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巧香 《行政论坛》2002,2(1):42-43
“以德治国”的关键是加强政治道德的建设,由于行政主体的政治道德素质对公众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及目前行政主体的政治道德行为所存在的种种失范现象,显示了加强政治道德建设的必要性。要使“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得以实施,必须使行政主体的政治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政治道德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按照“以德治国”的要求 ,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为此 ,我们必须狠抓以社会主义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重要内容的“三德教育” ,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遵守道德规范 ,提高道德素质。同时 ,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探讨江总书记"以德治国"思想的实现途径,是本文的立意所在.为此,笔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邓小平同志的有关理论,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治理问题上的某些经验教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分析和论述了如何实现江总书记这一思想的四种途径.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做到四个结合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价值取向多样性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汲取外来文化优秀道德成果与抵制其中腐败观念的渗透、侵蚀相结合;道德教育与道德管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以德治国"方略有其必然性与必要性.要实践"三个代表"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从追求社会整体和谐出发,立足于道德和法律发挥不同社会作用的特点,把德治和法治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和依法行政结合起来,坚持以德治国必须提高德政水平和德教水平.  相似文献   

6.
郭毅 《理论探索》2001,(5):29-30
“以德治国”的提出 ,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认识上有了新的飞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法治经济 ,更是道德经济。“以德治国” ,事实上是“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以德治国” ,必须从严治政 ,尤其要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道德领域存在的紊乱乃至危机,使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其长远发展,因缺乏精神动力,而面临着挑战。以德治国作为中国的现代性谋划,是对现代化总体目标的把握,是对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贯彻和落实这一治国育人的社会系统工程,将为中国道德现代化建设提供核心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以德治国是通过执政党的政党伦理建设来带动公民道德建设,通过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来提升社会整体道德境界,其实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的人民群众以社会主义道德治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成功实施“以德治国”方略,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以德治党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主导工程。 一 ——以德治党是维系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道德前提。所谓执政合法性,就是执政者凭借非暴力手段而使国民自觉自愿地接受其领导的能力,它内在地摈弃“以力服人”的暴政倾向,寻求“以德服人”的仁政目标,反映了国民对现政权的拥护程度。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来巩固其执政合法性,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前苏联、东欧共产党之所以丧失政权,就是因为它们从人民利益的代表者蜕化为高踞于人民之上的特权阶层,抛弃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  相似文献   

9.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21世纪新的发展时期所制定的重要治国方略,这个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丰富和发展."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实现这个社会系统工程,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还要处理好与儒家德治、"依法治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国同样适应于经济学的“木桶理论”,能够降低社会管理的经济成本,提高社会运行的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周莉 《学理论》2012,(10):58-5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适时地提出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实践证明,这种结合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通过对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方略的概念界定,阐明法治与德治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者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并指出了实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法律的不足 ,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同步实施 ,将形成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有效内在动力和外部力量。  相似文献   

13.
确立以德治国的方略 ,强调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是江泽民同志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方略。这一方略的确立 ,既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 ,又有强烈的现实要求 ,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治国方略进一步走向成熟与完善 ,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政治道德及传统政治道德的创造性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道德是政治意识的规范结构 ,是调整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的规范体系 ,它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必须把政治道德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政治道德建设的过程中 ,中国传统政治道德中的以德治国、廉洁守法、宽厚待人等观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资源  相似文献   

15.
只从“手段”的角度理解“以德治国”,是偏狭的。道德不仅构成治国的手段,而且构成治国的价值依据和价值目标。因此,应从依据、手段和目的三个角度来把握“以德治国”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以德治国”作为一种治国之道,是指管理者用道德的感召力治理社会,通过道德教育来约束人们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的治国方式。以德治国的主体是党员领导干部,关键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加强对他们的道德教育,使他们具有道德的感召力。实现以德治国,必须从严治吏。实现以德治国方略,根本在党。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传统的对立、并置和包容观点,不能涵盖法治与德治关系的全部。"德法共治"是新时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最新定位。坚持"德法共治",必须立足于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在发展演变中寻求法治与德治的内在逻辑,在现实关照中共同发挥德治和法治的作用,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需要依法治国,同时也需要以德治国,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依法治国,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是依法行政.因此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同样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本文着重论述以德行政,包括其涵义及其特点,为什么要以德行政以及怎样做到以德行政.  相似文献   

19.
马晶 《学理论》2011,(24):43-44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在治理国家时就非常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努力探索和总结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以德治国战略是我们党经历了几十年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以德治国战略探索历程启示我们以德治国关键要加强以德治官;搞好道德建设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道德原则建设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大方略,其独特的理论特性在于指导特性、实践特性、开放特性和科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