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叶天蔚 《群众》2013,(3):I0066-I0066
有一则故事说,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威县是个“普九达标县”,按照达标要求,其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不应超过3%。但事实是,该县每年初一入学学生保持在1万多人,在初三中考时,参加考试的只剩下4000来人,三年里流失6000多名学生。而更令人沉重的是,威县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典型,它不过是记者随意调查的一个县,也许比它的辍学情况严重、更触目惊心的县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3.
李海峰 《乡音》2014,(3):28-28
“封堵沼水东路的墙头拆除了,沼水东路可以通车了,封堵两年多的道路终于畅通了。”威县县城的居民们近来奔走相告。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要归功于威县政协的一次提案办理协商会。我作为县政协办公室主任,全程参与了这次协商会。  相似文献   

4.
分粥     
曾经,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由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决定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但是,强权必然会产生腐败,其他的六个人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每次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办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才能吃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  相似文献   

5.
锚定效应     
《时事报告》2012,(11):77-77
两家卖粥的小店,每天顾客的数量和粥店的服务质量都差不多,但结算的时候,总是一家粥店的销售额高于另一家。探其究竟,原来效益好的那家粥店的服务员为客人蛊好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而另一家粥店的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接收到第一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几个鸡蛋的问题,而接收到第二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不加鸡蛋的问题。考虑的问题不同,答案自然也不同。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第一家粥店不知不觉地多卖了鸡蛋,增加了销售。  相似文献   

6.
《劳动保障世界》2006,(2):18-18
粥公粥婆是来自广东深处的著名粥店。在“吃在广东”的“食”尚背景推进下.融合南北口味.对传统粥品进行大胆创新.经百年打造,成为广东饮食界一代“养生食神”。已风靡港澳台以及欧美、东南亚各国。被誉为“粥公粥婆吃广东”。2000年.嘉禾集团将“粥公粥婆”纳入旗下.利用公司推广经验和中华食品技术研究院雄厚技术实力.深度挖掘调整“粥公粥婆”内部资源和菜品菜色.添加配合粥品的粉、面、菜品.使食品种类更加丰富.历经2年时间,终于构建出完善的“粥公粥婆”连锁体系。  相似文献   

7.
《乡音》2014,(5):24-24
2012年,威县政协换届,李俊申连任威县政协主席。在多年的履职工作中,他坚持围绕中心,秉持科学发展理念,始终把服务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务,在招商引资、调研视察、民生事业、扶贫助困、机关建设等工作上,取得了显著业绩。2013年,他又兼任了全县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8.
山东取经     
李海峰 《乡音》2012,(10):33-33
我于2003年通过考试调入威县政协办公室工作,来政协后,每年都要跟随主席搞几次专题调研活动。2010年针对威县如何做大做强棉花产业的专题调研,县政协赴山东取经,收获颇丰。为什么有此次山东取经之行呢?现实情况是:威县是植棉大县,植棉历史悠久,群众有传统的植棉习惯,常年植棉面积保持在85万亩以上。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9.
唐禄 《今日广西》2008,(19):61-61
一名小伙了在全国首先使用QQ经营粥铺,居然一夜间迅速改变命运,让深陷绝境的小店起死回生!广州偷师学艺开粥铺 陈晨今年28岁,是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他看到广东粥铺的生意十分红火,也想在温州开家粥铺。为了掌握煲粥的诀窍,2002年秋。他前往广州学艺。他应聘到一家粥铺打杂,边工作边默记煲粥的操作要领。偷师学艺一年后,2003年9月4日,陈晨在温州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时代广场附近,以3000元月租,租了一间门面经营了“财神记”粥店。粥铺开张头一天,居然只卖出了十几碗粥。  相似文献   

10.
只将食粥致神仙卢祥之中国的粥,非常普遍和实惠,传说远古时期的黄帝,发明了“烹谷为粥”。粥不仅是人们饮食适口的食物品种,还是中国民间互赠亲友的礼品。北京风俗有“杂豆米粥,互相馈送,夸精美也”;宋朝文人还有诗曰:“今朝佛粥更相馈。”古时帝王还赠大臣以粥,...  相似文献   

11.
秋冬滋药粥五款在日常生活中,粥是既普遍又经济的主食。在秋冬的清晨若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粥既可补养身体,又可防治疾病,疗效好,还食用方便。现介绍几则供选用。一、大枣粥:取大枣10-15枚,粳米100克同煮粥。具有健脾胃、补气血的功效。适宜体弱、病后身虚气血...  相似文献   

12.
只将食粥致神仙刘映芬一般上广年纪的人都喜欢喝粥,一是容易消化,二是富有营养。常食粥能强身健内延年益寿。所以大诗人陆游在他的一首诗中说:“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粥能治病,粥能延年益寿,在古籍中有不少记载,汉代...  相似文献   

13.
陋巷     
雨夜中的云霄县城,穿行老巷子抄近路回家。撑着伞,向左拐,向右拐,深一脚浅一脚地埋头赶路。这片老巷子我有十几年没走过,但依然熟稔于心。又拐了个弯,猛闻得一阵袭人的香味,浓郁得有点俗,但却是熟悉的亲切的俗。于是不由站住了,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09,(5):62-63
2009年4月14日《新民晚报》刊登苑广阔的文章,10日前,浙江义乌商人林如新开设的爱心粥摊无奈暂停。前天,在老地方又重新开了一家施粥铺。同样是两个馒头、一碗白粥,再拌点小菜。  相似文献   

15.
《乡音》2007,(9)
今年4月24日,威县县委组织部召开"威县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大会",从这一天起,我走马上任,当上了亭上村村主任助理。和我同包这个村的还有县扶贫办公室的李智。  相似文献   

16.
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从浙江安吉的龙王山之巅奔流而下,汇入浩淼的太湖后,缓缓向东,到了闵行闸港的地方,突然拐了个大弯,水流变成由南向北,这弯势,就像慈祥的母亲伸出手臂,紧紧搂抱襁褓中的孩子。在这块叫做闵行的湾地上,如今耸立起一鹰气势恢弘的大学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新校区。  相似文献   

17.
遂川县城所有开"拐的"(即载客三轮摩托车)的司机自发组织在一起,驾驶"拐的"浩浩荡荡开进了盆珠公路,100多辆"拐的"有条不紊地涌入盆珠,加入到找寻刘玉淋的行列中。 今年6月15日21时许,江西省遂川县警方110指挥中心接到泉江镇洲上村冯某的电话报警称:其妻子刘玉淋(化名)当天白天往遂川县城开“别的”载客,一直没回家,于机也联系不一L而刘玉淋的三轮“拐的”车则停放在遂川县自来水公司大门前的工农兵大道上.“拐的”车掩在一辆停靠路边的大货车车柑后部。“拐的”车挡风玻璃破碎,司机刘玉淋则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18.
冬春健身粥     
在日常饮食中,既普遍又经济的主食莫过于“粥”了。粥容易消化吸收,不伤肠胃,滋补养身。在寒冷的冬晨若喝上一碗热呼呼的糯米粥、红枣粥、鸡肉粥之类,就会立感遍身发热,能精神抖擞地投入一天的工作或学习。这里介绍几种冬令健身粥。一、红枣粥。红枣10-15枚与粳米100克同煮。此粥香甜可口。且可治疗体弱,病后身虚,气血两亏,营养不良,脾胃虚弱、贫血、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等,并有保护肝脏的作用。痰湿较重的肥胖的中老年人忌食。二、芹菜粥。芹菜连根问0克左右,洗净切碎,加粳米250克同煮,早晚眼食。芹菜有凉肝乎热、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9.
国风 《中国保安》2004,(2):54-55
分粥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的平均,就算是不平,也…  相似文献   

20.
分粥     
《新东方》2005,(6):26-26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