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30年代初,他就在上海从事抗日救国活动和普及工农大众的教育工作。他一生和许多共产党人有患难之交,尤其敬仰周恩来先生。 为了适应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形势和秘密工作的需要,陶先生按周恩来的指示,在育才学校建立了直属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地下党支部。周恩来还指示:“支部在育才首先要搞好团结工作,支持陶先生把育才搞好。” 育才学校一遇到困难,陶行知总是要去重庆曾家岩向  相似文献   

2.
正1940年秋天,蒋介石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一时之间,国民党特务肆意横行,为非作歹,气焰嚣张。当时,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重庆合川和北碚之间的古圣寺为难童创办了一所育才学校,国民党当局认为:育才学校是"红色"学校,扬言要封闭。因此,地痞、特务多次到校捣乱。加之物价飞涨,办学经费困难,师生一日三餐眼看难以为继。陶行知整天穷于应付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心力交瘁,终于病倒在床。就在陶行知一筹莫展之际,9月22日傍晚,周恩来、邓颖超在《新华日报》记者张晓梅的陪同下,专程从重庆驱车到北碚,  相似文献   

3.
教师节前夕,我慕名来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故乡安徽歙县采访。 到了陶行知先生纪念馆,读到李鹏同志写于国庆35周年前夕的一封书信,才知道李鹏总理是陶行知先生的学生。 1939年7月20日,陶行知先生亲任校长的育才学校,在中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关怀下,诞生于四川  相似文献   

4.
我是陶行知办的育才学校的学 生,周恩来和邓颖超都非常关心育才学 校,除在经济上支援学校外,对我们学 生也十分关怀。一次,邓大姐亲自来学 校和同学们座谈青年人正确的恋爱观, 带来了周恩来的问候,并讲述了他们年 轻时候的革命经历,在我们青少年的心 中,播下了正直做人的种子。 我一生中近距离见到周恩来有五 次。 第一次是1946年春,在重庆红岩 十八集团军办事处礼堂开跳舞晚会,我 们育才学校的部分学生也去参加了。当 时见到了周恩来。我是与邓发跳的舞。 邓发豪迈潇洒的舞姿,给人印像很深, 当时听说他是一位瞬息即可化装逃出敌 人视线的地下特工传奇人物。 第二次,是1946年4月19日召开的  相似文献   

5.
左言宝 《世纪桥》2007,(12):125-126
1939年7月,陶行知在四川省创办了育才学校,其中音乐组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干部。陶行知提倡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原则。不但未过时,而且在今天新的教学理念中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6.
在“一五”建设时期的后半期即1956——1957年间,已见到的周恩来的题词大约有十多幅,其中比较多的是为青少年和儿童的题词。周恩来在建国以来十分关注青少年一代的成长,他把培养新的一代看作是为共产主义事业接班的大事。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之中,周恩来多次为青少年题词。1957年五四青年节到来前夕,周恩来两天内先后为《天津青年报》、《中国青年报》题词。前一幅题词内容为:“纪念五四,新中国的青年人,要努力学习,积极劳动,热爱祖国,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树立艰苦朴素作风,准备做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工人和农民,准备做一个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知识分子。”另一幅题词为:“纪念五四,新中国的青年们,要努力学习,参加劳动,热爱祖国,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树立艰苦朴素作风,准备做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工人和农民,准备做一个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知识分子。”同年5月底,周恩来为六一国际儿童节题词:“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希望新中国的儿童们,从小就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的好习惯,准备做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好劳动者。”同年12月下旬,周恩来陪同外宾在上海参观期间,先后两次为青少年题词,在12月23日为上海《青年报》的题词中,周恩来对上海上山下乡参加劳...  相似文献   

7.
1950年6月9日《新华日报》报道:重庆育才学校是在中共中央南方局迁走后搬到红岩的。以原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的三层楼房作为学生宿舍。重庆解放后,育才学校的校长孙铭勋向上级领导写过报告,提出部分校舍年久失修,系危房,希望尽快采取措施。但上级未予重视。结果学校虽然时时注意提防,宿舍楼还是倒塌了,当场压死一个学生,其余受伤的学生住进医院。死者家属不依不饶。为平息家长的悲愤,学校组织了隆重的出殡仪式,给被压死的学生送葬。由于没有了校舍,校长孙铭勋只好让学生全都疏散回家,听候通知再返校。1950年6月10日的《新民报》报道了这一消息:楼房垮塌以后,孙铭勋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说明学校的困难,周总理给他回了信,信中说:“……感到很悲伤。”其次,学生的伙食费成了大问题。国民政府时期育才学校是私立学校,此时尚未改为公立,还没有得到拨款。孙铭勋却按照育才学校一贯的独立自主的作风,很快恢复了学校本部迁往上海之前的原有规模,新招收了数百名学生,设专科部,有教育、社会、绘画、戏剧、音乐、自然六个专业组,还有中学部和小学部。其中有些是从保育院来的孤儿,是无经济来源的。没有国家拨款,这么多人,一日三餐,油盐酱醋,一餐也缺不得。经费不足,巧...  相似文献   

8.
凌文 《党史文汇》2018,(6):58-60
正毛泽东与陶行知有过几次私下和公开的通信,普遍认为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重庆,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下榻在桂圆,陶行知去拜访过毛泽东,他们在重庆见过面。在签订双十协定后的第二天,即1945年10月11日,陶行知带着育才学校的学生到重庆九龙坡机场去为毛泽东送行,留下了惟一一张毛泽东、陶行知等  相似文献   

9.
背着"禁书"由校返家1949年下半年,重庆城内一片紧张气氛。我们虽仍到育才学校读书,但个个心情都很难平静。抗战胜利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从红岩村迁走,原来的房屋大多交给由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供留在重庆的部分师生使用。此时,育才学校的师生仅百人左右,多是十几岁的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期间,是周恩来题词最多的时期,约有90幅左右,其中留下手迹者在半数以上。周恩来在重庆的题词以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30年代末40年代初,周恩来在重庆期间,经常到学校团体、工厂等基层单位,通过参加座谈会、做讲演,或参观、访问,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报告抗战形势、分析战局,鼓励人们为争取抗战胜利而奋斗。讲话、参观之后,周恩来在不少场合还题词留念,为我们留下了多幅珍贵的手迹。1939年1月7日,周恩来在一场空袭之后,仍应邀到重庆联立中学作报告,讲述八路军敌后抗战形势。报告结束后,他为该校二年级学生侯遇…  相似文献   

11.
杨飞 《党课》2012,(18):72-75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溶,后改知行,又改行知,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陶行知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相似文献   

12.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并向国内外宣布:周恩来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从此,周恩来担起了长达26年的大国总理的重任。周恩来在日理万机、极度繁忙的工作之余,应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厂矿企业、农村社队、人民军队、文艺团体等单位部门以及各界人士、国外友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等的邀请,挥笔题词,为我们留下了数以百计的珍贵墨迹,同时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使热爱和崇敬周总理的人们了解建国以来周恩来题词的概貌,笔者将近30年来收集到的100多件建国以来的题词,大体上按时间顺序略加整理加以介绍。限于笔者的知识和水平,错漏不当之处,尚希识者补充指正。本篇内容为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后至1950年底的题词记事。目前已知周恩来建国后的第一次题词,是1949年10月20日写给管开智的。管曾任朱德的警卫员,建国以后即将赴四川工作。临行前,周恩来题词勉励他:“努力学习,积极工作”(见《四川日报》1977年7月5日),遗憾的是尚未见到题词的手迹。1949年10月21日,新加坡出版的《南侨日报》上刊登了周恩来为海外侨胞的题词:“海外侨胞与祖国人民团结一...  相似文献   

13.
《学习导报》2012,(3):57-57
陶行知在育才小学当校长的时候,一次,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迟疑地接过糖。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在育才小学当校长的时候,一次,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迟疑地接过糖。  相似文献   

15.
1963年2月11日,《中国青年》杂志社决定出版“学习雷锋专辑”,并给毛泽东、周恩来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写信,恳请为雷锋题词.2月22日,毛泽东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亲笔题词交给秘书,《中国青年》于3月2日出版刊出,同时刊登了周恩来题词的手迹:“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以后,周恩来应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要求,又一次翻阅了雷锋日记摘抄,高度概括了雷锋精神,指出学习雷锋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16.
1963年秋天,文化部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当时芭蕾舞团还未独立建团)在天桥剧场演出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周恩来总理前往观看。演出结束后。周恩来邀请编导蒋祖慧和剧团主要领导人座谈。他说:“这几年你们演了不少外国名剧,学到了不少东西,但也不能老是跳王子、仙女什么的。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50年代初,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又适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周恩来在这个时期的题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年他肩负责任之重。本篇内容为1951年至1952年间周恩来的有关题词。在恢复国民经济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周恩来认为兴修水利和建设铁路是工作中的重点。1952年3月,政务院公布了周恩来主持制定的《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决定》,合理地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不同地区治水的矛盾。4月初,荆江分洪工程全面开工。5月间,水利部长傅作义代表中央到荆江分洪工地慰问,把毛泽东、周恩来题词的两面锦旗送到工程指挥部。周恩来的题词是:“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四川是中国的大省,但解放前连一条铁路也没有。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就是成(成都)渝(重庆)铁路。周恩来亲自审查了设计方案。1951年动工,1952年6月修成,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时,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周恩来的题词:“修建铁路,巩固国防,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1952年10月17日,天津塘沽新港举行开港典礼,次日,《人民日报》报道了这一喜讯,并刊登了周恩来的题词:“庆祝新港开港,望继续为建港计划的完成和实施奋斗。”在经济...  相似文献   

18.
《先锋队》1997,(6)
李鹏成为烈士之子以后李硕勋牺牲后,赵君陶按照丈夫的遗愿,带着儿子李鹏、女儿李琼在四川故乡继续投入革命工作。1940年,国共合作后,周恩来和邓颖超打听到他们的下落。不久,周恩来、邓颖超将11岁的李鹏接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让他在凤凰山育才学校上学。皖南事...  相似文献   

19.
正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第5、6期合刊推出了有关"学习雷锋"的专刊,发表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同时也发表了周恩来的相关题词。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头版同时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这天上午,北京  相似文献   

20.
一凡 《共产党人》2008,(7):24-25
1997年,正值职业教育处于发展的低谷之时,秦明华校长毅然从普通中学来到了职业学校。10年来,他先后担任新建的"银川市光华职业中专学校"和"四校整合"而成的"宁夏幼儿师范学校"两所职业学校的首任校长,并把这两所学校办得有声有色,成为宁夏的知名品牌学校。"校长是学校之魂"。秦明华的奋斗历程与取得的骄人成绩,再次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做出的这一论断,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