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中坚力量——论王廷江式先进农民在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中的综合作用刘淑珍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涌现出了一大批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而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这是党的富民政策的成功实践和生动体现。在他们当中,还出现了一批王廷江式的先进人物,...  相似文献   

2.
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就是要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我们方山县是贫困县,稳定脱贫奔小康的任务十分艰巨。围绕农民脱贫致富,我们把“三个代表”的思想贯彻落实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三个代表”的思想贯彻落实到加强农民的思想教育上。   当前,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和农村工作日益繁重。农民作为执行政策的主体,其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因此,加强农民的思想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方山县去年以来着重抓了四方面的教育:一是政策教…  相似文献   

3.
“我们有福气,选了个好书记”──记全省扶贫先进工作者王耀洲席必泽,彭志刚在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目标的改革大潮中,陇原大地上涌现出了一批不甘贫穷落后、率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优秀农村干部,漳县城关镇党委书记王耀洲便是其中的一个。他借改革的春风,率领城关...  相似文献   

4.
崔永琦 《奋斗》2006,(12):27-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城市困难职工是深化国企改革中出现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尽快走出生活困境,脱贫致富,与社会成员一道共享改革成果。这不仅是他们最关心,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倾注大量人力物力,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我省实施的“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正是以帮助引导困难职工脱贫致富为目的。6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发挥多年帮扶困难职工的经验和组织体系的作用,无论在帮扶内容和形式上,  相似文献   

5.
<正>"三变"改革不仅让贫困户收获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在农民到股东的身份转变中,更打开了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思维局限,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缺少资源、没有资金、思想局限,是农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致富的三个难题。找准致贫"病根"、开对脱贫"方子","三变"改革为都匀市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提供了路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都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4,(2):7-7
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现实意义 1.提高农民综合文化素质,增加脱贫致富的本领.农民文化素质是决定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农村文化的贫乏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农民脱贫致富的目标很难实现.农村图书馆是农村重要的文化设施,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加速发展乡镇企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支持农业发展,对吸纳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对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十五”期间,我们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就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一、拓宽改制思路,创造机制优势,依靠改革求发展  乡镇企业的机制问题是乡镇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关系着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与否。因此,必须深化改革,切实解决机制问题。  (一)打好改制攻坚战。要使乡镇企业走出困境,关键就在于要坚决对乡镇企业实行改革改制,在产权…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1995年由原国家体改委会同建设部、财政部、农业部、中编办等11部委开展的全国性试点工作。几年来,我区参加小城镇综合改革的试点单位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从改革束缚小城镇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入手,绝大多数试点镇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城镇功能得到了完善,对推动我区实施城镇化战略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一、小城镇综合改革在消除政策、体制性障碍方面作用初显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用改革的办法率先在试点镇进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尝试,取…  相似文献   

10.
唱一个“组工扶贫”明祥织部门如何为脱贫致富达小康而开展工作?五台县委组织部高唱起一曲"组工扶贫"歌,给农村基层的干部群众以高尚的精神、开阔的视野、致富的本领和旺盛的活力,具体而生动地回答了这一课题。"安锅下米"与动态扶贫组织部门致力于脱贫致富奔小康,...  相似文献   

11.
湟中县共和镇苏尔吉村苏尔吉牌山地蔬菜俏销八方,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独辟蹊径,闯出一条山区脱贫致富的大路来。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与贫富悬殊的矛盾分析○郭志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本质要求,它是同共同贫穷和两极分化根本对立的。我国在改革前的主要问题是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共同贫穷。在此以后走了上脱贫致富、适当拉开差距的道路,但同时也产生了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重视...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06,(2):26-27
为加快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从2006年开始,将在省、市、县、乡四级党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中分批选派1万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贫困村和后进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在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左右。使现有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仍然任重道远。作为贫困山区的农民,要实现脱贫致富,稳步地向小康迈进,必须走出以下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5.
王艳波 《新长征》2006,(6):52-53
发展农村教育,宏观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微观上关系到每个贫困县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关系到贫困县脱贫致富愿望的早日实现。因此,从微观而言,解决贫困县脱贫致富的根本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16.
由于辽宁省城市比较集中、工业比较发达、大中型国有企业占绝对优势,1984年7月,国务院决定先后在沈阳、大连两市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这标志着辽宁的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率先启动。同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在丹东市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辽宁省进入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阶段。党的十四大以后,鞍山、沈阳分别于1992年、1993年被列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到1993年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告一段落。辽宁这10年间的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给辽宁的改革与发展带来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继2003年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取消了近三千年的皇粮国税之后,2006年启动的农村综合改革再掀中国农村改革的高潮。按照中央部署,“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按照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欢欣鼓舞之余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一轮农村综合改革能够完成中国农村改革的最终使命吗?  相似文献   

18.
彭文  全教龙 《湘潮》2008,(8):44-45
在桑植县,有这样一位扎根民族之乡.一心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脱贫致富的好书记,她叫韦先娥,现任桑值县刘家坪白族乡党委书记。当地老百姓一提起韦先娥,无不伸出大姆指交口称赞……  相似文献   

19.
农五师九十团把大力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作为引导职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走出了一条适合团场发展、职工增收的脱贫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是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指导思想。中西部地区具有加快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有利条件,东部发达地区应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步伐,坚持走中西部地区互助共同发展、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