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结果。而其中一个伟大人物的光辉思想、品格和业绩,却永远铭刻在中国亿万人民的心中,为中国革命历史树起了一座丰碑——这就是周恩来。周恩来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对我国统一战线事业的卓越领导,  相似文献   

2.
民族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关键。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成为指导现代中国民族独立和解放,各民族共同进步、平等互助的思想指南。  相似文献   

3.
198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该文开宗明义,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项基本政治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长期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首先,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残酷压迫剥削中国人民。中华…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88年的历史征途中,实现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起到了开拓性、奠基性的伟大作用。其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其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艰辛探索的积极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历史借鉴;其创立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石和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思想,来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来源于领导工作的伟大实践,又用于指导革命与建设及有关的领导工作。所以,邓小平的思想就比较集中地体现为领导思想。而邓小平的决策思想,在其整个领导思想体系中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发生的一系列巨大变化,都是邓小平决策思想正确实施的结果。因此,从领导科学角度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应当着重领会决策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和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历史过程中产生的两代伟人。这两代伟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时代,在思想理论上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两位伟人的历史地位和思想理论上的联系已成为党史、中国现代史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学习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这一学习研究对于深刻地把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十分重要的。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两代伟大人物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领导新民卞大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建…  相似文献   

7.
德育视角下的中国红色文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红色文化热"的兴起,德育视角下的中国红色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8.
鲁甜 《人民论坛》2012,(36):240-24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运动的反映和经验概括;要运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主题、本质、政治动力、基本方法五个方面,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传承》2000,(2)
广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经区党委领导同意 ,于1993年12月11日正式成立。成立时得到了区党委、区人民政府领导和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领导的大力支持 ,并出席了成立大会。为了适应中国西部大开发 ,1996年4月1日成立广西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鉴于广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和广西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两会”)的工作性质基本一致 ,“两会”合署办公 ,对外两个社团牌子一套人马。几年来 ,“两会”在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和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的指导下 ,在区党委、区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区民政厅、财政厅、党史研究室、…  相似文献   

10.
讷莉 《前沿》2007,(5):10-12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总是站在全局、大局、宏观和整体的角度,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的问题,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在现阶段,邓小平关于全局思想的指导意义有:领导者要学会从全局观察问题,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这对于提高领导能力做好领导工作有很强的针对性;领导者要坚持全面系统地看问题,解决问题,力戒片面性和孤立性;领导者在坚持全局性战略思维的前提下要积极发挥主动性,创新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论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领导的真实实现程度与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呈正相关关系。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 80年历程中 ,在采用一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实现其自身领导作用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深刻教训。改革开放以来 ,党高度重视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实现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科学化、规范化 ,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一、在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目标下,把农业、农村、农民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把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搞对头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的根本问题。这是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经验结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政党无论是领导革命还是领导建设,都必须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提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领导我们党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重申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我们党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事实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邓小平理论的粮田。一、邓小平区贸瓦立起乌克思主义的间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经,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羹定…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我们党向建设现代化政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建设现代化政党是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对党提出的必然要求近百年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不可能取得胜利;同样,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天方夜谭。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都是由政党(通过政党)来领导的,中国也不例外,也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来领导、组织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从…  相似文献   

15.
略论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辉  聂家华  苏百义 《前沿》2004,1(4):14-16
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历史责任 ,就必须不断同自身的消极腐败现象进行斗争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 ,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婧翱  张颖颖 《传承》2014,(6):32-33
毛泽东领导思想是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丰富并不断发展的。如今,毛泽东领导思想的内涵仍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且重要的理论价值。在新时代的今天,更不能忽视毛泽东的领导思想对各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甜慧 《长白学刊》2012,(2):142-14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工农群众在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在广大区域,建立了革命根据地。革命文化理论指导着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促使我们反思和探究如何使文化建设真正成为中国社会全体公民的福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和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两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始终注重中国社会保障问题 ,他们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以及相关的一系列论述 ,确立了社会保障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本目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保障的思想 ,对当代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以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工农群众在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在广大区域,建立了革命根据地。革命文化理论指导着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促使我们反思和探究如何使文化建设真正成为中国社会全体公民的福祉。  相似文献   

20.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任弼时加强党的领导思想萌芽于大革命失败后对先锋主义倾向的批判斗争,在土地革命时期推动支部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于对军队政治工作的强化,及至延安时期成熟巩固。任弼时强调,中国的革命事业必须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把优化党的组织领导作为关键,在改善党的领导方法、领导作风过程中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就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人民和时代的要求。因此,重温任弼时加强党的领导思想,对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