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守道先生是书法艺术领域中执着而有成就的耕耘者,今年元旦前夕,他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了个人书法展览,他的《朱守道书法作品集》和理论著作《中国书法史话》也相继出版。这些年来,他的书法艺术创作长风万里,入选多项国家级书法展览,多次在全国书法竞赛中荣...  相似文献   

2.
2013年新春之际,我拜访了中国国画院艺术创作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五体书法研究会副会长,行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陈浩钧先生。书法界有句行话叫"字如其人"而陈老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的为人正如他的书法中显出的工稳凝重,圆润浑厚的风格。体现了苏州人勤劳、忠厚、诚笃、朴素的品质。陈老今年82岁,可看上去他精神矍铄,我脱口说:"您的身体这么好,这一定是和长期挥  相似文献   

3.
与守道兄相知已30年。早在1981年,举办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有幸与守道兄同列获奖名单,知道守道兄的名字,拜读守道兄的书艺是从那个展览开始的。  相似文献   

4.
应韩国丽水市邀请,2013年底,我赴韩国参加丽水市“海洋观光产业投资说明会”.初到韩国,街面上偶尔会看到中国汉字的身影.随行的韩方美女翻译姜览娜告诉我,韩国有许多家庭挂有中国书法,这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到了一丝亲切.在丽水市金忠锡市长热情地接见了我们.在介绍了当地旅游产业投资环境以后,吸引眼球的项目就是赠送书法了.我写的书法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巨海纳百川”,旨在反映依托丰富海洋资源的丽水市每年接纳着1000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并以此拉动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金市长看到这幅书法显得十分的兴奋,近距离地端详每一个字.尽管语言不通,但他的笑意一直写在脸上,连连说“很好”,并十分愉快地展开书法让大家拍照.  相似文献   

5.
虔心问道     
正中国书法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统一体,它以文字为载体,以线条为组合,体现出中国人对美的追求、美的理念及美的法度;它是无声的音乐,静态的舞蹈,抽象的绘画,同时也是大自然的旋律;它不断地反映和丰富着中华民族的自然观、宇宙观和人生观。法国著名画家毕加索有言:"如果我出生在中国我必须做一个书法家而不是一个画家"。足见中国书法之魅力。因此,多年以来令我一直痴迷、神往、追随和学习。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书道之途更是清寂与苦涩,学习与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书道     
日本的书道日本书法叫书道,其解释是道为理之母,理为法之母,道比法更高一个层次。日本书法也有悠悠的历史,与中国书法交流源远流长。日本早在17世纪就有刻碑,很近似汉碑,特别进入规模吸收汉文化的"奈良"时代,中国僧人鉴真东渡(754年),他带去了"二王"的...  相似文献   

7.
除去"吃了吗?"北京人见面还爱问一句:"现在混得怎么样?"我有个朋友在机关里上班,很久没见,一次路过他单位门口,便进去看他。见了面,我问他:"现在混得怎么样?"他说:"不怎么样。"我为他惋惜道:"你呀,哪儿都挺好,就是太爱说,到今天你还没混起来,吃亏就吃亏在你那张嘴上了。"他笑着说:"你真是一语中的,与贫嘴张大民他师傅教训他时说的  相似文献   

8.
公元1891年11月,圣彼得堡一位著名出版家写信询问托尔斯泰,世界上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他影响最大。托尔斯泰回信说,中国的孔子和孟子对他影响很大,而老子则是巨大。事实上,早在1884年3月27日,他在日记中便记述道:"我认为我的道德状况是因为读孔子,主要是读老子的结果。"的确,伟大的俄罗斯作家  相似文献   

9.
正"篆刻是一门没有止境的艺术",是段京良从事书法篆刻四十余年来最深的体会。作为萃文阁书法篆刻艺术的第四代传人,段京良为无数人治过印,却依然认为自己在探究艺术之路上。虽然已经退休三年,但段京良并没有因此而清闲下来",我是退而不休,搞篆刻没有八小时一说,是生活中随时随地想要做的事情。"他说":篆刻是体现中国文化的艺术。我希望可以进一步追求,多创作一些作品,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社会。"在北京琉璃厂历史悠久的萃文阁老店,段京良如是说。  相似文献   

10.
书案上摆着一册《李敏善与书法》,每每望及,作为晚辈的我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感动于敏善先生的勤勉。这些年,我们过一段时间总是要碰碰面,通通电话的,闲的时候勤些,忙的时候疏些。话题往往就谈到他的书法,他的文章,以及相关的一个什么计划。给我的感觉是,不经意间就把话题扯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在本土发生,属于原生型文化;古罗斯被多种文明所包围,其文化发生于各种相对发达文化的边际上,故而称之为边际文化.地理位置相对封闭的中国,其原生型文化与他者文化相比,常常具有较高的文化势能,逐渐形成以"我-我"对话形式为主的文化发展模式;俄罗斯地理位置开放,其文化发端起源于与他者文化的对话,并在不断的对话过程中完善自身,形成了以"我-他"对话形式为主的文化发展模式;"我-我"的对话模式伴随的是"稳定和连续",但也带来"保守和停滞";"我-他"的对话模式伴随的是"分裂和离散",但也带来"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次书法展上,一幅另辟蹊径的以汉印为表现形式的书法作品映入我的眼帘,并以此为"媒",结识了王国祥。说起仿汉印书法,他说是始于画册上急需的一枚印章。因付梓在即,他便弃刀用笔模仿了一枚,结果用电脑处理成红色后,效果还算理想。于是仿汉印书法成为他探索和实践的书体之一。他认为,以书法的形式表现汉印,不可  相似文献   

13.
民间有个说法,父母弥留之际,哪个子女守在身旁,这个子女就是父母最疼爱的人。我相信这个说法,因为父亲走的时候,是我守在他的身旁……  相似文献   

14.
正我认识金寄水先生,是由张恨水先生的公子张伍先生介绍的。金寄才先生颇为崇拜张恨水,所以爱屋及乌,对张伍先生引见的晚辈,也颇为客气。那次拜访是想求金寄老的书法。据说金寄老的书法一向不轻易送人。那次我却如愿以偿。寄老后来寄我斗方并一副对联,斗方书的是他自己所作五言诗一首:"五夜扪心问,行藏只自知。此心如皎日,天地定无私"。对联行书飘逸典雅,令人赏心悦目,我收在旧体诗词集《絮风馆诗抄》中做为纪念。金寄水先生乃清开国元勋多尔衮直系后裔十三世孙,清朝睿亲王嫡子,并承袭过爵位。他  相似文献   

15.
西谚云:一个老人是一部书。中国有句老话:家有一老,人生一宝。当我提笔要写"李滨声"三个字时,自己先忍不住乐了——他肯定先纠正我文章的题目,说:"九秩就是九十岁,我今年八十九岁。"报纸如果就这么登了,他也不在意。我介绍说,滨老是(我一直这样称呼他)我国漫画界的大师,他纠正道:"我是原北京日报美术组的编辑,画点插图。"他不说美术部,说组,因为那时候美术组还没升格为部呢。  相似文献   

16.
英国有个叫海伊的小镇。小镇在威尔士的乡村,本来没有名气,可一个名叫布斯的本地大学生60年代毕业后在这里开了家旧书店,自认能够有些作为。可旧书生意不景气,经营状况一直不好,这让他苦恼。但布斯是颇有心计的人,不甘心在小镇守着旧书店默默无闻老死一生,于是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一个"愚人节"到来之际,他突然宣布小镇要"独立"。耸人听闻的消息一出,媒体便像  相似文献   

17.
赵永金书法     
我和永金的最初交往缘于他寄来的《赵永金书法篆刻作品集》。我们多年未曾谋面,靠的是电话交流,作品交流。永金每有新作,必寄我一观。我从诸多展览和书籍中所了解的一段段印象,逐渐地累加而清晰起来。因为时空的距离,对他评价就更直接、更客观。在我看来,永金对于书法篆刻有一种宽容而闲淡的"游于艺"的心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在玩赏中取得不凡成绩,但他创作用功极勤,深感不于老实处勤奋用功,将难有所成,在勤奋中获取新的灵感,不流于虚伪浅薄。  相似文献   

18.
段京良篆刻     
几年前的一天,我的挚友萃文阁高级书法篆刻师刘铁宝先生对我说:“我有个同事段京良,人品好,刻的也不错。他在书法展上看到您的一幅行书很喜欢,跟我说了多次。”我说:“您怎么不早说呀?既然人家喜欢,日后我送他一幅。”于是我抄录了清人咏梅兰竹菊诗各一首请铁宝转交。不久刘先生送来段京良为我治的朱文印“诚隽无恙”。其点画瘦硬爽利,结构、布局匀称和谐,观之令人觉得闲静安祥,印样上的小楷“贾老师教正,段京良”更表现出非一日之功的书法功力。自此我们的往来增多,了解日渐深入。京良自幼喜欢书法篆刻,凡所喜欢的古代法书印迹,细细临摹。…  相似文献   

19.
张虎 《海内与海外》2011,(12):32-32
2011年秋末,余与沈鹏、刘艺等先生参加了由中华文学基金会在澳门举办的“同根文明——中国作家艺术家水墨丹青大展”活动。期间,余还造访了澳门书法家协会主席连家生的工作室。沈鹏先生还将他近日出版的书画论文集及书法作品集委托我带给连家生先生。  相似文献   

20.
一 1912年4月15日,载着1316名乘客和891名船员的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在首次航行中撞到了冰山.当时建造该船的安德鲁斯也在船上,他检查后,失望地告诉船长史密斯,船舱已大面积进水,不久这艘巨轮将无可挽回地沉入海底,而救生艇不够一半乘客逃生.史密斯不假思索地说:"让妇女和儿童先行!"接着他又低沉而坚定地补充道:"我跟船走."这位"固执"的老人,在死亡来临的一瞬,没有利用职权逃生,而是以自己的镇定和刚毅表达了自己的尊严.后来有人看见,直到汹涌的海水吞噬巨轮,他都一直站在船舷上.他像石头一样沉默,直至海水没过头顶.忠于职守的史密斯与泰坦尼克一样,成为人们永难挥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