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并行不悖 新农村建设不是与城市化相悖而行,相反,新农村建设是要在城市化过程中完成的。建设新农村重要的是把城市化的重心下移,从过度注重人口向大城市流动,转向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促进农村人口“就地转化”。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不是一切向农村看齐,一切向农业回归.更不是以牺牲城市和工业的优势去发展农村和农业。另一方面,城市化也不能脱离国情实际无限制地发展。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城市化”过快发展的倾向。这种过快的城市化是低成本、低质量的城市化,它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关键是城市的承载能力面l临挑战,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还不能完全适应人口激增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席卷神州大地的城市化大潮五彩缤纷、波澜壮阔,我国的城市化率从不足18%提高到44.9%,设市城市从193个发展到655个,建制镇从2.173个增加到2,0312个,城镇人口达到5.9亿,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的人口增长、规模扩张和面貌更新被作为一种发展的标志和成就的展示,成为各级政府的为政之要,也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理论热点。  相似文献   

3.
青岛城市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 20年来,青岛呈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快节奏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容量增加,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1990年 12月,青岛市所辖的五县全部改为县级市,形成中国第一个城市群,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青岛市加快了发展步伐。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青岛的城市规模有了新的扩张,城市容量有了进一步拓展,城市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1994年,青岛市成为拥有 7区 5市的特大城市,城市总面积为 10654平方公里。至 1999年底,青岛市全市人口达到 7029707人,…  相似文献   

4.
新疆深居内陆、地域广大、交通线漫长,城镇的分布有着鲜明的绿洲特色。目前首府乌鲁木齐市已经具备特大型城市的规模。其他建制城市短期内都难以形成100万人口左右规模的大城市。这就应当根据新疆绿洲分布的特点和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走势,培育和建设若干经济联系密切、布局合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由多个中小城市组成的地区性中小城市集群,以便弥补新疆缺少大城市的弱点,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刘少志 《世纪桥》2012,(9):131-132
我国城市化既具有世界性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从: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数量规模);城市化动因(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建筑业以及商业服务业);“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城市化加速对城市环境产生的影响(民工潮和市内交通堵塞);尚未出现“贫民窟”现象;国家政策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这种特殊性就是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矛盾,解决了这些矛盾,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种种的城市病,便会药到病除,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夏宝川 《唯实》2003,(12):33-35
大力发展和建设大城市、特大城市 ,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是我国城市化战略中的重大课题 ,是事关中国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 ,在国际竞争中能否确立优势的战略性问题。一、城市聚集效益与城市规模的关系城市聚集效益与城市规模的关系 ,可从人口规模、产业规模与城市规模 ,产业成本、产业收益与城市规模两个方面来加以考察。1 .人口规模、产业规模与城市规模的关系用人口数量来划分城市规模 ,这是分析城市规模采用的主要标准之一。分散的农村人口之所以向城市迁移 ,是因为他们预期能在城市获得更高收益和事实上城市的收益高于农村的吸…  相似文献   

7.
小城市的形态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建设中,小城市的科学布局和加快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小城市应当具备一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区域就业中心、实现生活方式转变的区域社会中心三个重要功能。需要对小城市的规模、种类、人口和腹地等形态有一个明晰的认识。由此提出,积极发展小城市、科学界定小城市、合理布局小城市、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城市化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城市化及其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城市化的根本并非土地的城市化,而是人的城市化。因此要保证城市化的质量,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人的城市化上来。从外在形式看,城市化表现为城镇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但从根本上看,是这一部分人群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传统城市化向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市化的转变,为了实现新时期的城市化目标,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宏观思路也应当做出相应的重大调整:从平面区域扩散向轴线式组团扩张转变;从人口单向集中向人口双向聚集转变;从重视规模扩展向重视功能完善转变。近年,我国发展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资源短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要素过度向城市转移,农村现代化发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的凸显促使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确保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立足我国当前现实,下述三个方面的战略选择是最为重要的:一是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三是促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1949-1995:我国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经济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城市化发展进程分析,农村城市化需经历两个重要的过程,进行两种重要的经济结构转换。一个过程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人口就业结构由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另一过程是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日益城市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以产业结构转换为主要特征。根据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不同阶段,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1949—1978:城乡分割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城市化缓慢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中西部农村女性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进程,呈现出与中西部地区改革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相呼应的突出特点。其特征为成长性、实质性、复杂性、潜在性与边缘性。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农村女性人口流动的规模尚有扩大的空间.非正规就业将是今后农村女性人口就业的主要模式,农村女性流动人口的可持续生计能力将日趋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尤其是伴随着大城市的区域与人口扩张,超大城市蓬勃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新类型。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增设了超大城市类型,把城市类型调整为五类(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划分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五种类型)。其中,超大城市主要指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的规模快速成长。和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相比,控制一线城市规模的思想和政策目标是一贯的,但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变化较大。计划经济时代动员一线大城市人口外迁的做法停止了,改革开放之后一线城市主要依靠提高落户条件来限制外来人口的迁入。但这样的措施只能控制一线大城市户籍人口的增长,对控制一线城市的常住人口规模的作用不大。从历史经验出发思考一线大城市的人口规模问题,或能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也称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的过程,基本指标是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36.0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大,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城市化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据调查,近年来,随着城市下岗转岗人员的增多,企业用工基本饱和,各大城市为优先安排本地人就业,对外来民工就业加以种种严格限制。据统计,我国现有农业劳动力3.5亿人,其中1.2———1.5亿为剩余劳动力。我国现有耕地19.…  相似文献   

15.
政府限制大城市的规模,是苏联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突出特征。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限制大城市规模的政策就被明确地提出了;此后的60年里,这个政策一直伴随并指引着苏联的城市化。通过讨论斯大林所继承的思想遗产与制度遗产及斯大林的城市观、分析限制大城市政策成为苏联国策的过程,由此发现限制大城市规模的政策,缘起于马克思恩格斯以来的城乡关系思想和列宁以来的城市化路径选择,而非斯大林的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12,(2):56-57
毛颖颖在12月23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城市化是个好东西,但城市化不只是土地的城市化,硬件设施的城市化,人口身份的城市化,而是要让全体国民享受到现代城市的发达、便利并实现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全面升级。以这个标准看,我们的城市化虽然速度很快、规模很大,但粗放有余,质量有待提高,豪言“拆出一个新中国”的人太多,潜心“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人太少。反思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一、城市化,呼唤5亿农民进城城市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有一系列重要指标,如城市个数、城市相对密度、城市人口比率、城巾经济规模、城市人均GDP等都是。可是,最为核心的应是城巾人口比率。没有人口的城市化,就没有根本意义上的城市化。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这是不争的事实。有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世界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04,(8):16-16
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王晓东认为:金阳建设是个战略问题金阳新区建设是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而不是战术问题;是全局性的工作,而不仅仅是一项具体工作。进一步加快金阳新区建设步伐,是提高贵阳市城市化水平的需要。贵阳市要成为现代化城市,根本措施就是要提高城市化水平。贵阳市推进城市化主要靠“三轮驱动”,即老城区要改善环境,提高品位;金阳新区要开辟一个新城,分流一部分老城区人口和新增人口,扩大城市规模,壮大城市经济实力;小城镇建设要搞好县城和一些重点乡镇的环境建设。三个“轮子”一起转起来,特别…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当代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概念可有多种理解,但城市化最本质的含义是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同时还伴随着城市物质文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一、我省城市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近两年来,我省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据统计,我省现有设市城市48个,建制镇1216个。全省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以地级城市为骨干、大中小配套、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  相似文献   

20.
成都是大城市带大郊区,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的城市。2002年,全市1028万人口,农村人口就占663万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人均耕地仅0.56亩。这已经成为成都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瓶颈”。因此必须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的高度,思考统筹城乡发展的办法和途径。去年初,成都市在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双流县、郫县、大邑县5个区(市)县进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证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三个转变”的有效途径。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成都是大城市带大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