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俄国东正教传教团是1917年前中俄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尽管传教团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但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两国文化交往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俄国东正教来华传教使团虽然在传教事业上表现平平,但是其中许多成员在汉学研究领域却取得相当大的成就,并且在研究工具、方法、对象、内容、立场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立而典型的民族特色。由此,不仅为俄国汉学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3.
在俄国现代化过程中也出现过新教运动。大约从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期起,由信奉新教的德国移民把新教传播到俄国南部。1861年废除农奴制以后新教运动得到快速发展,并开始从社会底层向社会上层扩展。这使得沙皇政权和东正教会大为恐慌,因为它与东正教旧礼派一样对沙皇政权和东正教会的统治造成了威胁。对于沙皇政权来讲,精神的力量是其政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沙皇政权利用东正教会加强对整个国家的控制。在亚历山大二世执政时期,沙皇政权开始对新教徒采取镇压政策。到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在东正教会与沙皇政权的联合绞杀下,俄国的新教运动失败。这使得新教运动在俄国社会锻造一个像西欧一样的中产阶级的努力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4.
雷丽平 《东北亚论坛》2006,15(1):104-108
俄罗斯农民的东正教,大量渗透了农民自己传统信仰的成分,有些是打着信仰东正教的名义,行的是多神教或传统信仰的诸多内容。俄罗斯农民作为一个缺少文化的下层群体,在东正教信仰上,特别迷信于俄国东正教特有的圣像崇拜,专心于神秘主义。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能透视出被俄国农民改造了的拜占庭东正教文化—俄罗斯东正教文化的保守落后的实质;也能透视出俄国农民在俄国历史发展中起到的阻碍进步或阻碍改革的历史作用;更重要的是,能透视出俄国,这个革命前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因文化的落后而频频引发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俄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因素。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上半叶,日益“密切”的中俄外交关系、兴盛的中俄贸易使得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及本土时断时续的中国学教学活动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从而催生了俄国大学中国学教育基地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并存的国家,居民主要信奉东正教、伊斯兰教等。俄罗斯主体民族俄罗斯族主要信奉东正教,而俄北高加索地区各民族的主要宗教则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俄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既有在沙俄和苏联时期被打压、同化的低潮期,也有在当代俄罗斯迅速发展的壮大期。目前,俄罗斯穆斯林人口在快速增长,伊斯兰教已成为俄第二大宗教,是影响俄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早期哈尔滨的外来宗教现象,不仅在中国宗教史甚至世界宗教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东正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社会动荡、俄国人为主体的宗教、时间短暂、中国本土宗教等因素,使得东正教在宗教思想观念上对哈尔滨影响不大。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哈尔滨的城市设计理念、建筑艺术风格、刺激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冰雪文化等方面。东正教对形成哈尔滨东西兼容的国际性、多元性城市文化品格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宗教问题的日益突出和我国俄罗斯学界研究视野的拓宽,原来在我国曾是一片学术荒漠的俄罗斯东正教问题研究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并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除了翻译引介尼科利的《俄国教会史》和布尔加科夫的《东正教》等著作外,中国学者本身对东正教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乐峰先生所著《东正教史》不仅介绍了东正……  相似文献   

9.
当代俄罗斯东正教会积极关注青年的精神状况和道德素养.为了更好地管理教会青年工作,号召青年参与教会服务,莫斯科牧首区建立起相应的教会青年管理机构,成立全俄东正教青年运动组织,同时还制定了规范青年运动服务工作的官方管理条例,明确了四级协调组织结构及其具体工作职责.目前,俄罗斯东正教青年运动服务工作涉及传教、社会援助、东正教...  相似文献   

10.
阿尔巴津人先是入侵中国领土的侵略者,后来变成了中国人。因为他们的存在,中俄签订了第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确立了正式的交往关系;也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俄国东正教传入了中国,并引来了俄国宗教传道团驻华240年。阿尔巴津人在中俄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具有兼容性,官方宗教政策也呈现出以兼容为主排他为辅的特征,这造就了中国民众宗教思想的实用功利性;而俄国民间宗教信仰则具有排他性,官方宗教政策也呈现出以排他为主兼容为辅的特征,这培养了俄国民众宗教信仰的纯粹性。中俄宗教的兼容性和排他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实用功利性和信仰纯粹性,成为两国文化根深蒂固的特质,深刻地影响着中俄两国的重大事件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化理论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司法改革促进法治是当今拉美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法治与政治的关系方面,法治为政治的有序运转提供保障,拉美国家正在通过司法改革推进政治的现代化和民主化。法治与政治互动反映出各国政治发展不同阶段的两种情况:司法政治化和政治司法化。在暴力和独裁逐渐远离政治的现代化进程中,法治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法治与政治的良性互动有利于现代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其继承国,经历了十多年的政治动荡和经济下滑。普京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内政外交新政策,使俄罗斯逐步走向复兴。普京政府在吸取历史和现实教训的基础上,以复兴大国地位为指向,开展务实外交。一方面,它仍视中亚地区为俄传统的势力范围,坚决反对美国的渗透;另一方面,它正视美国介入的现实,采取更灵活的手段争取中亚国家。俄在坚持优先发展与独联体国家间关系的同时,开始对独联体国家区别对待。中亚地区是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但鉴于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传统优势,美国政府没有采取冒进的政策,而是稳扎稳打,由点及面地向中亚全面渗透。俄美两国在中亚的战略是相冲突的,这将使两国在中亚展开全面的争夺。  相似文献   

14.
《圣武天皇宸翰杂集》(简称《杂集》)证明奈良时代已有六朝与唐代愿文传到日本,《杂集》中保存了我国散佚的重要愿文资料。奈良时代金石文与写经题记中的愿文、功德愿文的存在,说明随着佛教的渗透,作为佛教文学的愿文已引起密切关注。《万叶集》中山上忆良等歌人还曾借鉴愿文从事汉诗汉文以及和歌的创作。  相似文献   

15.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e world has undergone extensive, complex and profound changes. The features of such changes are multi -polar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These three features are interconnected and closely linked. They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promote each other. Muhipolar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are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are therefore fluid and constantly changing. Generally spe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situation is in favour of world peace and stability. But in the process of multi-polar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various unprecedentedly complicated contradictions and new problems crop up, so we still need to jointly and appropriately handle the situation.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主导的、已有120年历史的泛美联盟组织,由于其内存逻辑的矛盾而造成的美洲国际秩序民主化功能的缺失,未能为拉美国家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导致泛美联盟危机屡屡出现。2010年2月,墨西哥坎昆团结峰会决定组建无美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以推进拉美地区一体化,进而加速拉美国家现代化,这是一种明智的战略性选择。本文从拉美历史嬗变的视角,阐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现代化不完全是单纯的国家工程,它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条件,要求与改革旧的游戏规则、推进国际秩序民主化相衔接。尽管这一过程可能十分复杂、曲折,但这一历史趋势不可避免,其前景是看好的。  相似文献   

17.
18.
庄晓惠 《东北亚论坛》2011,20(2):98-110
俄罗斯由转型而引发的贫富差距问题,对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道德规范下降,公民淡漠政治,公信力大大降低等。现如今,俄罗斯的贫富差距并没有消除,但整个社会形势却不断好转,人民的乐观情绪不断增长,国家也在稳定中不断走向复兴。从这些现实状况来看,俄罗斯社会似乎摆脱了贫富分化的纠结,已然超越到了另一个发展阶段。俄罗斯转型期的公共政策、阶层分化模式、阶层状况等一些措施与现实,不失为解释这两种情势变换更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亚,作为中国的西部近邻,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自然资源,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冷战后,中亚各国历经社会转型,在取得进展之余,地区不稳定因素也频繁出现.未来中亚地区的发展依旧扑朔迷离.作为中亚地区的战略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在促进成员国互信、建立安全机制、加强经济人文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成果显著.在未来的发展中,上海合作组织将继续坚持安全、务实的两大合作方针,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以应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论全球化时代价值冲突的形式及意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化时代的价值冲突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与价值冲突作出一种理性的分析,概括其在当代的表现形式与特殊蕴涵,以有助于探寻未来社会统合价值冲突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