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炜 《北京党史》2008,(4):17-18
干部离职休养简称离休,是干部达到一定年龄,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离职休息,由国家供养并给予从优照顾的一种形式。老干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关心、爱护老干部,让年老体弱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老干部离职休养,在政治上予以尊重,生活上予以照顾,这既有利于保护老干部的健康,又有利于年轻干部的成长。本文简要回顾一下离休制度建立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信条     
我曾经问过父亲,你离休这么多年,回首往事有啥体会。老父亲给我说,无论干啥工作,特别是要当好一名领导者,他总结了四个信条。年轻时,我对这四个信条体会不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老人的话确有道理。我父亲的四个信条.既是老人对孩子的谆谆教诲,也体现了一名老干部对后人的一种叮咛。  相似文献   

3.
答询热线     
离休干部遗属生活补贴是多少我父亲离休后因病于1987年去世,母亲无生活来源,享受每月120元的遗属津贴,按现在最低生活标准,遗属津贴应该是多少?  相似文献   

4.
<正>"我这辈子的路算是走对了。"这是沧州市南皮县近90岁高龄,有着71年党龄的离休老干部房宝纯常说的一句话。老人一生坚信党、历经沧桑终不改,虽已耄耋之年,本色依旧,生命灿烂……一1927年8月,房宝纯出生在大革命低潮时的一个革命世家,父亲、母亲、大伯以及两个哥哥都是党员,村里的地下交通站就设在他家。当时正值国民党大规模捕杀共  相似文献   

5.
我1913年生于福建省龙岩县江山区同碎村的一个贫苦人家里。我5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家中只剩祖母和父亲,有房子两间及祖传下来的造纸作坊一间。刚开始家庭主要生活来源是帮人家做纸、耕田和给人家做短工来维持生活。后来自己做不起纸了,就给别人做,自己与人家合买一条牛来耕种。牛死了之后,就给人家合放60只鸭子和租种地主的田为生活。每年要买半年粮食才够吃,而且每年都要向人借钱。小时候我每天跟着父亲到大山去给人家做纸;7岁至9岁时,就会替父亲放牛;10岁至11岁就领放别人的牛,一年可以赚得几斗谷子的工钱;12岁至14岁就帮助父亲耕田和放鸭子。后来  相似文献   

6.
东平  王凡 《党史纵横》2007,(4):32-38
谢绍明,历任八机部局长、国家科委局长、部级领导等。离休后,继任国家科委顾问,全国政协委员。谢绍明的父亲谢子长,是红军陕甘游击队的总指挥和陕北红色根据地的创建人,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谢绍明从小就跟着父兄参加了革命,父亲牺牲时他年仅10岁。春节前夕,我来到80高龄的谢绍明家中拜访。谢绍明说:“虽然父亲离开我们那么多年了。但父亲永远是我心中的丰碑。父亲的人格和理想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和爸爸一起生活的日子任远芳我和许多革命者的子女一样,特殊的环境与背景使得我们一生中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时间极其短暂。包括嗷嗷待哺的婴儿阶段,我一生中与父亲共同生活总共不超过1年零7个月。但是,父亲的爱却温暖了我一生。1938年12月8日,我出生在前苏联首...  相似文献   

8.
姚强 《广东党史》2003,(1):39-42
我的父亲姚继鸣是老北京人,也是一位老革命者,1901年(清光绪26年),出生在北京城南姚家坟村。我的曾祖父曾在朝廷做过官,到我爷爷时家业衰败。但还拿着朝廷的俸禄,每月三两银子,每年四石大米。还有十几亩地,十几间房子,生活还能过得去。父亲十几岁时,也就是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钱粮随之取消。打那时起,便靠典当土地为生。到父亲十四、五岁时,家里便一无所有。自幼过着坎坷生活的父亲,总有一股追求新鲜事物的激情。国民政府成立后,明令废除女人缠足,男人剪掉辫子。父亲不顾家人的反对,率先把…  相似文献   

9.
我今年74岁,是市监狱管理局机关退休干部。2月底,我按照《北京支部生活——北京老干部》杂志的推荐,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拜读了《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一书。书中介绍,聂帅从60岁到93岁高龄去世这33年间,历经了十年动乱、改革开放等时期,在"两弹一星"研发、  相似文献   

10.
住在上海四平路上的庄新民,就是被沂蒙红嫂救活的那个八路军战士。他是山东省日照市人,父亲早年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他子承父业,12岁参加八路军。1941年,他在山东纵队给司令员张经武当卫生员,1949年,又跟随陈毅进驻上海,1985年离休。庄新民对往事记忆犹新。他说,1941年,我18岁。这年的冬天,日本鬼子对山东革命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我们纵队司令部被敌人包围了。在向外突围中,我受了重伤。我冲向山下时,有四五个鬼子在后面追我。我跑到明德英妈妈家门口时,她正在给孩子喂奶。看到我,她一把拉住我往后院的墓地…  相似文献   

11.
1924年.我出生在军阀混战的北京.我的父亲姚继明参加过1926年的北伐战争和1929年的反蒋战争.父亲长年奔波在外.所以六岁之前.我都没有见过父亲.是和母亲一起生活在爷爷家.1929年反蒋战争失败后.父亲回到北平.一家人从北平郊区的姚家坟村搬到了和平门内后细瓦厂的一座二层小楼.从此我们开始了城里人的生活。在绒线胡同小学毕业后.我报考了师大女附中。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老党员。在我的记忆中,他一直单身在外地工作,直到1990年离休后才回津与家人团聚。后来我才知道,上世纪50年代邮电系统选派干部支援困难县工作时,父亲主动要求替他人到外地工作。从此辗转数年,调转河北省五县。父亲给我留下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1960年的困难时期,父亲每隔几个月回来时,都会把自己节省下来的山芋干、高粱米分给住在大杂院的每家一份,哪怕是仅有小半碗。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我采访了太行老八路、长治人民银行离休老干部、88岁高龄的赵耀中老前辈.赵老眼不花,耳不聋,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这使我的采访非常顺畅.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1,(36):58-58
我自小跟着父亲学医,七八岁便跟父亲上山采药,20岁左右开始义务为邻里看些小病,久而久之,得到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1996年8月我开始担任村主任,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两届主任三届支书,这都是乡亲们对我的信任和肯定。  相似文献   

15.
30年前,中央颁布实施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这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和国家干部队伍顺利实行新老合作与交替的里程碑。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它是一件"在党的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我是1982年底离休的。当时自己刚满55岁,身体还好,以为还能为党工作几年,所以没有提出离休的申请。没想到这年12月30日领导宣布全系统离休干部名单,其中有我。就这样,我离开了奋斗40年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6.
在毛泽东主席诞辰103周年那天,我们来到九江县水厂宿舍,拜访曾在毛主席身边当过随卫的饶和生。饶和生已离休在家,现年67岁,中等个头,红光满面,说话声音宏亮,言谈思路清晰。“现在可以说了!”面对我们这些陌生的采访者,饶老感慨地说:我是1955年3月到中南海当战士,1958年5月转业到九江县。在毛主席逝世前的18年里,我没向任何人透过这件事。要保密呀!我父亲经常念叨说,毛主席是大救星,见到毛主席都是有福份哪!可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直到他去世都不晓得自己的儿子在毛主席身边当了1150天的随卫。饶者翻出一叠报纸说:近几年,我…  相似文献   

17.
活力 《党史文苑》2001,(2):46-46
1993年 3月 31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后,万里走下政坛,开始他离休后的生活。他写了一首意味深长的诗:   退休不发愁 /桥牌加网球 /还有许多好朋友 /我的晚年乐悠悠   万里退下来之后,给自己作了三条具体规定:不参加剪彩、奠基等公务活动;不再担任名誉职务;不写序言不题词。他遵守自己规定的这“三不主义”,过着这样的离休生活。   万里退下来不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举行首发式,与此有关的中央领导人大部分出席了。按说万里应该出席这个会,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没见到他。 1993年 12月 26日,首都举行…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6,(1)
正与一本期刊长期为友,是需要缘分的。我与"党的教育"的渊源,比我的工龄要早大概七八年时间。从偶遇时的爱不释手,到如今的工作必备,她像一位无声的老师在20多年的光景里助我成长、携手同行,甚至影响着我的人生走向,使我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终充盈着温暖与感激。第一次见到"党的教育",是在已离休赋闲的大爷家,那时候我刚上初中。父亲是一名农村党员,和那个年  相似文献   

19.
正入党抗日1921年2月23日,我出生在北京市延庆县北张庄村,原名叫周德先。我家人口多,本来生活还能勉强过得下去,但遭遇荒年,爷爷、伯父和奶奶相继去世。九岁那年,长年闹病的母亲又离开了我,从此我们父子俩相依为命。父亲常年出去跑买卖,家里也就只剩我一人。后来父亲两次被冤枉入狱,为救父亲家里花了多少我也算不出来,只知道家里仅有的六亩好地卖了,还借了高利贷。从此,我家一贫如洗。  相似文献   

20.
廖茗 《党史博览》2002,(1):10-12
1997年9月,我80岁的老母亲去世了。 作为经常的陪伴者,我本应最为悲伤,可令人费解的是,我却十分平静。这是因为,我把母亲的离去,视为她与在天之灵的父亲在离别16年后的重新相聚。 聚少离多,本是父母亲几十年来婚姻生活的概况。那么,如今他们终于可以日夜相伴、朝夕共处了。正像父亲在一首纪念他们结婚30周年的诗中所写: 每逢此日分离惯, 且望他年聚首多。 我想,这一定是我对母亲的远离不那么悲痛欲绝的最大原因。 父亲母亲是1933年相识的。那年父亲在上海英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