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叫黄丽娟。1989年7月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我来到了采油一厂五矿512队。转眼之间,参加工作已经快一年了。一年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它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2.
我上高中时,一位老校长姓赵,一位副校长姓李,他们上课或晚自习时,经常到各班上走走看看。学生都叫得出他们的姓名,他们也能叫得出大部分学生的名字。两位老校长虽早已故去,但至今他们的音容  相似文献   

3.
过去小民百姓最怕跟官府的人打交道.为免生出麻烦,他们对付的办法是:"我惹不起,还躲不起?" 时代不同了,今天的老百姓有几个还会见了党政机关的干部就怕,就躲呢?这变化是可喜的.不过也有另一种可笑的变化.听到几位地方党政机关干部叹苦经,说现在是轮到他们自己一年总有几次东溜西躲,否则到时候为招工、毕业生分配,以至提干调资等等,前来说情送礼的人们会叫  相似文献   

4.
张春桥离婚     
一九七六年十月,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被捕以后,上海就盛传:“徐景贤为张春桥找了个老婆.” 听说的人都感到奇怪:春桥不是早就有老婆了吗?春桥的老婆不是叫文静吗?怎么又给春桥找了个老婆呢? 在各种场合,许多人向我打听这件事的真相,可是我始终缄口不言,因为,当年十月,中央政治局派苏振华、倪志福、彭冲三人到上海主持工作,当时我还没有失去自由,我便把这件事的前后经过,向他们作了详细汇报.  相似文献   

5.
魏得胜 《各界》2008,(10):28
<水浒传>中有两个让人费解的男人,即秦明与卢俊义.咱们先说秦明.宋江杀了阎婆惜,畏罪潜逃,暂居清风山.在此落草的三个头领,分别是燕顺、王英、郑天寿三人.宋江的到来,给清风山注入一股活力,他们不仅收复了知寨武官花荣,更一举将青州驻军司令(兵马总管)秦明拿下.以宋江的意思,要这秦司令落草为寇.然而得到的答复却是:"秦明生是大宋人,死为大宋鬼.朝廷教我做到兵马总管,兼受统制使官职,又不曾亏了秦明.我如何肯做强人,背反朝廷!你们众位要杀时,便杀了我,休想我随顺你们."听这几句,秦明还不愧为大丈夫.但后面发生的事,却显示着他过度不明是非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三个小孩吹牛。一个说:“我爸 爸的钱好多好多,可以买下咱们学校所有的大 楼!”另一个说:“我爸爸的钱更多更多,不仅能够买大楼,而且连你爸的工厂都能买下!”最后一个说:“我爸爸是大官,不用花钱,就可以管住你们俩的爸爸!”孩子的话也反映了大人的话,平心而论,普天之下,哪个儿女不愿意有个“好爸爸”?但“好爸爸”的标准却各有不同,一些人心中的“好爸爸”,却是许多人心中的“坏爸爸”;一些人眼中的“坏爸爸”,却是许多人眼中的“好爸爸”。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原政协副主席周文吉的儿女们眼里,他们的…  相似文献   

7.
《民主》2017,(9)
<正>岩笛山,其实叫岩里山,就在湘江河那边,因村落旁边有一水一旱两个岩洞而得名。桂林有个著名的岩洞,名叫芦笛岩,我常常把它想象为一支吹奏的芦笛。那么岩里山呢,索性就把它称作岩笛山,也好带个乐器的"笛"字吧。我的母亲是岩笛山的人,那外公外婆和舅舅他们自然都生活在岩笛山了。可我从小没有见过外公外婆,据母亲说他们很早就病逝了。我倒是见过大舅舅和舅娘,那病恹恹的样子,老是卧床养病,不几年便去世了。有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句名言叫难得糊涂,它出自"扬州八怪"郑板桥之口.不过,郑板桥所言"糊涂"有其特定含义.糊涂与清醒本在一念之间,人谓之糊涂,自谓之清醒;自谓之糊涂,人谓之清醒,亦真亦假.实际上,郑板桥自称难得糊涂,却是种清醒的认识,是对现实的讽语,幽默而又深刻,令人回味无穷.我们不难从中理解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无奈.但现今许多人置郑板桥品行和思想不顾,任意解释,甚至曲解它,使之成了装东西的筐.他们所推崇的所谓"难得糊涂"实际上就是装糊涂.  相似文献   

9.
梅寒 《各界》2011,(5):90-91
2000年7月的一天,河南郑州某医院,一位已经进入弥留状态的老人把自己的4个孩子叫到病床前,挣扎着给他们做最后的交代:“你妈累了一辈子,爸爸要走了,你妈我可就交给你们了。我走之后,你们要把老娘保护起来,不要叫她生气,不要叫她受罪,这就算你们疼爸爸了……”病床边,头发已经花白的常香玉轻轻摩挲着老伴那双瘦弱的手,泣不成声:“你为我操了大半辈子的心,都成这样了,你还操我的心……”  相似文献   

10.
党叫我搞政工,我就要干出个样子来我是一九七九年底从部队转业来油田的。在部队,我没有搞过政治工作,但是政工干部的形象在我心目中是很崇高的。我亲眼看到许多辣手难办的事情,到了指导员、教导员、政委那里,做一做思想政治工作,就迎刃而解了。我打心眼里佩服他们。转业后,看到油田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很有特点,做得深,做得细,做得活,做得实。特别是一九八一年局党委树立了两个政工干部腆型——邵义乔和费德林的事迹,对我教育很深,我暗暗下定决心,向他们学习,做一名有作为的政工干部。在我开始做思想政治工怍的那几年,正是社会上一些单位政工部门威信下降,政工干部不吃香的几年。有人讲:“现在是靠文凭吃饭,钱厂长开道,  相似文献   

11.
一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就知道姚文元了.与北京的李希凡相对应,人称"南姚北李",是文艺理论方面崭露头角的新人. 认识姚文元,则是在1959年底,作协上海分会召开的文艺思想批判座谈会上.我和戴厚英等一批来自高校中文系的学生,是在会议中间参加进去的.会议以批判十八、十九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创导的人道主义、人性论为题目,针对的却是国内文艺理论界.因为他们张扬人道主义、人性论,从舆论上影响了,乃至妨碍了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的贯彻.  相似文献   

12.
罗马专电 1995年9月26日这一天.对于亚平宁半岛上的所有普通人来说,或许只是个极平常的日子,而对于素有意大利“民主权力象征”之称、曾7度出任政府总理的朱利奥·安德烈奥蒂而言,它却是个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对于他来说,时间似乎显得格外长,过得特别缓慢,倍觉沉重难熬,甚似度日如年.这一天,不仅是他政治生涯中、而且也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分水岭.因为正是这一天,他由一名昔日意大利政坛上名声显赫的座上宾“质”变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阶下囚.26日清晨,在西西里巴勒莫市法院绰号为“绿色字宙飞船”的大厅外,已黑压压地挤满了一大群人.他们当中有的是新闻记者,有的是普通百姓,有的是警察和宪兵,还有的是便衣;尽管他们中的多数人是当地的,但确有为数不少的人却是从百里、千里之外赶来的,有的甚至是从遥远的国外闻讯而来的.他们都是为了“安德烈奥蒂受审”这件事  相似文献   

13.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首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发表的《七子之歌——澳门》,在70余年后的今天,成了中央电视台大型专题片《澳门岁月》的主题歌歌词。在澳门、香港、台湾、广州湾、威海等七个沿海港口相继被外国列强占领后,闻一多先生痛心之余,挥笔写下了七首系列诗歌,总称为《七子之歌》。在被侵占的七个港口中,又以闻一多先生对澳门的痛惜之情为最深,…  相似文献   

14.
吴晓 《各界》2009,(11)
愧对女儿的终生憾事 1919年农历八月初十这天,浙江省慈溪县西乡叶家站官桥陈府中,随着"哇!"的一声啼叫,一个女婴呱呱坠地了.这个女婴的父亲便是陈训恩,后来改名为陈布雷.女婴的母亲叫杨品仙,是当地有名望的文人杨逊益的女儿,生得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有才女之称.两人情感笃深,结婚10年,他们已生下三男一女,这个女婴是他们生的第5个孩子,后取名为陈琏.  相似文献   

15.
高凡 《侨园》2011,(6):4-6
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有一个可爱的美国小姑娘,她的名字叫Bonni,中文名字叫麦美文,小名美美。美美金发碧眼,别看只有11岁,可她却是一个十足的小中国通,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小姑娘。中西合璧的小精灵美美的家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的阿巴拉契亚大学城里。她的爸爸是地道的美国人,在阿巴拉契亚大学当终身  相似文献   

16.
董波 《团结》2006,(4):56-57
我成为一名民革党员刚逾十年。细细想来,参加民主党派是一个长期蕴藏在我心中的愿望。当年从农村这个广阔天地考入大学接受真正意义上的“再教育”时,最先给我深刻影响的便是那些刚刚脱下“臭老九”帽子的教师。他们才从十年浩劫中走出,不少人还带着那场“大革命”摧残所致的伤痕。但从他们身上更多表露出的却是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对未来的信心。他们中很多人都是民主党派的成员。他们不仅用渊博的学识,更是用充满魅力的人格力量,感染了我和我的同学。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后,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政治归属。就当时的条件看我可以很快…  相似文献   

17.
谢云 《瞭望》1988,(34)
早就听说有个叫龙应台的人,在台湾以她的杂文《野火集》刮起过一阵“旋风”,自然很想一读为快。但能见到的文章只是一鳞半爪,于是深憾于海峡两岸人为的阻隔。现在由于时事出版社的出版(用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书名),才终于得睹全豹。它确实是一把火,很野、很烈、很猛,它烧向腐朽、丑恶和落后,把我这个中国人的心,烧灼得又疼痛,又欢快。 作者自称《野火集》“只是一个社会批评,一个不戴面具不裹糖衣的社会批评”,我同意这说法。但首先使我惊异的,却是她所批评的台湾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精神总是抽象的,而故事却是鲜活的。作为预警机研制团中的一名普通的工程师,我身边有太多耳熟能详的故事,有太多值得分享的感动。今天,就请大家和我一起重温三个最普通的故事,他们都和预警机精神有关。关键时刻的坚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的老师、中国电科的王小谟,一生和预警机为伴。这位老院士被称为中国"预警机之父",国产预警机从无到  相似文献   

19.
张恒 《民主》2004,(9):44-44
在我的故乡山西,古往今来曾经出过不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然而,最令我这个后辈为之扼腕的,却是一个有人知道也许更多人不知道的家伙,他叫豫让也。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算一个山西人吧,前呼后拥出亡国外19年固然殊为不易,但毕竟是为了免祸,同时周游四方拉赞助、套近乎还不是为了东山再起。而那位随重耳流浪、据说还割下肉为主子  相似文献   

20.
阿卜杜 《侨园》2011,(1):19
我的名字叫"阿卜杜",我的全名叫"阿卜杜拉赫曼阿巴斯·阿卜杜拉阿米尔",名字特别长有点怪,这是阿拉伯人写名方法(第一个是我的名、第二个是我爸爸的名、第三个是我爷爷的名、最后一个是我的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