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的4月12日至4月17日,是我国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泼水节.届时人们用纯净的清水互相泼洒,表达祝福之意,街头巷尾,到处一片纷彩晶莹,欢乐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壮观的场面盛况空前.泼水节,一般为3至4天.第一天,傣语称之为"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称之为"恼日(空日)",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互相开始泼水了.  相似文献   

2.
刀承华 《东南亚》2003,(2):59-62
中国傣语、缅甸傣语和泰国泰语是同源语言,这几种语言的基本常用词汇有相当数量的同源词,如人、头、脸、眼、颈、手、田、土、石、鸡、鸭、鹅、猪、狗等词都属同源词。但是,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某些同源词在现代中国傣语、缅甸傣语和泰国泰语中的含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老挝"那珈"的研究 "那珈",即"Naga"(注:以下只用"那珈"名),是老挝主体民族佬傣语族人信仰的一种神秘物.据笔者调查获悉,目前老挝国内、国外有关学者对"那珈"的研究还为数不多,主要有: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 六、老挝人"那珈"信仰的演化 可以说老挝人是因为佛教而认识、笃信"那珈".不仅如此,老挝人的"那珈"信仰的演化也是随着佛教影响的不断深入扩大而逐步进行的.据有关资料记载,老挝在法昂王去世后,其子桑森泰王在位时期(1373~1416)曾铸造一尊巨大的青铜佛像.  相似文献   

5.
有人认为:笑就是笑,古今中外所有人都相同,谈不到什么“中国式”。其实不然,笑确实有中国式的和非中国式的。外国人怎样笑,笑态如何,暂且不去细说,这里单说中国式的笑。而且我认为,提高中国式的笑的质量和品味,大有益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多种素质。以文化(尤其是文学)而论,几千年占比重最多的文字不是涉及笑的,而是涉及哀怨、哭泣的。无论是中国历史上由个人写的最早的诗,即屈原的《离骚》,和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伐檀》、《硕鼠》等等,还是后来白居易写的《长恨歌》、《琵琶行》,直至再后来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第一名著《红楼梦》,以…  相似文献   

6.
东西方文化存在“异”的一面,也存在“同”的一面,即“和”、“同”、“一”的思想。很多俄语词的词义本身就表现出“和”、“同”、“一”的思想,汉语也是这样。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和中华民族追求的价值取向都离不开“和”、“同”、“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黄婉秋,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广西桂林刘三姐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因在电影《刘三姐》中成功扮演了一个聪明、漂亮而又勇敢的少女——“刘三姐”而名满天下。这  相似文献   

8.
该文将傣族传统宗教文化与传统儒家文化进行对比审视,着重对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佛教典籍《吉祥经》所蕴含的交友观进行解读和分析,并将其归结为择友标准——‘善心’与‘智慧’;交友准则——平等与互助。这对当今社会构建和谐文化颇具启迪。  相似文献   

9.
燕萍 《海内与海外》2005,(12):58-58
《勐泐歌者》是一部以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政协常委、西双版纳州政协副主席、著名傣族作家征鹏为主人公的长篇纪实文学。全书以深厚的傣族文化为背景,以主人公曲折多彩的人生历程为主线,用翔实的事例、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主人公的成长足迹,艺术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动人形象。该书作者为西双版纳资深学者王涧教授。  相似文献   

10.
云南的西双版纳早已名闻海内外,但很少有人知道,地处苍凉大西北的青海高原上也有个“西双版纳”,那就是堪称塞外奇观的孟达山自然保护区。它地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南30公里的昆仑山支脉。凡到过西双版纳而又来到孟达山区的人无不惊叹:这里的山水风光和天然植物,与云南西双版纳相比不仅毫不逊色,而且更具特色。孟达山区,群山巍峨,地势高峻,海拔在1780至4180米之间,但由于受东西两侧不同季风的影响,竟使这里占尽天时地利。整个山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芳草鲜美,林木茂盛,有一片面积达14万多亩的原始森林。这里植物种类繁多,风光极为秀丽,是一…  相似文献   

11.
1986年11月13目下午5时,一架泰航班机从北京飞抵曼谷国际机场,沿着舷梯走下一位身材中等、精神矍烁、慈祥可亲的傣族学者,他就是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云南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西双版纳“末代傣王”刀世勋先生。翌日,刀世勋先生乘火车抵达泰北清迈府,受到泰国学者们的热烈欢迎,他们兴奋地说:“召孟罕勒(刀世勋的傣名)的到来,为这次学术研讨会增添了光彩。在中泰两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研讨会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2.
傣族文献中的“达光王国”与缅甸传说中的“太公王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德宏傣族地区有学者根据傣族文献的记载认为,傣族在公元前5世纪甚至公元前9世纪的时候就曾经建立过一个地跨云南西部和缅甸中部和北部地区的达光王国,并把达光王国写进了有关傣族的历史论著中,甚至还把这个达光王国作为傣族的文明史向前往德宏旅游的游人介绍。本文作者根据其所掌握的资料对达光王国进行了考证后认为,傣族文献中有关达光王国的记载,实际上是流传到德宏傣族地区并被傣化后写进傣族文献的一些流传于缅甸的关于太公王国的传说故事,傣族历史上并没有这么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3.
肯尼亚虽然只有1500多万人口,却有42个部族,还有相当数量的欧洲人和阿拉伯人。多民族杂居形成肯尼亚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从珠链看年龄这个民族的男男女女都戴用小珠子串成的项链,这种习俗并不仅仅是为了装饰,还是年龄的标志。年龄越大,挂的珠子就越多。如果见到他们,不用问年龄,只要数数珠子数目就可以知道了。女人的唇饰和纹身根据部落的审美习惯,大部分马孔德女人喜欢在人中处扎一个孔,用来装饰唇坠。开始时,这个孔穿得很小,她们便在孔中插一根小木棍,使小孔慢慢扩大,直到形成一个直径四、五厘米的洞。按照马孔德人的习惯,女人人中上的唇…  相似文献   

14.
德国人缺乏幽默,英国人多擅长“谈天”,法国人以为自己最聪明,意大利人随时都在作秀,葡萄牙人则时间观念淡漠。今天,虽然世界经济已进入全球化,欧洲开始实行单一货币,但欧按各国人民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却依然鲜明如故。 德国有位著名的哲学家说过:“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的确,德国人对已经存在的都很敬畏和尊重,这包括已经颁布过的法律法规、合同契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被世人唾弃了100多年的地方,因为它生产的海洛因严重危害了整个人类社会。曾经,国界阻碍了它与外界的沟通,汹涌的萨尔温江和武装对立影响了它与缅甸内地的往来,连绵不断的大山迷雾又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果敢的傍晚景色很美,坐在城边小山坡的青草地上,看着徐徐而下的夕阳,自然会让外地去的人有许多思绪。我觉得果敢最让人过目难忘的还是山中红土地上旗帜一样飘扬的罂粟花,山下令人眼花缭乱的赌场,以及荷枪实弹随意在大街上走来走去的军人。果敢是“金三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容易令人想起毒品的发源地,毒枭与缅甸政府军火并,为…  相似文献   

16.
受人类文化心理机制影响,"自己—异己"对立思维模式中的异己形象在社会群体间的对立与冲突中,往往会演变为敌人形象。"外族敌人"是俄罗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社会转型时期成为加强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独特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艾君 《海内与海外》2011,(12):14-16
我们知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也是增进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够发展崛起、长治久安之魂。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决定》的推出,明确了思想,出台了策略,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钱伟 《东南亚》2015,(2):72-76,110
语言的存在和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而文字的产生和使用则是为了语言的储存和文化的传承。语言与文字的相互关系是复杂的。语言和文字有联系,但又相对独立。语言是文字的表达形式,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不同语言可以用同一种文字表述,同一种语言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字表述。在现今世界上,绝大多数情况下,同一种语言只对应一种文字,但有些相邻的国家却存在着同一种语言采用两种不同文字或一种文字不同拼写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都有存在。  相似文献   

19.
江门市及其辖下的五邑即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和鹤山,通称江门五邑,是遐迩闻名的侨乡。广大海外华侨华人渴望能在异国他乡与故乡取得联系,沟通乡情,互通信息,以表达漂泊在外的炎黄子孙眷恋祖国故土的情怀,因此,一份份反映华侨华人心愿的刊物———侨刊乡讯应运而生。这些刊物本着“联络海外侨胞的感情,为海外侨胞传递乡闻、乡音、家讯,忠诚为侨胞服务”的宗旨,广为传播,历久弥新。据统计,江门五邑目前出版的侨刊乡讯有86种,年发行量60多万册,遍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海内外乡亲的欢迎,被誉为“集体家书”、“维系海外乡亲与家乡联系…  相似文献   

20.
邓政 《海内与海外》2008,(5):51-52,55
艺术设计是“以协调人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为目的的文化活动。”(荆雷《设计概论》)中国的艺术设计经历了从工艺到设计的转化,这一转化经历了繁杂并混沌的过程,在过去的数千年间曾经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设计成就,从功能、艺术、审美等多方面体现了中国人杰出的创造力,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然而,今日之中国,城市设计的“曼哈顿”化,广告设计的“麦当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