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意识形态安全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进入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美国等西方国家更是利用其掌握的互联网领先技术,打着所谓"网络自由"的旗号,大肆兜售所谓"普世价值"观,鼓吹西方政治发展模式,企图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而诋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应对来自西方的网络渗透是新时代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新任务,必须正视来自西方的网络渗透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的现实挑战,打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保卫战、持久战。  相似文献   

2.
谢晓光 《红旗文稿》2013,(15):23-26,1
"普世价值"的争论所体现的深层政治意蕴,是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个关键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未松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它的本质目的是促使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趋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一些人宣扬西式"普世价值",企图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引入西方"民主化"陷阱。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3.
一 加入WTO后,东西方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会更激烈,党的建设将承受更大压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把中国看成是意识形态方面的主要敌手,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而我国加入WTO的入门条件之一,是我国市场对有关国家开放.一旦我国加入WTO,他们更不会放过利用我们对外实行全方位开放的机会来加大渗透的力度,我国意识形态将不可避免地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如果应对不力,极易使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对我们的主旋律思想,对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感等潜移默化,造成扭曲、侵蚀和消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意识形态的入侵和占领要比军事入侵和占领更具有危害性.  相似文献   

4.
王英姿 《世纪桥》2007,(8):11-12
当前新疆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西方反华势力实施的舆论战、心理战和法律战,周边国家"三股势力"对新疆进行的思想渗透与策反,境内外"东突"恐怖分裂势力对新疆进行的破坏启动。为此,在新疆意识形态工作中,必须确保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1、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将变得更加直接。利用WTO来制约中国,通过促使中国遵守体现西方价值观的国际规则,逐步改变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最大期望。如何警惕和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意识形态渗透和“西化”、“分化”图谋,是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和考验。 2、社会转型加快,给思想道德建设带来新的要求。现代化进程是社会主义文明迅速发展、社会分化与整合交替进行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社会结构失调和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入WTO,我国社会的分化、变革、重组和再造,都将随着经济结构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个时期 ,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组织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下 ,频频滋事 ,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闹剧愈演愈烈 ,使人们更加看清了他们甘愿充当西方反华势力马前卒、各种敌对势力急先锋的丑恶嘴脸及其险恶的政治图谋。一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组织 ,在已被我国政府取缔的情况下 ,仍然如此猖獗 ,并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的。长期以来 ,西方反华势力 ,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我进行捣乱和破坏。他们进行过赤裸裸的武力威胁、武装干涉 ,企图扼杀和颠覆我国社会主义政权 ;他们实施“和平演变”战略 ,对我进行“分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伊犁社会政治大局总体很好,稳定形势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受“7·5”事件和境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伊犁面临的不安全、不稳定隐患仍然比较突出.从境外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没有放弃颠覆我国的罪恶图谋,在“7·5”事件后更加纵容和支持以“世维会”为首的“三股势力”。热比娅及“世维会”一方面利用“7·5”事件竭力推动“新疆问题”国际化,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和卑劣手段,不断向我境内进行反动宣传渗透,企图制造更大的骚乱和动乱。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甚至多次直面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如革命时期敌人的血腥屠杀和残酷围堵,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前30年遭遇的重大自然灾害和"文革"动乱,改革开放以来的"姓资姓社"之争和西方势力的"和平演变",等等.就在当下,我们又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我们的遏制和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文化渗透也在不断扩展和延伸。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和警惕。那么,西方对华文化渗透有哪些新的路径和形式呢?  相似文献   

10.
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科学技术发展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我们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的重要经验。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及其最新发展成果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长期战略。因此,敏锐洞察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科学预见敌对势力可能借此采取的新手段,把应对措施建立在对技术发展趋势科学预测和正确把握的基础上,是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中国面临的意识形态和网络舆论问题更加复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渗透和文化入侵,企图在中国复制西亚北非国家的"茉莉花革命"和东欧中亚的"颜色革命"。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也直接反映了中国的国家软实力,必须高度重视。一、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和舆论工作的复杂局面热衷于对第三世界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西方国家,单方面地认为世界就应该是他们所设想的那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政治舞台风起云涌。在此阶段,美国《纽约时报》对中国西藏予以了极大关注,在涉藏问题上作了大量歪曲和不实报道,对美国民众乃至国际舆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中,拉萨骚乱、达赖系列活动、西藏人权问题是其关注的焦点。通过对《纽约时报》在涉藏问题上的报道分析,可以看出:国际政治形势对西藏问题有深刻影响;西藏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达赖是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的反华工具;美国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思维具有一贯性。  相似文献   

13.
宋丽丹 《红旗文稿》2015,(6):9-11,1
意识形态斗争,一向是建立或推翻一个政权的前哨战。西方国家不断向我国输入各种错误思潮,企图动摇我们的国体。最近一些敌对势力又变化手法,加紧了对移动网络的渗透、宣传和利用。作者分析了移动网络存在的六大类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信息,认为移动网络已初步具备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并就如何在移动网络时代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各种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融会、冲突与整合也越来越尖锐。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依托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利用互联网不断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击和渗透,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是,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要手段,其便捷性、多元性、层次感、多角度等特征,大大拓展了主流和非主流舆论的传播空间。在此背景下,我们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协调好传统手段与新兴手段的关系,既要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传统手段,又要在信息提供、信息控制、资讯评价等新兴手段上发挥传媒影响力的作用,如传播党的主张、体现国家意志、争取群众认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以进一步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5.
60年代初,台湾国民党当局派遣小股武装匪特窜犯大陆,遭到我沿海军民的沉重打击后,为继续配合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的封锁和干涉,呼应美国在越南的武装侵略,于是变换手法,派遣战斗舰艇,对我东南沿海进行骚扰,策反我海上渔民,破坏我渔业生产,并借机搜集大陆的军事、政治和经济情报。1965年11月14日,海军东海舰队舰艇部队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挥下,在福建崇武  相似文献   

16.
一、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群体性上访事件的成因 (一)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进行的渗透与破坏 西方敌对势力为了实现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常把民族宗教问题与所谓的"人权"问题相联系,从中制造阴谋,寻求可利用的因素.他们在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通过各种公开场合对我国政府施加压力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手段深入我国进行宗教渗透,借机煽动民族分裂和宗教狂热,攻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企图以民族宗教问题为突破口,达到分裂、搞乱我国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李伟 《探索》2008,3(2):4-7
三、社会主义的中国谁也动摇不了! 1989年春夏,在我国平息了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此为理由,对我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国际制裁",企图从经济上和政治上扼杀社会主义中国,彻底暴露了他们发动和支持我国的政治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立场与宗旨.  相似文献   

18.
毫无疑问,邪教是"法轮功"的本质,它具有其他"邪教"所共有的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特点,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害.但是,与美国"大卫教"和"人民圣殿教"、日本"奥姆真理教"及乌干达"恢复上帝十诫运动"等世界其他国家"邪教"相比,"法轮功"在其活动形式与追求目标方面,又有自己极为明显的特色,成为高度政治化、国际化的"邪教"组织,被国际反华势力所利用,涂上了一一层厚厚的"政治色彩",沦为国际政治斗争领域西方反华势力的一种工具.这样,使原来作为反动"邪教"组织的"法轮功"问题更加复杂化.可以说,"法轮功"对我们的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9.
从政治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徐向红卞文强宗教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历史上曾演化为社会政治力量。在当代,利用宗教势力进行渗透,已成为西方国家对我推行和平演变、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重视和加强宗...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构成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全新历史境遇。全球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全球化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其意识形态输出与渗透呈现出更加隐蔽、渠道多元的特点,西方国家在与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交往中都具有相应的意识形态渗透策略。市场化的深入推进所带来的经济基础的剧烈变革给我国上层建筑诸领域带来深刻挑战,这种挑战在思想文化领域突出表现为理想主义消退、功利主义抬头、主体意识觉醒和价值多元化所带来国家意识形态认同困境的出现。网络时代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网络舆论的异质性、网络信息传播的深刻变革、网络新媒体的话语表达平等性特质以及网络大众文化的发展带来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使得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