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治国历程及其治国方略中的方方面面,是一件极其复杂而又特别艰难的事情,它涉及的内容广,方面多,客观时势和主观认识的变化也特别大。正因为如此,当我们读到武汉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治国方略丛书”的第一本:《毛泽东治国方略》时,不禁为作者———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荣开明、曾成贵、刘宝三、寇从俊等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理论功底、独到的观察视角所折服。首先,该书指导思想明确。作者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指导,以党的重要文献为基…  相似文献   

2.
唐萍 《前沿》2004,(5):6-8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 ,形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领导核心 ,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方略。毛泽东建国后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治国方略 ;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提出了重制度、明法治的治国方略 ;江泽民则进一步发展丰富了邓小平的治国理论 ,面向二十一世纪提出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从中国传统智慧宝库中吸取了极为丰富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和十分丰富的治国思想,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治国安邦的政治谋略。一、对敌专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毛泽东在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的时候,不仅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还从中国的传统思想宝库中,从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的统治经验中批判地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为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服务。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极其精辟地论述道:“宋朝的哲学家未赢,写了许多书,说了许多话,大家都忘记了,但有一句话还没有忘…  相似文献   

4.
腐败现象在我国已经发展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怎样才能扼制腐败 ,建立一个清正廉洁的政府呢 ?实践证明 ,要做到这一点 ,只有走毛泽东廉政建设的道路。毛泽东廉政建设的根本思想是什么 ?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个重大课题 ,正是江泽民同志最近提出的治国方略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本文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为廉政建设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治国理论和治国经验的历史继承与创新发展 ,是对 90年代以来新形势下治国实践的科学总结。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坚持法制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有各自独特的治国方略。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治国方略;邓小平提出“民主和法制两手抓,坚持依法治国”;江泽民在新世纪适应时代要求,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7.
论三代领导核心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5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三代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回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从理论和实践上给予科学的总结,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      毛泽东作为我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如何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他治国方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毛泽东把马克思…  相似文献   

8.
杜家兵  王从萍 《传承》2008,(10):32-33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治国方略是一脉相承的延续,但又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他们分别做出了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演进,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国家学说。将他们的治国方略加以比较研究,总结出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政策与实践水平,治理好我们的国家,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治国方略是一脉相承的延续,但又由于主客观面的原因他们分别做出了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演进,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国家学说.将他们的治国方略加以比较研究,总结出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政策与实践水平,治理好我们的国家,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0.
《实践论》和《矛盾论》作为毛泽东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包括传统哲学、古典文学以及前人的历史教训和生活经验等。在“两论”文本中,毛泽东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出发,通过灵活运用典故,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选择、批判与继承。这就使得“两论”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合理转化为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两论”是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传统文化也在毛泽东思想中焕发了生机。应该讲,毛泽东在“两论”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正确扬弃,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重要作用,而且具有深厚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二十四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二十四史”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史”,所提供的历朝历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史实之繁富,治国经验教训之丰富,可以说古代史书无出其右者。毛泽东很重视阅读“二十四史”,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他读此书,与史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更强调总结历代王朝的成败得失和兴衰之由。毛泽东留下了阅读“二十四史”的大量批语,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49年到1957年,毛泽东为新中国法制建设事业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摧毁国民党旧法统,为新中国法制建设铺平道路。领导制定了新中国立国、治国的根本大法——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法制原则和思想。1957年以后,他的许多法制思想之所以没有付诸实践,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体制原因,还有毛泽东的个人因素。尽管如此,毛泽东探索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贡献之功,不可抹煞。  相似文献   

13.
押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法与道德的思想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吸取我国传统治国理念和丰富经验,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和时代精神,提出的崭新的治国主张。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和道德的理论和中国传统治国理论中的积极成分构成了这一治国理论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4.
在上层建筑体系中,有没有一种因素可以整合来自生产力甚至社会关系变化发展中的每一个信息源,并且通过一定的反馈机制,反作用于社会关系诸因素,乃至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笔者认为,法治──一种有别于传统工具型法制的法律机制──正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我们国家的执政党,其治国方略正在实现一个质的飞跃,也就是以政策治国转向依法治国。一 我们党是一个讲究政策和策略的政党,毛泽东常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一治党、治国、治军的方略,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在长期的革命战争时期,党所面临的任务及其工…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治国方略的科学成分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传统治国方略中的科学成分是经受住历史实践检验的治理国家与社会的真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重要的历史作用;中华传统治国方略的六种科学成分在我国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必须对中华传统治国方略中的科学成分进行提取、升华、创新与越超,将我国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研究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1980年10月说过:“对于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不能写过头。”写过头,给毛泽东同志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党、我们国家抹黑。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01-302页)。然而:“给毛泽东同志抹黑”的文章却不时在报刊上出现。 (一) 郭道晖先生在《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与法制思想比较研究》(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一文中写道:“毛泽东‘人治加群治’的治国方略,实质上是‘人治底下的群治’,是人治的当代形态,收效甚微,负面作用为主,乃至某种程度上造成国无宁日,以一场浩劫告终。”…  相似文献   

17.
李抒望 《前进》2011,(5):13-15
非学无以立党兴党,非学无以治国安邦。对于一个严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树立正确的学风,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党内,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学风是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尽管没有提出和谐治国的理念,但是在其论著中却包含着和谐的思想:和谐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核心是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目的是化解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发展。研究毛泽东的和谐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一生纵横天下,波澜壮阔,得益于他书剑双修,学用兼擅。孜孜不倦的阅读赋予他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治国理政的智慧、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本书按专题分为《战略卷》《哲学卷》《文学卷》《历史·附录卷》,每个条目包括"原文""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精讲"部分,多角度解析了毛泽东涉猎哲学、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20.
传统政治谋略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蕴涵在传统“治国之道”管理思想之中,以儒、道、法为主,诸子思想谐协融合而形成的传统“治国之道”成为传统政治谋略的运作空间和思想基础。从管理文化角度可以对传统政治谋略进行知识资源与特征的辨析,认识传统政治谋略的主要管理思想内容、特征及结构依存性,分析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传统政治谋略为当代企业经营管理在管理控制等方面提供了很多借鉴,但需要关注其在运作空间和思想基础上与传统治国管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