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正>2017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需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尤其是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和法治化。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以及党和国家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发生一系列变化:从"和平友好"到"睦邻、富邻、安邻";从"被动"维护周边稳定到"主动"创建地区秩序规范;从"双边"到"多边"。这些变化对于创建有助于亚洲信任合作的地区社会资本具有重大意义。不过,在创建地区社会资本的过程中,中国始终面临一些不利因素的挑战,这就要求中国的周边外交不断要有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天津政协公报》2012,(1):49-50
<正>河北区政协主席崔志勇,代表河北区政协发言胡锦涛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4.
景天魁 《人民论坛》2012,(Z2):40-41
公众推举的第八难题:维稳越维越不稳,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稳定总得票率:73.56%紧迫程度3.55复杂程度3.30尖锐程度3.28关注程度3.30(最高值为5,最低值为1)入选理由:当前,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历史时期,和谐稳定也成为了一项社会根本事业。中国各级政府开始强调社会管理,并投入大量的资源,但是维稳过程中出现过分依赖暴力机器,来维持社会的"刚性"稳定的现象。这种"维稳"的手段缺少创新,不仅成本极高,  相似文献   

5.
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秩序与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是国家的基本职能,现代国家都有实现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义务。"维稳"治理模式是现代化转型期中国"稳定压倒一切"治理理念下的时代产物,它一方面有效实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社会政治稳定,但另一方面其限度和弊病也显而易见,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陷入"越维稳越不稳"的怪圈之中。寻求社会稳定治理模式的转变,已成为中国未来通往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社会稳定是与威权体制密切相联的"刚性稳定",压力维稳是这种"刚性稳定"的维持与运行机制。在实践中,压力维稳面临着利益冲突加剧、维稳政策偏差、信息技术发展、维权意识增长等多方面的挑战。当前,维稳必须要有新思维:维权是维稳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变刚性稳定为韧性稳定,变静态稳定为动态稳定,变"维稳"为"创稳"。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武鸣县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开放富裕和谐新武鸣"、"建设中国西部强县"的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五年来,武鸣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果;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升。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8.
苏枫  傅旦妮 《小康》2012,(7):76-77
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宏伟看来,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维护社会安定需要采用更高的成本社会治安:态势稳定矛盾不少《小康》:在"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中,仅有12.1%的受访者认为社会治安状况"不安全"。作为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研究者,您如何评价中国整体的社会治安状况?王宏伟:近几年,中国总体社会治安态势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治安形势越来越恶化,警察付出的努力也越来越多。这和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交织叠加有关,很多社会矛盾同时涌现,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日趋严重的就业不稳定与无保障问题。工作不稳定与无保障表现为在一个单位工作的平均年限降低、长期失业增加、工作无保障感增加和非正规就业的增加;市场化改革与企业改制重构、经济结构的"非国有化"、需求约束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合力是促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工作不稳定与无保障问题的缓和需要在社会政策设计上注意:平衡灵活性与保障之间的关系;寻求、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创造更多有保障的工作;进行公民社会建设,为工人增权。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金辉 《新东方》2004,(11):47-51
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历代王朝的更替中,农村和农民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对此无数政治家和政治学家都有清醒的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多次反复强调:"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  相似文献   

11.
社会稳定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是当代中国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中国政党制度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基本特征,以合作协商为基本愿则.既体现了民主,又实现了集中,具有强大的社会稳定功能.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稳定功能.  相似文献   

12.
刘彦昆 《小康》2011,(3):46-49
中国的确是需要稳定,否则什么事也干不成,会陷入混乱。"十二五"大幕开启,未来五年省部级官员们面临着新的考题: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3.
《同舟共进》2008,(1):10-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原来泾渭分明的工人、农民两大阶级,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分化出不同的阶层,多元化社会雏形显现。亿万农民进城成了"农民工",并被纳入"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新社会阶层崛起,"老板"、"白领"、"金领"等出现在中国人的词汇中;知识分子像"散了一地的珠子,滚落到不同的社会阶层去了"。金字塔形、M型、倒丁字形……无论中国目前是何种社会结构,都指向一个问题:社会结构失衡,而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人们逐渐形成共识:让各个阶层、群体在民主和法治的框架下平等博弈,社会才有可能达致真正的和谐。如果有人问:"你属于哪个阶层?"被问者也许会一时语塞。不过没有关系,阶层也罢,群体也罢,其实都是动态的、过渡的、可变的,种种划分也是相对的、可讨论可争议的。——题记  相似文献   

14.
法治博览     
<正>公平正义与改革发展稳定韩庆祥、张健在2014年1月6日《学习时报》撰文《公平正义与改革发展稳定》认为,公平正义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关键。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做大蛋糕而不再仅仅是做出蛋糕的阶段,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把能带来效率的"公平原则"作为发展问题的前提。理论上,需要三个宏观政策给予保证:合理的社会分配率(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监管;合适的消费率(消费总额  相似文献   

15.
稳定,顾名思义"稳固安定",泛指整个社会的全面稳定,包括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稳定、思想稳定、社会稳定和国际环境的稳定;狭义的稳定特指与公安工作有密切联系的社会稳定即社会环境的安全和社会秩序的良好。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的重要意义。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社会稳定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总揽全局,把握中心,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思维原则和基本思想。全面客观地分析现代化进程中影响稳定因素产生的原因,探寻选择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这无疑有利于广大公安干警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正>就国家而言,太平、安康、稳定、持久是理想的发展目标。就个人而言,岁月静好、心亦安然,似乎才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更高境界。但实际的情况却是:"中国人太浮躁了"。在当下中国,"浮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情绪和心理状态,更是一种社会状态、公众情绪、普遍性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是人们用以阐释社会运行逻辑的流行概念。人们对浮躁和摆脱浮躁有共识,却难逃"浮躁—焦虑"恶性循环。从个人的急躁、惶恐,到社会整体对立竿见影的过度追求、对速成快富的推崇,再到制度层面对经济效率的倾向性引导及社会整体安全感的缺乏,浮躁突破了阶层、行业的藩篱,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社会良性运行。"个体的浮躁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社会的浮  相似文献   

17.
恐怖主义的危害和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公害,然而,对恐怖主义的概念、特征等理论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形成普遍一致的看法,值得深入研究."东突"、"藏青会"等恐怖主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安全和稳定造成了重大威胁,对新疆、西藏各族群众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混乱.防范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对策主要是:发展新疆、西藏地区的经济,消除"东突"、"藏独"恐怖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重视在思想意识领域与"东突"、"藏独"等恐怖主义做斗争;制定和完善打击恐怖主义的法律法规,完善反对恐怖主义的工作机制;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完善反对恐怖主义的工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正>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都干不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并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提法寓意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9.
<正>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海南在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过程中,坚决不能搞"黄赌毒"。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努力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自  相似文献   

20.
<正>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中坚力量,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十六字总要求,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水平,成为坚定的"平安中国"的建设者。然而,在法治社会的今天,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受国际局势影响",三股势力"从未停止对我国社会稳定的搅动;另一方面,从内部环境来看,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改革发展的"阵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