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朱元访谈○本刊记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是我国金融领域的一支新军,是专门为农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办好这家银行,对于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农业、发展农业和保护农业,都具...  相似文献   

2.
在南美洲大地上,阿根廷的农业曾是成功典范——拥有富饶多产的农业生产体系,不仅能实现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大量的剩余。20世纪90年代中期,掉进美元外债圈套的阿根廷梅内姆政府声称,把粮食生产转变为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对于偿还外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杨学军 《共产党人》2004,(17):46-46
金秋时节.漫步塞上古城——灵武,尽收眼底的是千层稻菽、饱满的玉米和飘香的瓜果。在这块人杰地灵、久有美名的宝地上.在成千上万的农民的笑脸上,无不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是多少代农业科技人员为之不懈耕耘的结果,是多少农业科技人员心血和汗水的写照。灵武市农业局副局长、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39岁的青年高级农艺师杨国龙便是这众多新一代农业科技人员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4.
声音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努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河南调研农业农村工作时强调。  相似文献   

5.
人事人才工作如何为西部大开发当好开路先锋Z从今年开始,四川省人事部门大力组织实施“五个结合”计划。 ——结合四川基础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壮大和升级,以及四川长江上游地区的产业调整,推动人才重组、积聚与升级,实施相应产业人才结构的调整。 ——结合四川应用型科研事业单位转体改革和部属院校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教育人才、智力与企业的结合,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化发展,推动人才、智力下乡,壮大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开发乡土人才,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 ——结合机构改…  相似文献   

6.
新政点击     
《当代党员》2014,(3):17-17
1 中央“一号文件”为农民撑腰 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长宁蜀南竹海东面的山脚下,有一个风景如画的村庄——大林村,村里有一个合作社——长宁县大林农林产品经销专业合作社,以农业技术服务、土地托管而名声远扬。  相似文献   

8.
《先锋队》1998,(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研究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会考虑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十二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  相似文献   

9.
王宇 《新长征》2008,(3):28-2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梨树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的精神,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对外开放良好环境,与四平红嘴集团总公司合作,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四平红嘴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为载体,开始了建设吉林省梨树红嘴畜产品加工园项目。经过半年多的建设,大部分项目现已竣工投产。  相似文献   

10.
加入世贸后,我国农业领域受影响最大、承担责任最重的既不是农民,也不是涉农企业,而是政府——政府对农业的管理体制和政策选择。政府能否及时地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并对体制进行创新,决定了中国农业的未来走向。现仅就入世后我国农业管理体制问题进行讨论,概括起来说,就是需要五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8,(1)
正1系统总结: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巨龙腾飞创辉煌——德惠市发展龙型经济纪实本刊记者李文当历史的脚步迈入20世纪90年代时,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德惠市,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令人惊喜的经济发展模式——龙型经济。这个经济模式一经产生,便显现出其巨大的生命力和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他们,是由农民转型为工人的“村里人”的缩影。这些一度因失地而失业的农业,面临自出生后的第二次身份选择——丢掉“农民”的帽子,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乐都县这片2821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全省的主要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经过多年的打造,发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变化。一位心系青海农业、利谋河湟菜农、为广大菜农提供技术服务的农业女科技工作者——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张淑贞为这个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93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市场机制的强有力驱动,在前两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我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一、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预计全年可达114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农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在探索农业发展新途径的过程中,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应运而生。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它不仅为农业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新路,也是实现农村经济第二次飞跃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国家将采取如下主要措施: ——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和棉花定购价,支持农用工业发展,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管理; ——增加中央和地方对农业的投入,鼓励并引导集体和农民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和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8.
如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我认为要把握住如下几点。前提——适度发展规模经营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在横向上实行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约经营,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区域化生产,社会化支撑,进而推动农业增长方式向内涵型、质量型、效益型转化。土地是农业的主要生产资料,在实现生产要素集约经营的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只有具备这个前提条件,其它生产要素的集约化才有载体,才能建立弹性的农业结构,实行区域种植与养殖,培育发展区域优势产品,拉长优势产业,促进资…  相似文献   

19.
新的伟大工程——我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巡礼□姜西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业兴,国家兴;农民富,天下富;农村安,社稷安。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省,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和全面进步是关系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回眸篇1994年11月,党中央下发了加强农村...  相似文献   

20.
易门县浦贝乡草箐村是一个彝族村,气候冷凉,坡地多,农业基础条件较差。过去,村组干部年纪大、文化低、家里穷,缺乏致富本领,被群众戏称为“三骂”干部——上级骂、群众骂、老婆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