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衡 《学习导报》2010,(1):36-37
90年前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有一个著名栏目,叫“湘江杂评”,现在我们直接沿用。就是想紧紧围绕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战略举措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事情展开评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我们的想法是。湘江杂评的文章既要有很高的理论修养,能说到点子上;又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说得让人爱听。究竟能做得怎样,请大家共同关注并参与。  相似文献   

2.
邓咏辉 《学习导报》2010,(11):41-41
翻开今年的《新湘评论》,发现增设了不少新栏目,如《湘江杂评》、《群众》、《橘子洲头》等。细细读来,既有好几千字一篇的佳作,又有三言两语的思想动漫,还有妙趣横生的《讽刺与幽默》,真是丰富多彩。这些新栏目个个让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3.
严正 《学习导报》2010,(19):40-40
《新湘评论》是一本有思想、有品位,值得信赖的好书。我喜欢看"湘江杂评"栏目里的文章,看后让人有大快之感。特别是《肢体导演张艺谋》一文。张艺谋曾以导演《秋菊打官司》、《红高粱》等电影走红。  相似文献   

4.
《学习导报》2010,(8):31-31
读书真快乐 我喜欢读书,这个寒假偶得几本《新湘评论》,一气看完,爱不释手。“要言要论”、“本期话题”、“湘江论坛”、“湘江杂评”等等,每个话题都是当前热点,每篇文章可读性强,每个道理通俗易懂,每个观点、让人乐于接受,也给我的教学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今年第2期中话题“GDP的是是非非”栏目,用了7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GDP,既全面又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5.
《新湘评论》2010,(8):31-31
读书真快乐 我喜欢读书,这个寒假偶得几本《新湘评论》,一气看完,爱不释手。“要言要论”、“本期话题”、“湘江论坛”、“湘江杂评”等等,每个话题都是当前热点,每篇文章可读性强,每个道理通俗易懂,每个观点、让人乐于接受,也给我的教学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今年第2期中话题“GDP的是是非非”栏目,用了7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GDP,既全面又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办得很好,从栏目设置到版式设计、文笔文风都很令人仰慕和钦佩。作为读者,我有几个期盼:一是希望继续秉承《湘江评论》的优良传统,肩负起富民强省的重任,把刊物办成了解世界的窗口。现在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有新的理念出现,只有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我们的理念,才能使我们前进的步伐永不停顿。二是希望办成岳麓书院的延伸。  相似文献   

7.
说实话,我平时不太爱看党报党刊。但《新湘评论》没有人推荐,我却非常喜欢看。是因为她把政治当作一种文化、一种智慧,让我了解了原来政治也可以表达得很精彩,很好看,感觉《湘江评论》还活着。《新湘评论》本来是一本纯政治理论的刊物,却做得颇有文化气息;她本来是一本纯党刊,  相似文献   

8.
《新湘评论》2010,(4):29-29
长沙读者曾伟城:当散发着油墨香味的首期《新湘评论》下半月版拿到手中时,我眼前一亮,感觉这份肩负着读者期待和期望的党刊,确有几分与时俱进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下半月版除保留上半月版的“卷首”、“要言要论”、“本刊特稿”、“湘江论坛”、“调查报告”、“湘江杂评”、“群众”、“放言”等栏目外将上半月版的“主题阅读”改为“本期话题”、“爱晚亭”改为“橘子洲头”,使杂志的风格显得更加大气、活泼、生动、新鲜,上下半月版相得益彰、互为映衬。  相似文献   

9.
《学习导报》2010,(4):29-29
长沙读者曾伟城:当散发着油墨香味的首期《新湘评论》下半月版拿到手中时,我眼前一亮,感觉这份肩负着读者期待和期望的党刊,确有几分与时俱进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下半月版除保留上半月版的“卷首”、“要言要论”、“本刊特稿”、“湘江论坛”、“调查报告”、“湘江杂评”、“群众”、“放言”等栏目外将上半月版的“主题阅读”改为“本期话题”、“爱晚亭”改为“橘子洲头”,使杂志的风格显得更加大气、活泼、生动、新鲜,上下半月版相得益彰、互为映衬。  相似文献   

10.
“年底就要评星了,要我们大伙儿说呀,我们的村支书能评上五颗星,得满分!”宝丰县赵庄乡袁庄村74岁的村民岳春林满意地说。原来,老人所说的评星指的是宝丰县近期推出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星级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要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4,(36):9-9
正《新湘评论》2014年第23期"为官不易"说到底是信仰的缺失《新湘评论》2014年第23期"湘江杂评"栏目《"为官不易"说到底是信仰的缺失》一文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狠抓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加大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力度。坚持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对不良作风的刚性约束。这在受到人民群众普遍欢迎的同时,也让一部分留恋"一张报纸一包烟,优哉游哉过一天"日子的党员干部感到不适应,慨叹"为官不易",这种思想值得警惕。"为官不  相似文献   

12.
蔡栋 《学习导报》2013,(10):30-30
《新湘评论》自改版来,在注重思想性的同时,一直在加强可读性上下功夫。一本杂志,一本党刊,只有贴近读者,不断推出精品,文风生动活泼,才能真正吸引人。2013年第5期,《新湘评论》在“湘江论坛”就文风、学风、会风发了3篇文章,这套组合拳打得很漂亮。  相似文献   

13.
蔡栋 《新湘评论》2010,(7):42-42
《湘江评论》、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新湘评论》和我们今天的《新湘评论》是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理论刊物。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无论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或是人们的思想、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我们在刊物的宗旨、刊发文章的内容和办刊的目的、目标等方面,当然不能照搬原来那种模式和方法。但我认为,作为党刊人我们至少在办刊理念上,  相似文献   

14.
7月历史故事     
《党课》2010,(14):108-111
《湘江评论》创刊 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毛泽东为之撰写了创刊宣言。他在宣言中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  相似文献   

15.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作为《新湘评论》的忠实读者,我衷心希望刊物能加大评论力度,突出评论特色,打造评论品牌。以评立刊,以评促刊。要围绕社会热点,体现思想深度,形成独家观点,引导社会舆论。也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评论监督.开设评论监督栏目,建立监督反馈机制。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兴传播手段,扩大刊物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在“新湘在线”网站开设网上征稿栏目、网上评刊栏目、网上理论论坛:协调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全国影响力大的主流网站来对刊物进行宣传、推荐,通过红网、  相似文献   

16.
黄中平 《学习导报》2012,(15):25-26
《新湘评论》,我几乎每期必读,受益匪浅。作为中共湖南省委主管主办的机关刊,《新湘评论》办得很好,特别是2007年更名改版后,真的是感到眼前一亮,让人爱不释手。可以说,在地方党刊中,《新湘评论》是办得最好的。它发挥了党刊优势,办出了湖南特色,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在党的理论宣传方面起着表率作用。主要特点有三:  相似文献   

17.
夏昕 《学习导报》2012,(9):55-55
党刊需要全党来办。《新湘评论》更名改版以来,遵循这一理念,通过多种渠道,让广大读者参与到办刊的过程中来,为把党刊办得更加好看献计献策。几年采,大家提了很多有见地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其中最集中的一条就是“评得不够,论得不深”。评论是一家刊物综合实力的的标志。编辑们也深深感到了这方面的欠缺和不足,为此下了不少工夫,当然做得还很不够。要真正高扬起党刊评论的旗帜,履行使命,铁肩担任,是没有止境的事情。本期刊登编辑夏昕在评刊时的一个发言,算是就这个问题和大家的一个交流.  相似文献   

18.
郝安 《新湘评论》2009,(10):39-40
《新湘评论》这本党刊的历史,可以追寻到90年前,并与伟人毛泽东紧紧联系在一起。 1 由此上溯90年,即1919年,毛泽东在长沙创办了一个非常出色的刊物,叫《湘江评论》。  相似文献   

19.
1956年9月间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说:“至于陈云同志,他也无非是说不行、不顺。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我过去还有些不了解他,进北京以后这几年,我跟他共事,我更加了解他了。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所以,我看陈云同志行。至于顺不顺,你们大家评论,他是工人阶级出身。不是说我们中央委员会里工人阶级成分少吗?我看不少,我们主席、副主席5个人里就有一个”。本文拟对毛泽东与陈云的友谊与交往作些探讨,不足之处,欢迎指正。稳定物价的斗…  相似文献   

20.
成一 《党史文苑》2007,(12):18-20
l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在《评战犯求和》的题解中说:“这是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揭露国民党利用和平谈判来保存反革命实力的一系列评论的第一篇。其他的评论是:《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和平”》、《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个答案》、《南京政府向何处?》等。”这个“等”字就是至今还鲜为人知的被称为新闻名篇的《蒋介石李宗仁优劣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