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RHYS JENKINS 《Bulletin of Latin American research》1997,16(3):307-325
Abstract— Bolivia adopted a drastic trade liberalisation in 1985 as part of its neo- liberal New Economic Polic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arguments which underlie such a policy and the main neo-structuralist criticisms. It then looks at the effects of liberalisation on resource allocation,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export performance. It concludes that the results have been disappointing which gives rise to some scepticism concerning the advantages of a wholesale policy of trade liberalisation in a low income country such as Bolivia. 相似文献
3.
1860年以后,清政府对东南亚华侨开始实施全面的保护政策,并采取了在华侨居住国设立使领馆、与有关国家签订双边条约及规定等措施。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这种政策,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这种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东南亚华侨的利益,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冷战的特点是美国着力组建旨在遏制中国的军事同盟体系,而中国通过落实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政策力图突破美国的封锁。亚非会议成为中美两国冷战角力的焦点。美国对亚非会议的政策有两个基本点:第一,美国不公开反对召开亚非会议,但鼓励所谓“温和国家”与会,以间接发挥美国对会议的影响力;第二,全力阻止会议发起国做出邀请中国与会的决定。在行动没有奏效的情况下,转而要求自己的盟国代表“自由世界”发言,尽可能限制中国代表团在会上的影响。会议开幕后,美国没有对周恩来提出的缓和台湾地区紧张局势的声明给予积极回应。会议结束后,美国逐渐认识到周恩来的外交活动在会议上取得了成功,但仍然未能促使它改变遏制、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美国东南亚安全政策的制定与确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美国在东南亚的根本利益和战略需求是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依据,中国因素和东盟因素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三者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伊斯兰金融系统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马来西亚已建立起完整的伊斯兰金融体系,它与传统的金融系统一起被称为"双系统".马来西亚广义的伊斯兰金融系统包括伊斯兰银行市场、伊斯兰保险市场和伊斯兰资本市场,系统性和完整性是其重要特点.马来西亚持续发展伊斯兰金融体系的努力,使得其成为伊斯兰金融发展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7.
从《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看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4年以美国为首签署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正式把南中国海纳入美国的防御圈内;此前,南中国海位于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防线之外.之后,该条约多次被试图援引,用以对付所谓的"共产主义",实指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活动.纵观20世纪50、60年代,在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下,美国不仅试图否认中国对南中国海岛礁的主权,还坚决反对中国在南中国海采取任何行动,但放任台湾当局、菲律宾和南越等冷战盟友在南中国海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Gaston J. Sigur 《East Asia》1991,10(2):53-65
The author persuasively argues that U.S. polic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has been and must continue to be based upon four fundamental principles: 1) genuine respect for the interests and prerogatives of the peoples of the region; 2) suppor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and processes in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3) the expansion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with basic reliance on the market forces of competition and free enterprise; and 4) recognition that peace and stability are best facilitated by addressing specific sources of regional tension. 相似文献
9.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揭示了单一“东亚模式”与多样性“东亚模式”论争的实质 ,比较研究了东亚四类经济发展模式的共性与特性 ,以及政府在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二战以来,为了实现自己在东南亚地区的外交、安全与经济等多重目标,美国政府将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美国政府在这方面最早的实践之一就是在1954年成立的、以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的集体安全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中所进行的相关经济活动。由于主要服从美国自身在这一区域的外交和安全目的,美国的相关政策招致相关盟国的批评。不过,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对东南亚条约组织的经济政策的诸多特点一直延续了下来,甚至在今天也仍可见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东南亚国家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要小得多,经济复苏的步伐也快一些.东南亚地区的"人民力量"运动此起彼伏,在一些国家,街头政治成为常态,这种状态不利于国家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实际是民主的反动.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政府加强了在东南亚的存在与影响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东盟关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东南亚经济复苏步伐快于全球,政治稳定,经济与政治方面的调整改革取得了许多进展。泰国与柬埔寨的边界又起争端,东盟的团结与能力面临新的考验,但不会影响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奥巴马政府调整美国的东南亚政策,加强美国在东南亚的存在与影响力,围绕中美两个大国与东盟关系的演变,该地区国际关系格局出现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地区形势:2007年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7年的东南亚地区形势,可以用如下三句话概括:经济差强人意,政治走向稳定,内外关系基本和谐.经济方面,东南亚10国已经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在印度和中国经济高速列车的带动下,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政治方面,东南亚各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两代人之间权力的过渡,新一代领导人正在成长,今后,将由这些新一代的领导人为东南亚掌舵;地区国际关系方面,东盟比较好地处理与协调内外关系,东盟的内部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在对外关系方面,东盟继续在各个大国之间寻求一种权力的平衡,继续谋求巩固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Jaewoo Choo 《East Asia》2006,23(3):91-106
It is a truism that Northeast Asian states could benefit very much if they were to cooperate in the energy security realm. However, to many, especially economists, their behaviour to this common sense solution has been bewildering: there has been simply no progress towards this end and it still remains a puzzle, even to many energy specialist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swer a simple question: Why do the Northeast Asian states, namely China, Japan, Korea, and Russia, not cooperate? For its analysis, the author of the article relies on content analysis of recently released official governmental long-term energy policy and strategy documents of these states, and notes that cooperation for energy security reasons at the regional level is conspicuously absent, which possibly implies a lack of desire and willingness to do so amongst themselves. The article, however, deliberately omits from its study Korea, simply because no such long-term energy policy exists today. It attributes the major cause to the strong propensity by energy specialists to interchangeably use the concepts of ‘energy cooperation’ and ‘energy security’ in their analysis.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宣告两岸经济关系进入制度性一体化阶段.中国台湾由此获得参与东亚制度性一体化进程的现实途径,东亚制度性一体化遂成为影响两岸关系的一个新因素.文章通过对两岸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情况,以及东亚制度性一体化中两岸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的阐述,探讨了东亚制度性一体化视角下两岸关系发展问题.本文认为:两岸在东亚制度性一体化中的地位悬殊,中国大陆居于中心,而中国台湾处于边缘,东亚制度性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将增强中国大陆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主动性,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因素;中、美在东亚的博弈是影响东亚制度性一体化中两岸关系的深层原因;未来以两岸制度性一体化为中介,两岸经济一体化、东亚经济一体化和两岸关系发展三者之间将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民族主义视角中的南亚国际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国内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民族主义来分析冷战后南亚地区国家之间及其与区外大国的关系.南亚民族问题大致表现为宗教冲突、分裂叛乱、地方与中央的分庭抗礼、国家意识的刻意强调,其主要根源在于经济落后、社会不公和国家关系的不平等.民族问题往往成为南亚国家关系对立的导火索,而对立引发的地区紧张又进一步导致经济环境的恶化和社会绝望. 相似文献
17.
论东南亚古代铜鼓文化及其在东南亚文化发展史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铜鼓是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广大地区的一种代表性文物 ,它广泛渗入东南亚史前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铜鼓文化。古代铜鼓文化是东南亚史前时期文化的集大成者 ,在东南亚文化发展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东南亚本土文化和固有文化的代表 ,而且还是东南亚吸收和融合其他外来文化的基础 ,至今在东南亚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地区仍可见其踪迹。 相似文献
18.
We examine the conditions leading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 to adopt consensus in their internal decision making. To do so, we look at organizations of the Swiss global justice movement, which puts the search for consensus at center stage. Our findings show that the ways in which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 take decisions and their vision of democracy more generally are not simply a matter of free choice by their leaders and members, but depend on certain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s a small organizational size, which is a crucial condition for the adoption of consensus in internal decision making. This condition combines with another one pertaining to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contention represented by the social movement family to explain consensus. In addition, our findings show that small, 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s following inclusive participatory practices are also more likely to adopt consensus when they make decisions. 相似文献
19.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元危机是对欧洲区域经济与货币一体化的一次重大考验,深刻反映了欧洲经货联盟成立以来所出现的两大问题:成员国之间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以及联盟合作机制的缺陷。欧元危机给东亚区域货币与金融合作的启示是,在以欧盟货币合作为样板的同时,应着重加强区域内信息共享与政策合作,以清迈倡议(CMI)和清迈倡议多边机制(CMIM)为基础加快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建设,完善区域监管体系;同时加强区域内各国汇率合作和资本账户自由化,稳步推进区域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逐步缩小各国之间汇率波动的幅度,以此推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中央再集权政策的源头、基本观念和利益是什么?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了它的进程和结果?中央再集权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前景如何?本文旨在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本文首先纵览俄罗斯1990-2000年变革背景下的地区化趋势;接着考察2000年以来中央再集权进程中各政治力量的理念和利益所在,及其对俄罗斯联邦改革政策的影响,该政策可以称之为"新中央集权"(区别于苏联时期的"旧"中央集权).接下来分析"新中央集权"政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俄罗斯国家改革进程的影响.在总结部分,就中央再集权对俄罗斯政治制度的意义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