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矿难治理中政府管制失灵的原因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难”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亦是我国政府管制的重要议题。矿难治理的困境暴露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的过程中政府管制失灵,其主要的原因在于管制激励不足、管制体制权责不清、管制的法律权威衰弱。由政府管制失灵原因分析可见,治理矿难不仅要建立合理的政绩评估机制,重塑法律权威,扩大公共参与,转变政府治理模式,还需要引入先进的政府监管技术手段,提高政府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政府管制改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化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管制体制改革首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界定政府管制,政企分开是关键。提高管制效率必须实现管制主体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健全和完善政府管制的委托-代理关系,合理划分管制职权,完善政府管制的法律环境和监督体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改革管制手段,明确管制目标。政府管制改革应该在政府究竟怎样管制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正面临着危机,服务型政府的选择将成为必然。(一)由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我国管制型政府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它以政府全能主义和权力本位为特征。政府处于整个社会的中心,对社会和经济生活进行大一统式的管制。虽然,管制型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发挥过巨大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管制型政府陷入困境,各种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政府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作风盛行、管理成本不断增长、贪污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4.
目前,社会各界主要提出放松盐业管制、坚持食盐专营和强化食盐专营三种盐业体制改革主张。文章基于“管制治理—管制激励—管制绩效”的管制制度分析范式,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代理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通过对以上三种管制改革路径的优化,认为盐业社会性管制不可行、食盐专营制度不可续、国家专营制度不可取,筛选出我国盐业管制制度的次优改革路径——盐业特许投标制度,并设计出激励兼容的特许投标政策和特许投标治理体制,以期为我国盐业体制改革提供智力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国内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我国能源效率明显下降,但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结构不合理,价格管制过严和社会性管制缺失,是我国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的原因。“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供求形势将依然严峻,对外依存度将会进一步上升。必须加快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促进能源节约。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转轨时期,出现大量土地利用人违反土地用途管制法律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事实证明,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运用传统的命令和控制管制方式的实施效果不尽人意。由于土地利用行为与激励性规制法律具有制度契合性,我国应当逐步建立市场为导向的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土地用途管制立法应当注重运用土地产权交易、财政金融及契约管制等激励性管制模式,使土地利用人自觉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合法开发利用土地,避免土地利用人规避法律变更土地用途的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7.
管制是现代政府治理职能体系中的核心职能之一,也是实现善治的基本手段。国际上,诸多国家将管制影响评价视为优化管制决策、提升管制质量、促进管制改革的重要工具。本文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管制影响评价体系构建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转型期的现存问题,从评价的制度、主体、标准、内容、方法、过程等方面入手,尝试为我国构建集合分析、评估、协调、谏言、监督为一体的动态的管制影响评价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长期以来是行政管制 ,虽然现在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基本确立 ,但是在宏观调控上总是偏好和习惯使用行政管制 ,而不善于利用市场和经济手段来调控粮食的生产和流通。当前粮食宏观调控存在主体分散、权利不集中、调控工具不灵活、调控成本过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经济法理论出发,初步分析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在劳动关系法律制度领域发动和推展的“去管制”运动的过程,指出新的经济活动形式,即经济国际化的加剧发展是其根本原因。在我国当前急需完善相关劳动关系法律制度中,尤其需要重视和研究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西方发达国家已历经了食品安全由乱到治的过程,其食品安全管制制度的经验能给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通过对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等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分析,西方国家食品安全管制制度共性的经验表现为:健全的食品安全管制法规;高效的食品安全管制机构;积极参与的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严格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1.
论市场规则建设中政府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规则是一个由众多内容构成的整体,能否将市场规则建立起来,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速缓成败。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采取有意识地建立市场规则的措施,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重大的关键性的作用。政府可通过立法手段、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来推动市场规则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产品缺陷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产品缺陷法律制度中欠缺对产品缺陷的惩罚性损害赔偿的规定,使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维护。根据这一制度的法理基础:效益与正义,用经济学方法确定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数额,应在我国的产品责任中引进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3.
政府规制作为一种治理方式和制度安排,受到一国特定制度禀赋的约束。本文首先从经济、政治与法律、社会三个层面剖析了中国政府规制所面临的特殊制度禀赋约束,进而分析了特殊制度禀赋约束下的规制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与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规制困境的目标整合模式及最优规制模式。  相似文献   

14.
轰动全国的"太湖蓝藻事件"是2008年中国环境污染大事簿中无法令人释怀的一件。文章以该事件作为文章论述的引子,采法律经济学视角解读环境污染根源,着重分析建立在两大环境经济手段理论上的两大经典经济刺激制度的运行机制,即运用科斯定理的明晰产权制度和使用著名的"庇古税"理论的排污费制度。文章的创新在于摆脱了"枯燥"的理论讲解,以"太湖蓝藻事件"贯穿全文作为解读对象,运用理论解读太湖渔塘的产权问题、太湖渔民与化工企业的产权交易问题,以此对中国的环保管理政策与制度加以评述,并指出目前作为中国经济刺激制度的排污费制度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
遵守 TBT协议 ,合理运用 TBT协议的相关规则 ,建立我国的技术法规体系 ,是加入 WTO后我国经济发展之需要 ,而建立科学的技术法规体系就需要具有科学的技术法规基本理论作为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宅基地使用权属于农民的私有财产,我国宪法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与现行法律限制公民自由处分宅基地使用权的规定相矛盾,也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大局和人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我国应该完善宪法对这种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使得法律限制财产自由更加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7.
The population regulation policy of Shanghai, intervened by policy, guided by the governm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ket optimization, has made certain progress in aspects including urban development and migrant population management. However, it shows deficiency in limit and efficiency under the ol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herefore, the new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urgently requires a clear analysis framework for population regul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clear about game in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spects as well as the population problem demanding solution. It is argued that in this paper the government should focus on the population regulation ways in different periods, space and social strata to rebuild the population regulation strategy of Shanghai with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respecting the connotation of new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8.
政府规制与腐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的角度对政府规制与腐败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指出经济性规制具有限制市场竞争的特点 ,而市场竞争被抑制的领域必然会产生经济租 ,并导致公务员和政治家的腐败。而在社会性规制领域 ,规制手段的不合理性和规制执行的任意性成为腐败产生的温床和土壤。在此基础上 ,文章提出了有效减少腐败的规制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通过对200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进行经济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在“十一五”时期乃至今后十五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国的经济社会必须坚持协调发展,要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重视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要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并注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经济法是伴随国家(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适度干预而形成的法律部门。经济法体现着公私法相融合、国家渗透市场等理念,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与国家和市场有着紧密的关系。经济法也正是基于市场失灵与政府缺陷的两重原因,确立了自己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逻辑基点和路径选择。现今社会中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的问题也正体现了市场调节失灵和政府管制缺陷的两难境地。如何反对就业歧视应得到经济法的关注,运用现代经济法的“市场调节(失灵)——政府管制(缺陷)”路径对其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