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多大学生陷入传销泥潭,甚至受到非法拘禁事件,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批示:“要严厉打击非法传销活动,学校要采取措施防止学生受骗参与传销活动”。近年来,武汉地区高校学生参与非法传销活动的现象日渐突显,给大学生身心健康、人身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害。据统计,从2003年至今,武汉市文化保卫分局在高校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成功解救28名在校大学生,非法传销活动涉及武汉地区10余所大专院校。  一、大学生参与非法传销活动的原因(一)应聘时受招聘单位哄骗。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学生普遍存在急于寻找工作的心理,特别是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2.
地下传销机构近来把大学生当作主要的发展对象之一 ,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与其斗争的形势严峻 ,因而对大学生参与传销的动因及防范对策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提高大学生对非法传销的免疫力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重要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3.
吴建卫 《青年论坛》2007,(2):110-112
非法传销的经济危害、政治危害和社会危害作用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研究打击非法传销的对策需深入探讨非法传销的表现及其实质,作为经济邪教的非法传销具有欺骗性、严密性、隐蔽性、反动性、复杂性的特点,以及对市场经济秩序、社会安定和消费者利益造成的严重损害,并针对其特点和表现提出了打击非法传销的法律、经济和行政对策.  相似文献   

4.
赵利根 《半月谈》2004,(9):45-46
记者近日存山西采访时了解到.近两年来.非法传销活动在有关部门的严厉打击下.案件发生率大幅减少.同时.一些非法传销组织和不法分子在暴利的诱惑下,不断翻新传销手法.非法传销出现一些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非法传销活动在我国迅速蔓延,对政治稳定、社会治安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针对在打击非法传销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案件查处难、组织取缔难、人员驱散难、资金掌控难和彻底清除难问题,公安机关要做到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宣传教育、打击惩治和机制衔接都到位。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体制下"富贵观"的异化极度"魅惑"了当代大学生的心智,使其只求"富",而罔顾"贵",非法传销给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因此,大学生富贵价值观非理性层面的"祛魅",与其主流价值不和谐层面的抵制,马克思主义"富贵观"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成为高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前几日,我们收到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文安分公司驻北京协和医院保安分队保安员张伟同志的来信,反映一些保安员轻信到南方挣大钱的传言,结果到南方后被骗搞起了非法传销。本刊通讯员庄洪明就此事也作了细致的采访。文安分公司驻中国人民大学保安中队保安员程方伟也将他的亲自经历寄来。现将来信和采访刊发,希望广大的保安员一定要擦亮眼睛,识破骗局,更不要去干非法传销的违法行为。来信  相似文献   

8.
给你设套,关键在打电话非法传销是一种由传销头目操纵的、极富诱惑性和欺骗性的经济游戏,游戏操纵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把游戏参与者像飞蛾扑火般地吸引过来,然后用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紧箍住他们的心,把他们的利益跟组织的利益连在一起,将他们变成自己谋取私利的牺牲品。尽管国家严厉打击非法传销和变相非法传销,但非法传销活动却禁而不止、杀而不绝,甚至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非法传销的魔力何在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犯罪嫌疑人陈旭明、高毓翀、张广顺,同时采访了部分办案民警,也翻阅了传销人员的听课笔记、工作日记和讲课提纲。…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参与非法传销的成因分析和防范处置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销,就是多层次直销(MultievelMarketing),传销组织通过多层次、独立的传销来销售或提供劳务,传销员除了赚取货物销售的利润外,还通过介绍、训练他人为新的传销人,并从下线的销售业绩中按事先的约定提取相应比例的报酬。非法传销最大的危害不是行动上的,而是思想上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传销迎合了某种浮躁的商业文化与暴富心态,扭曲了正常的社会需求和价值观念,对社会诚信造成极大冲击。大学生参与非法传销,是传销组织改变策略,将发展对象转向另一个免疫力相对较差的社会群体的明显信号,必须引起认真思考并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关于非法传销的讯息总是不绝于耳,恶性案件不时引发社会的震惊.就在最近两个月,大学生李文星、张超、林华蓉等因误入传销组织,花朵一样的生命和人生理想还来不及盛开就永远凋零了,不禁让人心恸神伤.传销毒瘤罪孽深重,罄竹难书,千夫所指,人神共愤,已经到了非铲除不可的地步了.  相似文献   

11.
●1990年,美国雅芳公司把传销引入中国。●1991年—1994年,全国出现传销企业200家,其中70%的企业属于未经工商部门批准的非法传销企业,传销范围遍及全国几十个城市乃至广大乡村,参加传销的人员有200万之众。●1994年8月—1995年10月,政府取缔114家非法传销企业。●1998年4月,国家明令禁止一切传销经营活动。●1999年10月,国家再次下发了关于查禁传销及变相传销活动的紧急通知。●2001年11月1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严厉打击传销活动。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强调指出,传销活动不但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严重损害了人民…  相似文献   

12.
警惕非法传销,增强防范意识,不要相信任何可通过参与传销快速致富的谎言。20世纪90年代传销从境外传入我国后,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传销进行非法经营、集资诈骗、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国务院1998年发出通知,全面禁止各种传销和变相传销行为。此后,非法传销活动一度销声匿迹,但不久又改头换面、死灰复燃,在广东、广西、山西、海南等地出现回潮。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继“股票热”、“期货热”之后的中国大地上,又悄然兴起了一股神奇的传销热。特别是最近几年,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从大江南北到塞外草原,从城市到乡村,许多人参加传销、议论传销,有些人甚至入了迷,着了魔。尽管许多新闻媒体对传销活动泼了一瓢又一瓢的冷水,但传销仍然是热浪滚滚;尽管各级工商管理部门对传销市场进行了整顿,取缔了许多非法传销公司,仅1997年上半年就取缔非法传销企业200多家,查扣物品价值4000多万元,罚没金额1260万元,但传销活动仍然继续膨胀,非法传销仍屡禁不止。 传销:发财致富的“高速公路”吗? 传销活动轰轰烈烈,人们趋之若骛,关键是利益的诱惑。  相似文献   

14.
德文 《人民公安》2009,(24):28-31
山东省青州市公安局经过长达6个多月的缜密侦查,破获了一起利用互联网络为平台.以美国铁狮门基金为幌子,以非法传销为手段,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以诈骗钱财为目的的特大集资诈骗案件。此案跨及10多个地市县区.涉案群众100余人.涉塞金额4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5.
彭榕 《青年论坛》2010,(4):33-36
高校新校区周边的青少年犯罪的涉案人员年龄偏低,由恋爱引起的治安案件比例较高,智力型犯罪或高科技犯罪已露苗头,盗窃、小额诈骗、参与非法传销等犯罪现象增加。究其原因,有自身、家庭、学校等因素,也有深刻的社会背景。预防该区域内的青少年犯罪应从加强法制建设、道德建设,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就业指导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关于组织领导非法传销罪的几个疑难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第七修正案规定了组织领导非法传销罪,里面涉及到三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本罪中组织领导行为与传统的组织领导行为有差异,要对传统的组织领导行为进行限缩性解释。罪名宜确定为组织领导非法传销罪,适用本罪要符合修正案中的三个条件,即是否以交纳一定费用作为加入资格、是否以发展人员数量为计酬依据和是否是"金字塔层级"等三个条件,以此作为本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对情节轻重的把握应综合考虑网络营销层级的高低和人员数量、传销手段的危害性和涉案金额的大小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近来,一种新型的销售方式——传销,悄然兴起,且发展极为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传销的行列当中。 然而,当前我国的传销市场尚处在试验阶段,有关传销配套法规还不完善,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使得一些非法传销日益猖撅。 1997年11月12日至21日,在河南省会郑州,也发生了一起由非法传销引发的传销企业与传销人员纠纷的风波。数百名来自河南省郑州、新乡、商丘、开封等地、市、县及外省市的传销人员,聚集在位于郑州市金水路与东明路交叉口的  相似文献   

18.
尽管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对非法传销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整顿。但今年以来,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却死灰复燃,呈愈演愈烈之势,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9.
浅谈因经济犯罪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 《公安学刊》2010,(3):62-65
非法集资、非法传销、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经济犯罪因严重侵害众多群众的利益,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加强此类群体性事件的防控,可从建立情报预警信息网络体系、提高经侦民警侦办案件能力、依靠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种力量建立预控机制等方面设计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提醒广大群众:警惕非法传销,增强防范意识,不要相信任何可通过参与传销快速致富的谎言。20世纪90年代传销从境外传入我国后,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传销进行非法经营、集资诈骗、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国务院1998年发出通知,全面禁止各种传销和变相传销行为。此后,非法传销活动一度销声匿迹,但不久又改头换面、死灰复燃,在广东、广西、山西、海南等地出现回潮。为加大对传销的打击力度,2005年5月18日至12月底,公安部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在全国开展了“鲁剑行动”,重点侦破传销网络犯罪案件。在这一行动中,全国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