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任学丽 《长白学刊》2015,(1):114-118
新中国成立初期,单位制度的建立,以严密的单位组织体系、单位办社会及形成单位家族式氛围和总体性意识形态等方式,促进了社会总体结构的稳定,保障和满足了单位人等社会成员的基本物质和精神需求,有效地增进了个体安全。改革开放以来,单位制度的变迁,带来了单位体系的松解,单位办社会职能的分离及单位家族式氛围的衰微和总体性意识形态的消弥,成为削弱个体安全的重要诱因。通过优化社会组织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培育和塑造公共精神等举措,创新社会管理,增强个体安全,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2.
单位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重组的产物,是计划经济和行政权渗透到社会细胞层面的一种基本形态。单位制度在巩固新生政权方面曾经发挥了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时代它的许多方面已表现得越来越不能适应,因此面临重大改革。深圳在改革方面较全国稍前行一步,单位制度的许多功能正在并将继续大大弱化。但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改革并不是专门的“单位体制改革”带来的,而是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单位犯罪是在自然人犯罪之外,根据刑法规定,由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一种刑事法律制度。在实务工作中,单位犯罪常常成为很多经济案件的争议焦点,甚至成为罪与非罪的争议焦点。理论和实务界对单位犯罪也常常产生不同认识。因此,厘清单位犯罪争议的产生原因,正确处理和应对,对于司法实务中正确适用单位犯罪,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法律性质决定保证金制度存在的基本价值、运作模式、当事人的权利救济方式以及取得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程度。探讨保证金的法律性质要从制度产生背景和终局价值方面分析。只有明确其性质,才能理顺各种关系,为保证金制度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单位制度下,国家全面控制单位,单位包办社会,国家通过单位覆盖社会,由此形成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基本重合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单位制度的改革,国家对单位的控制力度有所下降,"单位办社会"局面初步得到扭转,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相对独立,进而造成了国家与社会之间较为有限的分离关系。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强国家—强社会"是我们致力追求和实现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6.
论法律认同     
林坤 《湖北社会科学》2012,(12):145-148
法律认同作为一种民众运用实践经验和理性对社会中所运作的法律制度是否符合社会生活事实进行判断后产生的内心情感,蕴含着民众对自身和他人价值、自由、尊严的维护与尊重。它的存在是民众法律意识提升的前提,也是法律权威最终确立的先决条件,更是实现法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李海莲 《求索》2012,(3):8-10
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分类征收模式不利于收入分配的再调节,且以个人为纳税单位的税制设计也不符合量能匹配的公平原则,甚至可能对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因此,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制度选择就是建立更具综合性的所得税制模式。但是,抽样调查分析也表明我国应慎重选择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的税收制度,因为目前人们对这一制度还缺乏全面与正确的认识。此外,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还应确立兼具人性化与公平性特征的税前扣除标准,并完善配合个税改革的税银联网、自行申报等制度条件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信访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于西周至秦汉,基本完备于唐代。它所体现的"无讼"、"人治"等传统法律思想也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一直影响至今,当今社会信访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因素。本文拟通过对信访的追根溯源,解读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对当今中国信访制度产生的影响,以期从中找出促进现代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单位犯罪的经济原因是为单位小团体利益所驱使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方面原因:立法滞后,执法不严,管理不善。控制单位犯罪的基本对策:以新刑法为依据,有力地打击单位犯罪;加强对单位教育,提高单位领导人员的素质;建立单位犯罪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0.
蒋平 《长白学刊》2009,(2):109-112
老工业基地城市空间的重塑一方面打破了单位社会的原始空间,由单位认同联接的机械团结被破坏,但是从此也意味着多维复杂的新空间出现。从单位空间向社会空间的转换,不仅仅是个体心理调适的问题,同时还包括一系列社会安排的转换,如社会福利的提供、社会治理、社会参与和社会认同等在空间上的转换,由于老工业基地社会特殊的历史积习,形成了制度安排和资源动员的路径依赖,强化了在空间资源的博弈中不均衡的权力格局。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当事人程序平等权的内涵、程序意义,并从平等地接近法院、人道的程序保障、平等的主体利益及相当的诉讼能力等方面论述了对当事人程序平等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普列汉诺夫"五项因素公式"的分析,深入探讨了社会心理作为一个独立要素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重视并加强社会心理的研究,不仅对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正确引导社会心理健康发展,以推进和深化改革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哲学既不像过去人们想象的那么无所不能 ,也不像人们现在所忧患的那么无用。哲学作为一种超越性智慧 ,自有其“无用之大用”。哲学的功能和价值体现两个方面 :对个人而言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精神境界、保持好奇感、赋予生活以意义、训练理论思维水平。对社会而言 ,它通过批判现实 ,激发社会活力 ;通过构建理想 ,引导社会前进。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地位作用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现行对中小企业地位作用认识的局限性 ,阐述中小企业在新时期地位作用的突出变化 ,中小企业不仅是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器 ,更是中国改革的实验园区 ,而且每单位资金比大企业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民族国家进程的加快,使得世界政治经济产生深刻变革。国际社会推进战略的方式呈现出新的替代形式,认同就是其中成本最低廉的一种。中国与非洲国家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具有道德凝聚力的认同,在根本上保护和改良了当代民族国家的作用和价值,说明当今世界国际关系的产生更具文化性,以共同的历史问题、政治进程和发展处境为中心的信仰体系正在形成,第三世界国家正朝着追求同国家体系本身一样广泛的普遍利益方向迈进,越来越具有某种体现其能力和意志的权力政治。中国与非洲国家所形成的跨国性结构逐渐化约为人类的普遍公理,人们的忠诚日益从民族国家转移到国际性国家身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经济哲学与法哲学、社会伦理与自然伦理在人的类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整合起来 ,揭示了经济与政治、德治与法治、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对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与民主政治的实质进行了初步的伦理道德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单位体制的演变与城市社会政治控制方式的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控制是国家政权为了在社会中建立和维持一定的秩序而对社会进行的支配、调节、节制与协调过程 ,是国家实现其意志的基本方式。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城市社会的政治控制基本是通过单位体制实施的。通过这样的控制方式 ,建立起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但是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 ,我国的单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 ,传统的政治单位化的政治控制方式已难奏效。因此 ,必须适应社会和单位体制的变化 ,在城市社会中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化的政治控制  相似文献   

18.
单位制变革打破了传统的就业模式,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择业经历都存在着性别差异.通过对山东省部分高校的调查,发现女性更关注就业的稳定性,男性则更注重收入水平.求职中女性的签约率相对较低,更容易因为性别受到不平等的困扰.对于求职中的性别歧视,大多数女生选择了默认,反映出现实中缺乏维护平等就业权益的渠道.  相似文献   

19.
单位犯罪是刑事犯罪侦查中的难点,本文总结近年来单位犯罪理论研究成果与侦查实践经验,提出了六方面单位犯罪的侦查要点,同时指出了侦查中应当注意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不少学者就单位犯罪罪过形式提出了不同于以往主流观点的新主张,从而掀起了法学界关于单位犯罪罪过形式的激烈争论。在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共同犯罪的理论,文章详细分析了单位犯罪的主观构成条件,认为单位犯罪在本质上是一种共同犯罪,其与一般共同犯罪及犯罪集团的区别在于单位是合法成立的组织,它只能由故意构成,单位犯罪的罪过形式不应包括过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