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孔志坚 《东南亚》2006,(3):15-21
电力工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的命脉。了解作为我国重要邻国之一的缅甸电力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于我国与缅甸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一、缅甸能源资源的总体情况缅甸可用于发电的能源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其大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的维护者缅甸是一个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国家。在许多国家面临文化没落、社会问题丛生的情况下,缅甸社会却民风淳朴、人民心地善良、社会治安稳定、传统文化保持良好。这与缅甸妇女所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缅甸妇女在衣着打扮上,至今仍十分传统,上衣为斜襟长袖齐腰短衫,袖长而窄,下面穿筒裙,长至脚踝,脚穿拖鞋。居家休闲  相似文献   

3.
缅甸是佛教国家,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人缅甸,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   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缅甸封建社会政权与教权(上座部佛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是佛教国家,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人缅甸,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 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1998,(3)
8月11日,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缅甸问题课题组一行4人,到省社科院访问,与我所研究人员就缅甸问题进行座谈.在谈到缅甸经济形势时,日本学者认为,当前缅甸经济形势严峻,困难较多.缅甸的外汇储备目前只有2亿多美元,仅供支付一个月的进口.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在首都仰光,物价居高不下,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由于西方国家的制裁,缅甸吸引的外资减少.缅甸在泰国的几十万劳工因泰国金融危机,本国失业人口增加,而被遣返回国,使缅甸的外汇减少,大批人找不到工作.这些因素使缅甸经济更加困难.但是,缅甸经济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并不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引起的.这次金融危机对缅甸没有直接影响.日本学者认为,缅甸的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较好,主要是政策方面的问题影响了缅甸的发展.如果政策正确,缅甸的发展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6.
太公城 据琉璃宫史记载,太公城是缅甸最早的王国—太公王国的都城,位于曼德勒省北部的抹谷镇西北伊洛瓦底江畔。缅甸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缅甸的历史开始于太公王朝。”但是,山于没有文字记载,又缺乏考古资料,对太公王朝和太公城的历史至今知道的甚少。相传,公元前5世纪初,北印度的一位失去了王位的王子阿毕雅萨逃到缅甸北部,在此地建立了太公王国和太公城,历经33世,后在外部的入侵中灭亡。此后,另一个在印度战败的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对缅甸实施长期经济制裁,深刻影响了缅甸的经济发展。2011年3月,缅甸新政府执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举措,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也促使西方国家放宽对缅甸的经济制裁。在此背景下,缅甸未来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缅甸封建社会政权与教权(上座部佛教)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缅甸是佛教国家 ,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入缅甸 ,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 ,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 ,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一、佛教的传入及其对缅甸政治的影响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 ,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分裂为上座(悉罗婆多)和大众(摩诃僧祗)两派。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至公元前一世纪中叶 ,又分裂为十八部派(一说二十部派)。…  相似文献   

9.
1988年9月18日缅甸军政府全面掌管国家政权。由此缅甸成为亚洲唯一一个由军人执政的国家。在缅甸国内外一片谴责声中,军政府艰难走过20个春秋。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简要分析缅甸军政府之所以能坚持执政20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缅甸旅游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缅甸旅游业现状缅甸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国家。自然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使缅甸旅游颇具吸引力。自然旅游资源。缅甸自然景观复杂多样,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以滨海风光为特色的滨海旅游区,如若开邦的丹兑—额不里,就是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南部是典型的热带风光,  相似文献   

11.
缅甸大选后的外交形势及其政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缅甸举行了20年来的首次大选,这是缅甸国家政治转型的一次重要契机。对于缅甸大选结果及新政府的建立,东盟邻国、周边大国和西方国家反映各异.但即使是长期与缅甸对立的西方大多数国家也对大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可。未来。缅甸执政当局仍将面临各种政治势力和国内国际局势影响下重新洗牌、西方国家继续施加压力和制裁而出现的不确定性局面。中国和缅甸长期以来建立的密切关系也将因西方国家不断对缅甸的威逼利诱经受考验。  相似文献   

12.
缅甸是一个能源禀赋很高的国家,但缅甸能源供应结构不平衡,商业能源开发不足.缅甸根据其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所确定的能源政策目标涉及能源独立、电力资源开发、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森林保护等多个方面.本文简要阐述缅甸的能源禀赋及其利用,并就缅甸的能源政策目标进行阐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1986,(4)
土地制度是农村社会经济制度最重要的部份,它的形式如何,对农村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在缅甸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尤其如此。缅甸独立以后,政府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对独立以前的土地制度作了重大的改变。是什么原因促使独立后的缅甸政府进行这种土地改革?这种土地改革的具体过程、内容及性质如何?土地改革以后土地制度的状况又如何?这些都是深入了解缅甸独立以来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和缅甸独特的社会发展道路及其特点所必须弄清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钟智翔 《东南亚》2004,(4):59-62
伦理是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它包括了作为社会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相互义务。缅甸是一个以佛文化为主的东方国家 ,佛教伦理思想是维系传统社会的主要力量 ,在缅甸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缅甸社会而言 ,伦理既是最重要的社会手段 ,又是重要的社会目的 ,它是对缅甸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一、缅甸的伦理思想起源于佛教位于中南半岛西部的缅甸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地理———文化单元。从整体上看它属于所谓澳亚文明圈 (Austroasiatic)。佛教在缅甸的传播一般可以看作是澳亚诸文化集团内先进的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缅甸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圣达 《东南亚》2002,(3):59-64
尽管中国有关缅甸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但现代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缅甸研究 ,却是进入 2 0世纪后才开始的。长期以来 ,对缅甸历史的研究一直是中国缅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领域包括了缅甸历史、文化、民族、经济、政治各个方面。目前 ,中国学者正在加强对当代缅甸经济和政治、民族问题以及毒品问题的研究 ,并努力加强与国外缅甸研究同行的学术联系。本文拟对中国的缅甸研究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与展望 ,限于篇幅 ,囿于所见 ,难以论述得全面周到 ,尤其是在提及研究成果方面难免遗珠之憾。一、中国缅甸研究的主要成就中国古代文献中…  相似文献   

16.
蒲甘时期的缅甸宗教研究三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蒲甘王朝是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蒲甘时期宗教的发展,不仅确定了缅甸封建社会宗教发展的基本面目,而且也很大程度上确定了缅甸封建社会文化、艺术和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不了解蒲甘时期缅甸宗教的发展及其特点,就难以认识缅甸封建社会的宗教和文化,甚至难以认识缅甸封建社会的基本面貌。蒲甘时期的缅甸宗教研究,是个很大的课题。本文仅从三个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14年,缅甸政府的重点是准备2015年大选。缅甸大选委员会为2015年大选制定竞选规则,政府努力与各少数民族武装达成停火协议,西方国家对缅甸投资也有所增加。缅甸面临着大选前各方政治势力的博弈和缅北民族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当代的缅甸被许多学者、新闻工作者和发展专家们认为是一个未知的地域。关键性的统计资料常常缺乏,可以获得的数据又经常互为矛盾,可公开的材料分布情况也处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今日的缅甸是一个畸形物,是一个由高度集中的一党专政控制的国家,然而构成该国的  相似文献   

19.
论缅甸独立前的克伦民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 《东南亚》2005,(3):47-53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作为缅甸第三大民族的克伦族①(Karen/Kayin)在缅甸民族关系的变迁乃至政局的变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克伦族与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在历史上就有许多冲突与矛盾,这些冲突与矛盾在英国人统治缅甸期间进一步加剧了。缅甸独立前,民族矛盾是其独立道路上的一个障碍,而克伦族与缅族的矛盾更是民族矛盾中的突出点。彬龙会议较好的解决了缅族与部分“边区”少数民族的矛盾,②但对于克伦族却没有作出恰当的安排。缅甸独立后,正是克伦族成为反政府武装斗争的主力,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本文拟以独立前的几个重大事件为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缅甸新宪法公投事件为切入点,以缅甸公投前后两个时段为轴,引用大量实例对缅甸各少数民族武装的现状及前景进行阐述和论证,指出缅甸军政府与各少数民族武装间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并结合当前缅甸国家时局对双方间的关系制衡进行科学分析,旨在解读当前缅甸少数民族武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