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玉 《黄埔》2013,(1):92-94
泱泱中国,浩浩悠远。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明培育了炎黄子孙。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诞生的那一部部底蕴深厚的经典著作,犹如夏夜里的繁星,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古代先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对社会的探索,对自然的研究,今天仍不失其现实意义。从本期起,我们将带您重温经典、品味经典、传承经典。  相似文献   

2.
"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在曾经被称为"三晋"的这块土地上,承载了中华文明最古老、最厚重的历史。"仁者,恒爱之。"推动人类文明历史进步的一个核心力量就是"爱",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恒久的博大的爱。  相似文献   

3.
十大国宝青铜器是为庆祝中国古老文明跨越五千年,迎接千年复兴而推出的纪念文物精品。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从馆藏的一经文物中,挑  相似文献   

4.
开阔视野     
《当代广西》2012,(15):59
中华五千年文明并非虚言中华文明到底有没有五千年的历史?近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0年取得的初步成果公布,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由多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数百位学者参加的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初步构建了中华文明演进的总体脉络和时空框架。探源工程初步结果表明,距今6000年前,在中原、长江中下  相似文献   

5.
车文明 《前进》2023,(12):11-12
<正>文化关乎国本,文明关乎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首次归纳提出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即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不仅是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特征与本质进行的高度概括,做出的重大论断,更是从理论上展示了中华文明的魅力与实力。五大特性排在首位的是突出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6.
《今日上海》2011,(1):10-11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世博梦想,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展示了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展示了我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首先要认识到,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一些人是否承认,它都是事实。我们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不中断的悠久文明。这样的文明,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作支撑,是不会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梁启超先生说得好:“几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 《台声》2022,(15):9-12
<正>2022年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全文如下。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内容是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推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一些欧洲学者一直在探讨: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中其它三个文明都消失了,唯有中华文明得以承传下来,并且保持了五千多年经久不衰?经过研究,他们最终得出了结论:那是因为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结果。历史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08,(8):24-26
把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及源远流长的民族习俗融入到奥运会的精神品格、价值取向之中,这既是中国血脉的展示和传承,也是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掘与拓展。而浓墨重彩的“中国风格”、“北京韵味”将成为2008年夏天张扬的记忆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开栏语:山西是一个神奇出彩的地方。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千百年来,上自帝尧,下迄明清,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积淀了极其丰厚且别具特色的区域历史文化,留下了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山西历史文化对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华文明发展的独特贡献,是由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其开创性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一大批熠熠有声的历史人物的重要活动及其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党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角度回顾了党的95年历史。讲话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放到中国文明的五千年发展历史中去考察,放到社会主义运动五百年发展史去考察,从近代中国的各种政治力量的表现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从近代中国社会的三次历史性飞跃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从中华文明的发展变迁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0多年前,一条横贯亚欧的古丝绸之路将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连接在一起。昔日,驼铃阵阵的古老商道,开拓了双方商品贸易和交往的历程。如今,中阿经贸论坛再次连接起亚欧大陆,加速了宁夏向西开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叶舒宪 《探索与争鸣》2023,(10):14-17+177
<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1)本文拟从文化文本论视角出发,通过解析中华文明上五千年的“攻玉”经验,诠释下五千年“君子温润如玉”人格理想的由来,探寻儒家温柔敦厚教育理念的史前基础和中国式人文化成理想的原型,从大历史观的深度诠释中华“和平”基因的发生奥秘。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的连续性文明,五千年的连续发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历史学家认为,中华文明具有如此长久的连续性,证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必有一伟大的力量寓于其中。这个力量就是我们的中华优秀文化和它所滋  相似文献   

16.
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会,也可以说是一场文化盛会。因此每一个承办城市都会不遗余力,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强建设。譬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没有向全世界炫耀希腊的现代化,而是展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古希腊文明。北京也不例外。2008年,中国将成为奥运会的主角。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主题是明确的,  相似文献   

17.
高有鹏 《人民论坛》2023,(9):107-109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其中的神话思想是特殊的文明结晶,其超越自然、超越社会现实,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意志,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对文明的创新。如今,中国神话已成为当代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创作热点。全面理解和深入思索中华文明中的神话思想,汲取其中传承不息的文化因子,弘扬其追求正义向往美好等精神底蕴,推动其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历时150天的纽约所罗门·古根汉姆博物馆的《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圆满完成展出任务,于6月3日宣告闭幕。展览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受到各界公众的高度赞誉。舆论认为,举办此次展览是美国“以一个全球的、前瞻性的态度”对待优秀的中华文明的表现,为美洲乃至世界...  相似文献   

19.
<正>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内容是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推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反复强调,要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  相似文献   

20.
一、东方智慧的内涵世界文明的曙光最早出现在东方,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希腊文明四个最古老的文明东方就占了三个。世界古文明产生的历史年代和精神形态具有惊人的相似性,雅斯贝斯认为,在经历了史前和古代文明时代之后,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也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