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对审讯理论进行辩证逻辑的划分,则它由供述障碍(认识论)和审讯对策(方法论)两大内容构成。传统审讯理论偏重方法论研究,解决“怎样审讯”的实践性课题。明显薄弱的认识论研究则集中在审讯过程拒供现象特征及其表浅解释,例如,认为供述障碍包括畏罪心理、侥幸心理和对立心理。供述障碍实非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本能反应和静态现象,它的形成是复杂漫长的社会心理过程。众所周知,审讯方法论研究在当前处于徘徊停滞状态。究其原因,当属供述障碍、尤其是供述障碍形成机制研究的欠缺。笔者认为,发展审讯方法论必须依托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研究概况的全面总结,提出以两部类案研究为代表的医案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应加强两部著作的综合研究,以中医藏象理论为指导,以某一脏所主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研究靶点,综合两部医著中所有与某脏相关的医案信息,进行归纳综合,挖掘医案信息中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内在规律,进而揭示藏象理论的深...  相似文献   

3.
时代背景下,涉黑犯罪出现新的特征,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梳理信访举报材料、枪案、聚众斗殴案、自动投案、警情跟踪梳理等八种线索来源,归纳异地用警、下打一级、异地关押、大数据研判、大内勤指挥案件等六种侦查方法,总结划组审讯、侦审合一、攻审为主、突击为要、划组审讯,侦审合一等八种审讯策略,以期提升打击涉黑犯罪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刑讯逼供长期屡禁不止,经多年努力,公安系统近年不断宣称,刑讯逼供已大幅度减少。然而,媒体不断披露出的重大刑讯案件,却造成了难以消除的影响,导致上述论断备受质疑。因此,为了客观、公正的评估当前刑讯逼供的现状及其治理效果,我们将根据既往刑事司法实践,归纳出刑讯案的审讯结构特征,以此为框架,评点国家治理措施是否改变、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刑讯极易发生的审讯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微笑”审讯概念的提出是着眼于我国警察机关审讯活动中的“稀缺元素”而论的。“微笑”审讯倡导的是审态平和、含而不露的谋略性的审讯方式。它是将形态上的沉静温和、语言表达上的通情达理与用智用谋完美结合,使审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艺术化。因此说,“微笑”审讯是一种建立在施策用谋基础上,又高于一般施策用谋的艺术化审讯活动。  相似文献   

6.
审讯人员为了提高自身的心理索质利提高审讯活动的成效,必须研究和掌握审讯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及特点,研究在审讯活动中如何迅速准确地搞好对被告人有关信息的搜集。一,审讯活动的心理过程及其特点审讯是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一种方法,即对当事人依法进行审查讯问。目的是查清案件事实,确定案件性质,应用有关法律作出处理决定。审讯人员为了有计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导致的命案在我国目前命案的类案统计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侦查讯问中,应注意未成年人生理心理与成年人的差异性,针对其特点展开审讯。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的诉讼设置了特别程序,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保护。在命案侦审中,侦查人员在查明案情的同时,必须注意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保护,切实做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犯罪导致的命案在我国目前命案的类案统计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成年人的差异性,在侦查讯问中,要针对其心理特点展开审讯。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对未成年人的诉讼程序设置了特别程序,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保护。在命案侦审中,侦查人员在查明案情的同时必须注意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保护,切实做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九步讯问法"又被称作"里德方法",在美国审讯界一直被奉为"审讯圣经"。它分为提出正面指控、展开审讯主题、阻止再次否认、反驳异论障碍、攫取疑犯注意、控制消极情绪、提供选择问题、查明犯罪细节和制作书面供词等九个步骤。"九步讯问法"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审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在侦查理论和实践都有着广泛的影响,然而,"九步讯问法"与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犯罪嫌疑人的充分辩护权是不相符合的,应有比例地吸收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盛产粮棉油,农业人口达四十六万之多,占全县总人口92%以上。据统计,每年农村人口中的盗窃案件在全年受理案件中,都居首位,占到案件总数的60%—75%以上。而盗窃团伙案件,近年来逐年上升,且成员越来越多,成员组合越来越复杂,审讯难度越来越大。1991年受理盗窃团伙案8案23人,1992年受理9案25人,1993年受理11案35人。团伙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  相似文献   

11.
审讯,是执法者同各种犯罪分子面对面的斗争。从形式上看,罪犯已失去了外在的抵抗能力,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无不时刻策划着反审讯的办法。因此,这种审讯与反审讯的斗争,实质上就是预审员同被告人的心理较量和智力斗争。  相似文献   

12.
编制适用于我国的审讯策略感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在借鉴域外审讯策略测量工具的基础上,结合前期文献整理与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构建理论维度并编制初始问卷。以373名犯罪嫌疑人为被试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另选取369名犯罪嫌疑人为被试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结果发现:警察审讯策略感知问卷共包含13个题项,由正面对质策略、指控性策略、信息收集策略3个维度构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133%。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问卷信效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能够作为评估侦查讯问中警察审讯策略使用的有效工具,并用于审讯策略效果评估的相关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3.
研究审讯的局,把审讯过程合理布局,能增强审讯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这是提高审讯效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审讯有没有局呢?象下棋、打球之类的竞争活动分局进行一样,审讯也有局。先打个比方: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争,往往要运筹若干个战役分别进行,通过穿插分割、迂回包抄、声东击西、各个击破来实现各个战役的战略目标,从而赢得这场战争的全面胜利。预审中讯问被告人(按我们习惯称为审讯,下同),这种审讯,是两个局中人  相似文献   

14.
系列谋财杀人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很具有代表性。作案人通过掩盖身份、精心踩点、制造假象、处理现场、清除内患、巧处赃物等手段进行反侦查,从而使反侦查行为具有很强的预谋性、隐蔽性、职业性等特点。为此。我们要加强对反侦查行为理论的研究,注重常规思维与非常规思维的结合,积极运用高科技手段应对反侦查行为,各地要加强信息沟通。增强串并案意识,同时提高审讯水平,善于挖掘隐案,以突破全案。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犯罪导致的命案在我国目前命案的类案统计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成年人的差异性,在侦查讯问中,要针对其心理特点展开审讯。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对未成年人的诉讼程序设置了特别程序,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保护。侦查机关的主要职责就是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打击犯罪,但在法治的环境下保证犯罪打击与人权保障的最大化平衡,这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对犯罪嫌疑人心理活动规律的探索,是审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心理学理论和现代审讯工作实践提出来的合理化策略,是审讯人员主动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原因、动机寻找一个在道德上符合情理的理由,以降低其罪责感,缓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失衡状态,从而突破其心理防线,改变其态度,敦促其采取外显的行为反应的一种利导型审讯方法。目前,侦查讯问实践中尚存在合理化策略的运用频率低、效果不佳的问题。为突破合理化策略运用的现实困境,应加强研究。基于合理化策略的内在逻辑,该策略运用前应做好心理重建,运用中要把握好时机并遵循角色迁移、移情共振、动因合理化、结果同向等步骤。  相似文献   

17.
讯问案犯,时常会碰到拒供的人犯。拒供是人犯否认犯罪、包庇同伙、隐匿罪证、对抗合法侦查的行为。矫正拒供人犯的心理障碍,是我们预审人员的本职任务。本文仅就我处预审员、北京市劳动模范马洪年同志突开抗拒审讯一年半之久的丘正宁案的事例,浅析该案的审讯方法。 基本情况: 丘正宁,男,33岁,自1977年以来,多次因盗窃被强劳、劳教,1991年10月10日因诈  相似文献   

18.
说话人在意念上或故意捏造、或故意隐瞒、或故意伪装,那么他所说的就是谎言。说谎是犯罪嫌疑人最常用的应对审讯的手法,说谎贯穿审讯的整个过程。因此,在审讯中,侦查人员必须不断地识别谎言,并在必要时予以拆穿。审讯中识别犯罪嫌疑人谎言的路径、方法、技巧多种多样,而通过口语,通过言语分析,通过身体语言,与事实、证据对照,通过行为再现与侦查实验,运用心理博弈策略,借助基础数据信息,利用心理测试技术等是识别谎言常用、好用的方法。从当下的研究情况看,这些方法构成了相对完整的识别犯罪嫌疑人谎言的方法体系。不过,为了防止审讯中识别谎言出现错误,还需对审讯中的识谎手法进行综合运用,引入全息谎言识别法。  相似文献   

19.
当审讯成为侦查工作的难点后,加强审讯说理研究很有必要。在论述审讯说理技巧时,需要对审讯说理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审讯说理分为批驳式与确立式说理,单面与双面说理,归纳式与类比式说理,侦查人员与其他人说理,口头、书面与视听说理几类。无论哪种类型的审讯说理都必须符合说理的一般规律,即要求审讯说理要把握说理的逻辑、信用、情绪三个要素,在审讯说理中溶入法律、政策、事实等要素,还要注意语言的使用。有的放矢、把握关键性问题、避免逻辑性谬误、调控情绪、保持语调低沉明朗、根据情形调节语速、保持适中的音量、配合身体语言、戒掉口头禅等是审讯说理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20.
当审讯成为侦查工作的难点后,加强审讯说理研究很有必要。在论述审讯说理技巧时,需要对审讯说理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审讯说理分为批驳式与确立式说理,单面与双面说理,归纳式与类比式说理,侦查人员与其他人说理,口头、书面与视听说理几类。无论哪种类型的审讯说理都必须符合说理的一般规律,即要求审讯说理要把握说理的逻辑、信用、情绪三个要素,在审讯说理中溶入法律、政策、事实等要素,还要注意语言的使用。有的放矢、把握关键性问题、避免逻辑性谬误、调控情绪、保持语调低沉明朗、根据情形调节语速、保持适中的音量、配合身体语言、戒掉口头禅等是审讯说理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