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刑事人身检查是法治社会中极少的可能会对被检查人身体造成损害的合法的基本权利干预处分手段。基于对人权保障的要求,世界各国及地区均对人身检查做出了相关的规定。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三国的刑事人身检查制度和立法经验,再结合我国刑事人身检查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的缺失与不足,提出完善我国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曹海雷 《求索》2011,(4):137-139
保障人权是现代法律制度的基本要义。由于观念的误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保障人权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制度缺陷。本文探究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缺陷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阶段刑事侦查程序存在一系列的缺陷,既不符合刑事诉讼理念和目的,又与审判构造和诸多诉讼原则相冲突.在刑事侦查程序中引入中立司法审查制度和加强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是改造我国刑事侦查程序之良策.  相似文献   

4.
程序性辩护是一种"程序合法意义上的辩护",旨在通过申请法庭对程序违法行为进行司法审查,要求法庭排除非法证据或者宣告某一诉讼行为无效。作为诉权行使的重要方式,程序性辩护的提出意味着一种独立的程序性裁判的启动。我国目前仍未建立专门的司法审查制度,使得程序性辩护难以对法院的裁决产生有效的约束力。2012年《刑事诉讼法》虽然确立了程序性辩护的制度框架,但由于立法过于原则化、具体措施不够清晰,辩护功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从增强诉讼地位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寻求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完善了刑事诉讼制度,促进了刑事诉讼制度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发展。再修改的重要内容就是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规定,不仅原文纳入,还贯彻到具体的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律条文中。从人权保障的标准看,这种变化对公安刑事执法活动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和谐语境下我国刑事侦查程序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玲 《理论月刊》2010,(3):110-112
刑事侦查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基础,其合理建构对于整个刑事诉讼程序功能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刑事侦查程序的缺陷主要有侦查机关权力过大,司法性的缺失,犯罪嫌疑人的诉讼地位不高等。从保障人权的角度出发,基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目的,完善刑事侦查程序。  相似文献   

7.
刑事司法在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两项主要功能时要找准惩罚与保障的平衡点并保持较小振幅;在实体人权保障要求与程序人权保障要求发生冲突时,应首先满足程序人权保障要求,同时争取达到或接近二者动态、相对同等实现的目标。完善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机制,应当树立平衡观,坚持从公平正义、宽严相济、惩保并重、合理适度、刑事和解、协调有序等方面构建刑事司法和谐。  相似文献   

8.
2018年《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该制度的正当性基础在于有效惩罚犯罪的需要、对被告人程序选择权的尊重和在场权替代机制的有效性。然而,该制度对刑事诉讼法理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主要表现为冲击控辩审三方的诉讼构造,不利于人权保障价值的实现,允许被告人行使异议权启动重新审理程序将损害生效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等。为了使缺席审判制度与诉讼法理相契合,应当严格限制其适用范围,以被告人实际知悉为标准确定送达方式,增强缺席审判的辩护实效,限制被告人异议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9.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规范了强制措施的适用,加强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其中,对逮捕的必要性进行了细化,同时增加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讯问犯罪嫌疑人和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程序。但是,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审前羁押制度的规定还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
王青 《公安研究》2014,(12):24-31
拘留审查是我国公安机关对有违法嫌疑的外国人适用的一项法律制度。该制度的设立具有合法性,但《出境入境管理法》对拘留审查措施的规定不免有粗陋之处,如名称不严谨,缺乏科学的概念界定;功能定位不清晰,缺乏待遣羁押措施规定;适用对象设定不科学,缺乏符合实际的系统规定;期限规定不合理,与其他措施缺乏协调性;救济途径单一,难以维护外国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对拘留审查制度进行反思,重新构建我国的拘禁调查制度。  相似文献   

11.
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大师及精英民主理论和多元民主理论家们通过对古典民主理论的反思认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理论只解决了由"谁"行使权力而没有解决行使权力的制约问题,民主要有效运行必须内在包含着权力制约的理论,而对权力的制约不仅仅是以权力制约权力,更重要的是对权力资源转化为法律层面的各种权利规定,以划定民主政府权力运行的边界,以权利制约权力.通过法律授权给各种社团组织,使其成为社会制衡力量,以社会制约权力,否则,民主要么是有名无实,要么就蜕变为自己的对立面——专制,这些观点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由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保障人权是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最高价值目标.其中规定的对审前羁押的限制措施即为了使该项权利能得实现的保障之一。致力于该目标的实现,各国在其刑事诉讼中妁作出了与之相符的合理设置。针对目前我国存在于刑事司法领域的超期羁押及刑讯逼供等顽症、设计出合理可行的羁押替代性措施。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保释制度,作为一项完备的制度对于限制审前羁押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和优越性.认真研究好这一项制度并因地制宜地借鉴适用,将有助于我国在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背景下解决好以上难题。  相似文献   

13.
就刑事调解制度的现实基础而言,既有现行刑事司法模式所带来的困惑,也有刑事政策变革之要求;既有域外的刑事司法改革经验,也有各刑事诉讼主体的利益诉求。治理、善治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传统“无讼”文化、被害人学说等为刑事调解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刑事调解制度作为一种新兴的刑事司法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主要解决被害方民事赔偿问题而缺失社会关系的修复;对刑事法原则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容易造成不平等和歧视待遇;会带来在预防犯罪的同时降低了刑罚威慑力、促使犯罪的形成的双重社会效果等方面,必须对其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刑事反诉制度在大陆法系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刑事诉讼法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规定,尤以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规定最为明确具体。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刑事反诉制度,但利用率极低,应立法明确刑事反诉,并对刑事反诉的条件作出严格限定,同时明确刑事反诉的相关程序。  相似文献   

15.
黄健 《思想战线》2002,28(1):46-49
基于中西文化和审美理想的内在差异 ,中国美学的“内省”意识 ,导致中国美学实践中 ,不论是对外部世界的再现与反映 ,还是对内心世界的表现与抒发 ,都要求通过内心体验和感悟的方式 ,来传达对世界、人生、社会的真实感受和认识理解。而西方美学的“忏悔”意识 ,则注重通过以写实、反映、再现、模拟的方式 ,来对外部世界作出反应 ;面对主客体的分裂 ,“忏悔”审美意识提倡在灵魂的撞击震荡中寻求心灵的净化与超越 ,最终获得精神升华与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6.
职业院校为改革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和评价模式,推出了1+X证书制度。选取罪犯心量测量与矫正技术专业,研究1+X证书制度下的教学模式,对1+X证书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因传统课程体系不合理而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依据《社会心理服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设计“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并对如何重构课程体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张巾  关鹏 《警察技术》2002,(3):35-37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导致犯罪数量递增,社会治安恶化,犯罪手法亦诡计离奇不断翻新。同时公安机关目前缺乏刑技、刑侦专家人员的局面很严峻。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够解决刑事领域问题的专家系统。本文就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了专家系统在刑事领域中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网络背景下侮辱罪相较于传统的现实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主体、实行行为以及定量标准三个方面,这些变化考验着刑法的应对。对此,在侮辱罪的认定上,主体方面需要合理规制公众人物以及积极参与网络侮辱行为的网民两类特殊主体,实行行为方面需要以行为的公然作为侮辱罪公然要件的标准,将传播行为定性为侮辱罪的实行行为,并通过比较初始侮辱行为与介入侮辱行为的危险性以合理判断侮辱行为与侮辱结果间的因果关系,同时在侮辱罪的定量标准上,应建立起多元的衡量标准,以全面判断侮辱行为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以确保教育改造工作取得实效。罪犯是心理问题高发的人群之一,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是新形势下深化教育改造工作的又一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人身权利的刑法保护既是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基本蕴涵,又是和谐社会民主法治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当前人身权利的刑法保护仍存在主体不平等、权利范围及保障手段不全面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人权保障总体水平的发展。针对此问题,为完善和发展和谐社会下人身权利的刑法保护,我们应注重实现人身权利刑法保护的全面化、平等化与特殊化,使我国人身权利的刑法保护水平与国际社会相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