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2017,(2)
<正>"撸起袖子加油干",如今也成为流行语飞入寻常百姓家。对于官员来说,这里的"加油干",自然是指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加油干",当有双重视角。一个是干事的干,另一个则是干净的干。前者不难理解,后者不可或缺。古人云: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意思很简单,有本事的官员很常见,但能做到公正廉洁则非常之难。  相似文献   

2.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是新时期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同是一个“事”字,其含义也有不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之“事”是事业之“事”、职责之“事”、为人民谋利之“事”。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7,(23)
正近日,笔者到某单位采访,碰巧赶上该单位召开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总结。旁听未几,该单位党委书记的一句诫之语飘然入耳:不要为"官"而干事,而要为干事而为"官"。肺腑之语,诚哉斯言!为"官"干事与干事为"官",一个词句顺序的置换,两者蕴潜的内涵却如天壤之别。前一类的干部,不会不干事,大大小  相似文献   

4.
于师号 《求索》2012,(11):92-94
"游"是孔子、庄子身上共同存在的重要文化事项,二者之"游"在表现、本质及风格上均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孔子之"游"主要体现为一种带有游学、游教、游宦等功能含义的现实之"游",带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同时,孔子之"游"也包括心志之"游",主要表现为游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雍容气质,即"乐道"精神,以及其"游艺"思想。庄子之"游"则主要表现为一种心灵、精神之"游",其终极目的在于达到一种绝对超脱、"无待"的自由境界。现实色彩鲜明的孔子之"游"与理想化、虚幻化的庄子之"游",共同开启了中国士人"游"文化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对中国古代的士人"游"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标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灿 《长江论坛》2019,(2):92-96
"三不朽"源自《左传》,是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人物评价体系。长期以来,"立德、立功、立言"中的"德"被单一解释为"修身"之"德",这是不恰当的。此处之"德"应为创制优良制度文化,使其保持对民众和后世的长久福佑和影响之"德"。除此之外,"德"作为排名首位的"不朽",其内涵亦贯穿"三不朽"中,先秦时期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基本上遵循着"德"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多元智能"论及其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坚持问题导向,突破"中梗阻",亟需在制度层面推进相关改革措施,形成能干事想干事敢干事的制度体系。包括建立更加适应改革需要的行政管理体系、建立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政绩考评体系、建立能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管理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段立超 《求索》2012,(5):83-85
汉末社会巨变,文学转型,蔡邕都处在一个关键位置。作为名流与天才,他的"颂作",创新与复古并在,群相与个性共生,体现出崩裂前夕集体的失语与呼唤、个体的徘徊与追寻。在"颂类"文学体式中,蔡邕的创作"赋""颂"分流,显示出"颂意赋作""赋颂双关"的"炎汉大颂"之衰落;而"碑""颂"融合,则创格为"碑颂联属""颂体悼作"的"末世小颂"之新风。  相似文献   

9.
唐天勇  贺争平 《传承》2011,(5):65-67
"仁"是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孟都崇尚"仁",认为"仁"是忧愁之不染,是精神之安宅。通过实践仁德,即以"爱人"求仁,以"克己复礼"为仁,以"忠恕之道"近仁,以"慎言""好学"亲仁,提高自身修养与提升仁德境界,为当今由于追求物欲而致内心之空虚迷惘提供安立处所与精神支撑,从而挺立与实现人的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10.
张维新 《传承》2009,(10):70-71
孔子"和谐社会"的图景是"大同",前提条件是仁爱,关键是中庸,治理之道是"圣王之治"。扬弃孔子的"和谐社会"观有利于为构建我国当今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冷战”时期之禁毒与美国外交取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以联合国为舞台,借助新闻媒介之手,曾经展开过一场禁毒遏共外交活动。这既是当时特殊的"冷战"背景下美国遏制与孤立新中国的产物,更是美国对外政策实施过程中以话语权优势制衡对手的惯有手法,而由此助长了东南亚"金三角"毒品源地的坐大,则显然是以意识形态为标尺的"冷战"背景下禁毒外交取舍不当之"苦果"。唯有摒弃意识形态领域的偏见,保持禁毒的初衷不变,国际禁毒事业方能得以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梦其 《前进》2014,(10):37-38
<正>"一把手"不论级别大小、不论单位规模,因其地位的特殊、责任的特别,笔者认为,只要是"一把手",就必须拥有以下十样东西,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拥有"一把手"的权力和权威,充分履行"一把手"的职权和职责,进而管好全面负好总责、带好班子管好队伍、干好事情做好工作。一、激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对于"一把手"来说,激情就是一种迎难而上、一往无前的意志力量,一种奋发争先、乐观自信的精神状态,是对生活的深厚感情、对工作的饱满热情,是干事创业的力量源  相似文献   

13.
<正>容错纠错机制是干部的"减压阀"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容错纠错机制在今天显得尤为突出、更加重要。让领导干部轻装上阵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之福。容错纠错机制是干部的"减压阀",为干事创业者减压;容错纠错机制是支持干部勇于担当的"护身符",引导领导干部分得清、看得明干事创业中的失误和违纪违法行为的显著区别。在纪律作风上为干部拧紧螺丝的同时打开干部心锁,为支持改革、埋头苦干的干部保驾护航。——陕西省安康市人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贯彻落实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我们提出了坚持"三个贴近",建立"四项机制",办好"十件实事"的工作思路,努力推动统战工作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汉骂"主要是指武汉方言中的骂人之辞,在武汉本地人看来,所谓"汉骂"只不过是朋友间开玩笑的一种方式,在很多时候反而体现了两者之间的亲密关系。但"汉骂"确是本土的一种粗俗文化基因,是武汉人不文明的一种标志。武汉要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必须去"汉骂",倡"汉敬"。  相似文献   

16.
李抒望 《政策》2003,(9):36-36
"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词,是共产党执政的关键词;对"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解读,就是对当代中国政治之本质的解凄。 一、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历史的全面的具体的。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总体  相似文献   

17.
秦俊勇  伍远近 《小康》2004,(3):32-35
我们划盼"绿色政治",当然期望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也是一种"绿色产品"。衡量一项公共服务是否为"绿色产品",其基本标准是什么?--是"以人为本",是"执政为民"。从这个角度去考察,我们找到了一个"样本"、发现了一个"典型",我们从一度被外界炒的纷纷扬扬的"仙居县政府卖大院事件"中,看到了我们希望看到的一片绿叶,感受到了一片浓浓的绿意。  相似文献   

18.
郑太男 《台声》2014,(2):42-43
<正>典籍《孟子·梁惠王上》中写道:"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后人将此句凝练成"五十步笑百步",意指同样的错误,在自己身上只是程度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前段时间,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提议"冻结‘台独'党纲",此后民进党公布"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对"冻独"丝毫未提。其间中国国民党发出新闻稿,要求民进党苏主席、蔡前主席对两岸路线明确表态。鉴此,身为台湾老百姓的一分子也要插句话,请问国民党的两岸路线又是  相似文献   

19.
汤一介先生谈德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和90年代的"国学热",分别把对中国传统的反思推到了前台,只不过前者的主调是否定的,而后者则变成了"弘扬"。在这时代的大转换中,儒学的命运和学界对儒家的评判始终处在漩涡的中心。作为中国文化的研究者,汤一介也经历了一个"置身其外"和"投入其中"的过程。从学术领域讲,他过去的特长不在儒学,而在佛、道;从研究态度看,之前较为秉承"客观"之理念,于儒、释、  相似文献   

20.
《新东方》2017,(6)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时,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所谓"文章入伍",即文艺深入军队,为广大官兵所接受。概而言之,文艺创作的大众化、通俗化为"文章入伍"提供了前提,文艺作家、文艺团体通过战地服务、访问、慰劳等形式直接为官兵输送精神食粮使得"文章入伍"成为现实,军队自身开展的文艺活动则是"文章入伍"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