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任何一个“公仆”,在蜕化变质前,都会有一系列“客观”反映,这也是大大小小腐败分子的基本特征。看一个“公仆”是不是变质了、腐败了,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去检查对照,综合识别。 ①整天喝得晕乎乎的。有时一天两喝,甚至三喝,吃了这场赶那场,喝了东家喝西家。管它公宴与私宴,天天吃请不在乎。反正又不要自己掏腰包,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有句诗曰“革命小酒天天醉,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一位叫刘宇秀的公安派出所女副所长,少时困顿,在别人的帮助下读完大学。工作后立志助学,以微薄收入救助四个贫困孩子,一个孩子考上大学,她被学费难住了,只好借了4000元钱。这件事对刘宇秀冲击很大,于是她便利用手中权力索贿助学,最终被送进监狱。虽然她被称为“黑心所长”,虽然很多人“谈刘色变”,但在那几个穷孩子眼里,她是“刘妈妈”,是“最值得敬佩的好人”。这是一个典型的对腐败分子的道德评价问题。在不少人眼里,对外地的腐败分子恨之入骨,而对身边的腐败分子有时却非常佩服,一旦他们东窗事发,又对他们抱以同情。总之,一个贪官…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曾刊载过一篇题为《酒桌掀翻之后》的文章,说是某县有个普通的青年炊事员名叫高树欣,因看不惯“公仆”们用公款大肆吃喝的丑相,毅然掀翻酒桌,给“公仆”们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堪。高树欣之举着实令“公仆”们一度收敛了好吃的嘴,让对公款吃喝深恶痛绝的百姓们高兴了好一阵子。 可是,事隔几年,用公款大吃大喝又歪风乍起。浏览报纸,不时有挥霍公款的报道;隔三差五还有喝出人命的噩耗传来,由此看来,尽管中央和各级党委三令五申禁止公款吃喝,但某些胆大妄为的“公仆”不仅置之不理。还开动脑筋,探索  相似文献   

4.
2004年7月15日,恩施市六角亭办事处玄庙观50多名居民以热烈的掌声,庆贺盼望了几十年的下水道建成。13户居民将“一颗公仆心,为民办实事”的锦旗,送给市人大代表、解放路社区党委书记张顺英。张顺英就是从这一桩桩“小事”做起,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人大代表”的形象。从1998年到2003年,连续被市民们选为恩施市第六届、第七届人大代表。7年来,她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5.
谢桂生, 人们都亲切地喊他“桂哥”又“桂”与“馗”音近“桂哥”即“馗哥” 当地老百姓是把他当作民间传说中专门打鬼的钟馗了。 现年38岁的谢桂生,正是一位活跃在公安战线上的现代钟馗。他先后在新化县上梅、维山、洋溪派出所任职, 每到一个地方,都能让警徽在那个地方闪光,让那个地方的群众满意。他两次荣立二等功,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人民警察、娄底市先进工作者、娄底市十大新闻人物、新化县十大先进标兵。建党80周年前夕,他又被光荣地评为娄底市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人民满意公仆。从警十多年来,他怀毛机人对人民的无限热…  相似文献   

6.
修美之死     
她原想长期占有一个比她小15岁的未婚情夫,可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她想尽办法进行阻挠,但未能成功,于是一气之下,她喝下半瓶农药,由此,引出了一段人间畸情悲剧…… 修美之恋 地处幕阜深山的武宁县南岳乡某村,有一个三十有五且有一双儿女的有夫之妇,名叫修美(化名)。早在几年前,她就听人说,外面一些老板都拥有情妇,或叫“小蜜”、“二奶”什么的。这些老板供养着她们,这些女人只需陪着老板吃喝玩乐就行,很有浪  相似文献   

7.
将领导干部称之为“公仆”,将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表达为“仆人”与“主人”的关系,是人类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集中体现。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的实践更进一步表明,在“为什么领导就是公仆”、“怎样当好公仆”等一系列问题上,有着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新的要求。每一个领导干部无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要增强公仆意识,领会公仆理论蕴涵的深刻道理,掌握当好公仆的本领和方法。(一)领导就是公仆“人民公仆”的概念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诗人但丁最早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前人…  相似文献   

8.
阳新是一块红色的土地。革命战争年代,从这里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将军。今天,这块红土地上又走出了一位新时代的人民好公仆,他就是全国表彰的十大公仆之一、阳新县民政局长王贤田同志。  相似文献   

9.
登门坎效应     
杂志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风雨交加的 :日子 一个饥寒交迫的穷人来到富人家门口 , ,对看门的仆人说 只要让我进去 在你们的火 :“ ,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 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耗费 ”什么 就让他进去了 然后这个穷人请求厨娘 , 。借给他一个锅 以便让他 煮点石头汤喝石 , “ ”。“头汤? 厨娘很惊讶 我倒想看你怎样用石头 ” :“做成汤 这样想着她就答应了 穷人于是到路 。” 。上捡了块石头洗干净后放在锅里煮 可是 你 。 ,总得放点盐吧! 她给他一些盐 后来又给些碎 ”…  相似文献   

10.
从龙母传说看中华民族的两大发源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西江水系,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龙母庙,其中以德庆悦城河畔的龙母祖庙为最大,一年四季香火不断。每逢诞期(农历五月初八为正诞,八月十五前后五天为润诞),香客络绎不绝,谓之“探阿嫲”,意即探望祖母。显然,人们是把她当作自己的祖宗神来祭拜的,其意义已超出了古代对龙神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这位“阿嫲”是何许人?她是传说中的一位豢龙者,“五龙子”的母亲。据说秦朝时西江岸边住着一个姓温的渔夫,有一天,他到河边打鱼,看见河湾里漂着一个大木盆,盆里有个女婴,一时动了收养之心,把她养大成人。这女孩长大后,一直跟着养父  相似文献   

11.
幽默天地     
不诚实 “我妻子对我不诚实。”一个愤怒的丈夫在酒吧里对好朋友说。 “发生了什么事情?” “她昨天一夜未归,当我问她去了哪里时她说是和自己的妹妹在一起。” 那位丈夫喝了一口酒之后继续说“事实上,她妹妹昨天夜里一直和我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0月,罗腊珍从桃源县民政局副局长职位调任县广播电视局长和党组书记,三年来,她怀着努力办好广播事业的崇高信念,在桃源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今年5月,她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公仆”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即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同时,也有“十根筷子折不断”和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故事。我们能否从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故事中,找到一种统一的思路和方法,用以解决经济效率低,以及下岗分流和再就业问题呢? “人多误事或坏事”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表明人多往往误事或坏事。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我反对” 傅一河很生气。一位刑法专家的文章让每天“吃粉笔灰、喝红墨水、坐冷板凳、一坐几十年、灰头土脸”的他很不痛快。  相似文献   

15.
今年已48岁的宁波市江东区检察院检察长袁培芬,是从1996年6月才调入检察机关工作的,论“检龄”她还算不上“老兵”,但她却获得了令人钦佩的业绩和荣耀——经她审查把关的3500余件批捕、起诉案件无一差错;担任检察长短短三年,却使一个后进院彻底改变了面貌!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心目中,她成了公正执法、执政为民的“偶像”,并先后获得了区“十佳公仆”、市“特级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省“优秀女检察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检察干部”等14项(次)荣誉称号!2006年2月21日,袁培芬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中国优秀检察官”…  相似文献   

16.
《浙江人事》2008,(9):36-37
在浙北乍浦口岸的国门线上,一个话语不多、作风稳健的年轻人在短时间里就从一个口岸检验鉴定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不仅承担起整个口岸的检疫鉴定管理工作,还先后被国家质检总局、浙江检验检疫局和嘉兴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浙江省口岸系统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先进个人、嘉兴市“当满意公仆”十佳事例等十项荣誉,并被树为嘉兴市先进性教育活动宣传典型。他,就是嘉兴检验检疫局乍浦办事处二科科长殳董良:  相似文献   

17.
上一期的《“公仆”小论》,是从学习郑培民同志的活动讲起的,着重点是就公仆这一概念本身展开;因此,文章的重点是说,不树立真正的公仆意识,就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一篇《“公仆”小论》(之二),主要是从郑培民同志做人做事、所作所为的生平实践中,也就是从他为人民服务的整个言行中,来探讨甘当人民公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002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同志》的长文。文章有六个部分,分别题为重任、真情、砥柱、考验、家风、呼唤,全面而真切地体现了郑培民一生…  相似文献   

18.
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建立的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同人民群众建立了“公仆”和“主人”的新型关系。所谓“公仆”和“主人”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公仆”要做人民的勤务员,全心全意为“主人”服务。这种前所未有的崭新关系,表明了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和永远坚持的宗旨,肯定了“在我们的国家中,人民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尊卑贵贱的分别。谁也不是低人一等的奴隶或高人一等的贵族”。说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任何人不论其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不能谋取和享受合理规定  相似文献   

19.
周孝辉,一个平凡的人,工作却有些特殊,在光荣院侍候老人,然而,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以不平凡的业绩多次被选为湖西省政协委员,并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国拥军优属模范,荣获全国妇联“容声杯”荣誉奖。省“民政公仆”和省“劳动模范”的称号1981年,周孝辉刚从学校出来,就被长寿镇政府推荐到了长寿光荣院任服务员。那年她刚刚16岁一光荣院有31位老人,其中有5位病瘫,有2位双目失明。当时院内有4名工作人员,但真正的服务员只有孝辉一人,为住院老人缝缝补补。浆浆洗洗,全由她一个承担。那时院里条件也差,既无自…  相似文献   

20.
双毒     
一 晚十点半,余祖荫老先生回到临江宾馆,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忙了一整天,对于一个六十多岁年龄的老人来说,实在是劳累过度了。不过老先生精神却很好,所以当女儿余玲和她的未婚夫高雨生进来时,他仍十分高兴。 “爸爸,看你,喝了这么多的酒,就是不知道爱惜身体。”余玲从茶几上的果盆里拿起一只苹果,递给身边的未婚夫:“雨生,替爸爸削只苹果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