会议上要求,务必要在近期内取得反腐败斗争的阶段性成果。9月8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