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满铁是日本政府在中国东北设立的国家垄断资本殖民企业。满铁以其数十年侵略中国东北积累的雄厚实力,竭尽全力支持日军全面侵华战争。本档案史料即是日军全面侵华之初,满铁产业部整理的苏联对“七.七”事变的报道、评论以及与事变有关的苏联动向和国际关系,其根本目的是为日本政府制定下一步侵华政策以及制定对苏政策提供参考。本史料能够使我们真实地感受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无尽灾难,同时也看到勇敢的中国人民对日军侵略进行的顽强抵抗。  相似文献   

2.
成千上万名无依无靠的华人被日本人关在集中营,等待着他们命运的结局。在这决定他们命运的几天里,他们完全得不到外界的消息。他们所能见到的只是日军指挥官发布的公告和通知。这些公告和通知纯粹是要进行处罚的威吓。来到集中营的第二天,《昭南新闻》出版了,每个人都对此大吃一惊。日军指挥官的公告占了大量篇幅。此外还有少量“令人恐惧”的新闻,如:“陈嘉庚在雅加达被皇军拘捕”“中国总领事高凌百在爪哇海溺毙”、“叶平玉和杨缵文因涉嫌与义勇军南洋华侨筹赈会有牵连而被处决”等等。人们听到这些消息都极为惊惶不安。华人们认为杨缵文只不过稍稍涉足筹赈会活  相似文献   

3.
正在日本国的中国劳工们举行了自己的升旗仪式尹文成老人回忆,他们几百人是被日军押解到天津塘沽港的。当时住在大沽劳工协会集中营。不几天,他们就被押解到拉煤的日本轮船上。船在海上行驶7天后,到达日本国下关港。他们分别在福岛的下伊那郡做苦工。在福岛,他们中国劳工队死亡21人。后来,又被押解到长野县修建水坝。又累死、饿死、打死、病死十几名中  相似文献   

4.
大冈升平的《莱特战记》在详细记录太平洋战争末期日美两国军队在菲律宾莱特岛的攻防战的同时,也表达了作家本人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他一方面描写了战争的残酷,触及了日军的加害事实,批判了军队机构的冷酷,表明了反对战争的态度。另一方面,他又混淆战争性质,片面强调美国的战争责任,为日军的侵略罪行辩解,从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赞颂日军在战争中的抵抗。他虽然剖析了日军失败的原因,指出了日本军部在战争进程中的失误,但是并没有追究他们发动侵略战争责任的动机。  相似文献   

5.
日本侵华期间,通过暴力掠夺、诱骗强征、强迫妓女和强逼女战俘等途径逼迫中国妇女充当日军慰安妇。据最保守估计,中国慰安妇总人数在20万人以上,占日军在亚洲战场上征用占领区妇女当随军妓女的67.8%。她们专供日军最下层官兵集体蹂躏,其受害程度之深令人发指。强征慰安妇是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日本政府只有正视历史,进行深刻反省,妥善处理慰安妇问题,才能真正得到亚洲各国人民的原谅。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中,江西有两个集中营:一个是上饶集中营;另一个是马家洲集中营。后者美其名为“江西青年留训所”。由江西国民党省党部调查统计室主办,后来又成立“江西各界取缔异党办事处”接办。 我是1940年3月由“中统”在赣州逮捕,押送到马家洲集中营的。到集中营后担任了中共地下党  相似文献   

7.
日本自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后,把中国东北作为它侵略扩张的基地,在积极准备对苏作战的同时,秘密预谋把化学武器运用于战争。从化学战战略思想的形成,到专业人员的训练;从全面部署化学战部队,到秘密地进行化学实战演习,日军一直以苏联为进攻的目标进行着周密的准备。然而1945年在苏军迅雷不及掩耳的打击下,日军的化学战未能得以实施,遗留下的大量化学武器成为战后中国人民的巨大隐患。  相似文献   

8.
孙立人(1900~1990),抗日名将,安徽庐江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曾在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攻读军事。1930年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上校副总队长,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他率领三十八师(新一军)在印度兰姆加接受全副美式装备以及训练,战斗力极强。后入缅甸与日军作战,在历时两年的第二次缅战中,击毙日军高官3个联队长,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人,伤日军7万5千余人,俘虏日军官大尉以下323人。缴获大炮186门,战车67辆,汽车552辆,攻取公路646英里,新一军仅伤亡1万7千人。其战功卓著,独步海内,国际舆论…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的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中华民族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为最后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当时旅居于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与中国国内的各界民众一样,曾以旺盛的民族精神,积极投身于创办反战报刊、搜集日军情报、发展抵抗组织等爱国抗日活动,这些活动成为以国共两党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海外策应力量。  相似文献   

10.
朱和双 《东南亚》2001,(3):31-36
194 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日军侵占东南亚地区长达四年之久。为了鼓舞官兵的士气 ,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去前线卖命 ,日本军部将慰安妇制度有计划地推广到了东南亚各日军驻地。日军占领一地后 ,即将西方殖民者在当地的最豪华的住宅和别墅占为己有 ,用来开设慰安所。后来随着战争的需要 ,日军也常用椰子树建造可以移动的组合房作为慰安所 ,或者干脆在日本国内用轻型材料制作好简易慰安所 ,再作为军用物资船运到东南亚前线。东南亚战场上的日军慰安所又被称为“爱国食堂”、“官抚班”、“特别看护室”等 ,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亚、泰国、缅甸…  相似文献   

11.
1937年的来位汉我是侨眷,江西瑞金人,1931年初加人红一方面军,曾参加过二至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37年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日本一面放出要和平解决事变的烟幕,欺骗世界舆论;一面凋集大量兵力,企图速战速决,在三个月内灭亡全中国。7月25日日军一个师团又四个旅团以及其他部队进攻北平。天津。国民党守军虽作了抵抗,但未能阻止日军进攻。日军占领平津后,又兵分三路:一路沿平绥路西进,进攻晋察绥;一路沿平汉路南犯,进窥河南;一路沿津浦路南下,进犯山东。晋北的国民党军…  相似文献   

12.
1944年春,抗日战争进入了第七个年头。此时的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连遭失败,为了扭转在亚洲战场的不利战局,目寇于2月发动了湘桂战役,4月发动了中原战役。此是日军自侵华战争以来发动的最大的一次攻势。日军大本营称这次攻势为“打通大陆交通作战”,代号为“一号作战”。日军的垂死一搏,造成了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从4月18日起,曰军华北方面军以第一军为主力,  相似文献   

13.
日本靖国神社建于1869年,原称“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为现名。它坐落在东京千代田区九段,面积10万多平方米。神社大门外两侧竖立着两座高约10公尺的石塔。它们建于1935年,塔身上有16块浮雕,反映的都是为日本侵华战争树碑立传的内容,从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翌年进攻上海等侵略行径都作为“追慕”的“光荣史迹”而雕在那里。在神社一侧的陈列馆里,陈列着当年日军侵华的武器和战利品、“帝国皇军”的遗物、遗书和照片。神壮大殿里  相似文献   

14.
从“同志加兄弟”到15年对峙 1950年1月18日,中国与越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至今已整整度过了半个世纪。中越两国山水相连,睦邻友好,而且国情相近,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在这50年的历史过程里,中越关系不太平稳,从高峰跌入低谷,又从低谷走向高坡。胡志明是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中国人民熟悉的亲密朋友,特别是和周恩来、邓小平等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相识,后来又是亲密战友。1945年日本投降,胡志明领导越南共产党和人民奋起“八月革命”,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但未受到国际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越南正式建交,是世界上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第一个国家,两国关系十分亲切和友好。胡志明主席描述两国关系的两句诗:“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确如此,从1950年到1975年,越南两次陷入战争灾难,而中国人民竭尽全力支持和援助越南人民的抗法战争和抗美救国战争。在此期间,中国向艰苦奋战的越南提供了200多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无偿援助,先后派遣专家、顾问2万多人。在抗美战争中,作为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 和“可靠后方”,中国还派出32万工程兵和防空部队,有1442人献出了宝贵生命。中国还积极参加日内瓦会议、巴黎会议,为促使越南国家独立、恢复和平做出了不懈努力。这就是两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开始不断关注"性奴隶"(日本称慰安妇)问题,以"性奴隶"问题为代表的日本战争责任的追究问题以及"性奴隶"受害赔偿问题是目前亚洲各国关注的焦点。这里所谓"性奴隶"就是按日本政府或军队之命令、强迫为日本军队提供性服务的妇女。在二战期间,全世界至少有40万妇女被日军强征为"性奴  相似文献   

16.
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以印度彻底失败、中国获胜并单方面停火撤军而宣告终结。中国并没有凭借胜利去追求自己的领土要求,而是退兵静候印度前来进行边界谈判。这样的战争和这样的战争结局在世界历史上实属罕见。2002年是中印边界战争  相似文献   

17.
正辽宁人民出版社在抗战胜利69周年前夕,推出一批有关抗战题材的重点图书,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罪行,如《日本三代天皇操纵侵华战争内幕》(王天平著)、《日军侵华战争》(四卷本,王辅著)、《日本遗孤》(刘国强著)、《日本战犯改造》(张巾著)、《谁该向中国忏悔——抗战胜利反思录》等。  相似文献   

18.
在越南战争期间,我国政府应越南政府的请求,先后派出32万多工程和防空部队到越南北方,并无偿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其他作战物资,协助越南军民抗击美国侵略。中国支援部队用生命和鲜血对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与日本为了争夺在中国东北及朝鲜的利益而在中国领土上展开的一场争夺战,战争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清政府虽然在战争中宣布中立,但这场非正义的战争不仅给中国东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破坏,而且也对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经历了历史上最血腥的时期 ,在六周的时间里 ,整座城市变成了真正的地狱 ,日军残杀三十多万中国人的暴行震惊了世界。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人在南京进行的大屠杀在西方世界了解者甚少 ,这不能不令人遗憾。这样的历史怎能被遗忘呢?1995年春天 ,由华人女作家执笔 ,全球首册完整呈现南京大屠杀真相的中英文专著《被遗忘的浩劫———南京大屠杀》的出版立即造成轰动 ,在西方世界销售逾十万册。美国《新闻周刊》和台湾《中国时报》转载精彩内容 ,并且该书还促成珍藏半个世纪的《拉贝日记》这一“战争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