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观估计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达 《理论视野》2008,(11):31-33
2008年10月25日,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理论视野》杂志社主办的“全球金融风暴与中国经济”理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与会专家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警示,并就中国如何应对提出了建议。从本期起在“经济观察”栏目分两期刊发与会专家的发言稿。  相似文献   

2.
张茉楠 《求知》2014,(4):28-31
<正>回望令人难忘的2013年,全球经济在经历过2008年次贷危机的洗礼,2010年以来欧债危机的冲击之后,终于露出复苏的曙光。然而,发达经济体增长格局的反转与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性复苏也加剧了全球货币政策周期、全球股市、债市、汇市,以及货币格局的"大分化"。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格局在持续动荡中加速变化,随着2014年美联储启动QE(Quantitative Easing,即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程序,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全球影响最为广泛的货币政策正在发生转向,并引领全球步入"后QE时代",而这也标志着全球将不可避免地迎来一个新的金融大调整时期。  相似文献   

3.
全球经济遭遇“黄牌” 2008年全球经济减速将会持续。尽管低迷的美国房市打击了消费信心.金融紧缩抑制了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但鉴于各国央行的降息行动及全球活力对下行趋势的缓冲,更由于主要经济体之间周期的不同步,2008年美国及全球经济都不会陷入衰退。  相似文献   

4.
2007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虽己过去了6年,但仍无恢复的明显迹象。做此判断的根据有二:其一,导致危机发生的主要因素,即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财政结构和金融结构的严重扭曲,基本依然故我;  相似文献   

5.
曾刚 《理论参考》2010,(1):36-36
一年前,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引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并给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这场危机的阴影还未彻底散去,人们对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也都充满了疑虑。  相似文献   

6.
刘柳 《民主》2009,(5):18-19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成为导致世界经济整体下滑、全球经济整体衰退的金融危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国家.自然也无法置身度外。面对日益恶化的全球金融环境,国务院于2008年11月9日出台了投资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旨在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向阳 《求知》2006,(3):12-13
一、2006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 如果说2004年全球经济是强劲增长的话,那么2005年的全球经济就可以概括为稳定增长。虽然2005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比2004年有所放慢,但仍然保持了一个比较高的增长率,估计在4.3%左右,这是2005年的一个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8.
虽然全球经济已度过最困难时刻成为共识,但2010年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依然面临种种不确定因素。最关键的是,全球信心依然脆弱。  相似文献   

9.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无助于解决全球失衡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全球失衡现象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仅仅依靠人民币汇率升值事实上无助于解决失衡,甚至可能加剧失衡。  相似文献   

10.
张茉楠 《求知》2014,(5):32-34
<正>三、2014"后QE时代":全球金融形势与金融环境更趋复杂2014年将是世界经济的拐点之年和转轨之年,老问题与新问题交织、旧风险与新风险叠加将使全球金融环境与金融形势更趋复杂。1.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压力。根据IMF预测,2014年,发达经济体的总债务为50.95万亿美元,规模同比上升2.32万亿美元;发达经济体总债务占全球总债务的比例为83.5%,同比提升0.27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的负债率为108.32%,同比  相似文献   

11.
王敏 《理论参考》2010,(4):25-26
一、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日趋明朗,两岸经济发展步伐将不断加快,经济交流与合作将保持热络的态势 自2009年下半年,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相继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开始触底回升,全球经济逐渐走上复苏的轨道。2010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回升的态势,复苏前景日趋明朗。  相似文献   

12.
去年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不仅使美国经济受到拖累,也让全球金融市场随之震荡不已。现在,世界各国政府、研究机构都在关注这场危机的演化趋势。预测其对美国经济以至全球经济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曾涤 《求知》2007,(9):44-46
本世纪初.全球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许多国家的GDP增速在6.0%以上。~2001年全球GDP之和312818亿美元。2005年达446316亿美元.四年增长42.7%。全球人口63.2亿.人均GDP达7062美元。其中西方七个经济大国仍保持较高的增速.拉动了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四年中美国由101714到144866亿美元,增长42.4%,与全球同步,仍然占全球GDP的32.5%;日本同期由42452~J46638亿美元,增长10.0%。是七国中经济增长最缓慢的国家.GDP由占全球的13.6%降到10.5%;德国由18739~2730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从全球来看,中国经济的总量究竟有多大?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产出的比重是多少?  相似文献   

15.
张锐 《理论视野》2008,(1):44-46
由于次贷危机和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经济强体在2008年中将出现普遍“瘦身”。并进而导致全球经济的减速。但是,由于各国经济成长的内生力量不断充实和增强。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强大经济动能的释放,2008年世界经济仍会处于上行的通道之中。  相似文献   

16.
在欧美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2011年,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和经济再平衡之中。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遭遇黄牌2008年全球经济减速将会持续。尽管低迷的美国房市打击了消费信心,金融紧缩抑制了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但鉴于各国央行的降息行动及全球活力对下行趋势的缓冲,更由于主要经济体之间周期的不同步,2008年美国及全球经  相似文献   

18.
黄杰辉 《党政论坛》2009,(13):34-36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直接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短短两年时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并对全球经济、政治、社会形势产生严重冲击,时至今日,风暴仍未有停息迹象,对本次世所罕见的金融风暴进行深度研究,探寻风暴根源、后果及解决之道,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这些都对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要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以建设性姿态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在维护和完善多边经济治理机制、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等方面,不断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这些都对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要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以建设性姿态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在维护和完善多边经济治理机制、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等方面,不断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