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以艺术为主,结合其他一切审美对象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体现美的能力,引导人们去认识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高尚的审美理想,塑造完美的人格,进而影响其思想情感以至整个人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2.
当代人才的“质量标准”应是全面的、立体的人的标准。只具有人文素质却不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不是人才,而光有专业技术而缺乏起码的人文素质的人同样不是人才。作为审美教育的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礼貌待人     
高占祥 《共产党人》2006,(22):25-25
礼貌待人,是指与人交际时所持有的诚恳和气、谈吐文明、举止谦恭的待人态度。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是一个人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浅谈形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式美.广义地说.是指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它表现为具体的美的形式。狭义地说.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线条、形体、声音)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对称、均衡、反复、节奏、多样的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自然界中的普遍性的形式就是规律”.因而狭义的形式美.是指某些既不直接显示具体内容.而又具有一定审美特征的那种形式的美。通常所说的形式美.主要是指后者,即相对抽象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5.
美的能力是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以及表现美等能力的综合。在新时期,提高人们美的能力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人们美的能力,就是要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表现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飞 《求实》2002,(2):49-51
美育是一种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培养人的审美理想和能力的基础教育 ,它在调整人的大脑思维机能 ,提高“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能力 ,塑造美的人格形象等方面都有十分独特的作用。结合审美实践活动 ,来打造人的认知空间 ,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不失为一条美化人的精神世界、亮化心灵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曹璊 《共产党人》2006,(22):41-41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  相似文献   

8.
一、图书馆是美育的重要阵地美育是学校全面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指为了培养读者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图书馆是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是育人的第二课堂,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阵地。图书馆以其得天独厚的审美环境和知识资源对读者实施  相似文献   

9.
李萍萍  李宏伟 《求实》2003,7(Z1):216-217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大学生对美的崇尚和追求,无论对高等教育还是对其自身来说,无疑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们要充分认识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殊功能,把审美教育切实渗透、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使其发挥应有的效力。 一、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所谓审美教育,是指为了培养人在接受、理解、评价、创造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好、崇高事物方面的能力,并使这种能力日臻完善而采取的一整套措施。黑格尔曾指出:理性的最高行动是一种审美行动,真和善只有在美中才能水乳交融。因此,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0.
美在自由情感——一种新型美学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史上将真善美放置在一起来比较,这种思维模式存在着逻辑上的错误,故真善美三者统一的说法需要在学理上正本清源.首先,美的现象是一种完全的生命现象,也就是说美只存在于鲜活的生命个体,对于死者、不存在者或者其他一切无生命现象的客体谈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其次,美的现象是一种生命现象中的特殊情感活动,在这种特殊的情感活动中,生命体能够从心理和生理上切身体验到一种高度自由愉悦的纯粹情感.再次,美的现象是一种由情感主体、情感客体和情境三种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其中失却任何一种要素的参与,美都会荡然无存.美不是独立存在的自由王国,即美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审美主体不具有特殊性,即任何具有完全生命能力的人只要存在着审美情境都可以成为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不具有共同的属性,任何一个客体都存在着成为审美客体的潜能,即在一定的审美情境下都有可能引发主体产生美感.美是抽象的概念,无法比较测量;但美感是具体的,这就意味着美感既是可以分类的,又是可以测量的,我们不妨用"美感指数"来表征美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徐斌 《新视野》2001,2(6):32-33
现代化包含着三个密切联系的逻辑层面:物的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物的现代化是基础,制度现代化是保障,人的现代化则是关键。所谓“人的现代化”,指农业社会传统人向工业社会的现代人转变的过程,与现代文明、现代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有人把它概括为多种品质的综合,如身体生理素质、智力能力、知识水平、道德素质、人格品质、审美素质等等。这当然不错,但我们要在历时性和现实性的双重视角下理解人的现代化。在历时性上,它指向未来,是在实践中不断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是解决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体现着“真、善、美”的要求。而审美教育主要是靠美的形象打动人,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审美教育之中,以美引善,使人乐善  相似文献   

13.
《前线》2022,(3)
有句谚语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不能让马喝水。美育也是这样,只有摒弃急功近利的灌输,代之以春风化雨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陶冶才能真正提高审美素养。因为美的感受、鉴赏与创造本质上都是人的主观能动的实践活动。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在其手稿中提出“劳动生产了美”的观点。劳动不仅生产了美,劳动本身也是美的。人在自由的、创造性的劳动中所达到的主客观的统一、所获得的和谐与愉悦的情感体验,都属于美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一、人的良好素质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乃至生产力发展本身都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实现最终目的的手段。最终目的是每个人的个性与能力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他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看成是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通常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依托,是保证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然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和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士锋 《学习月刊》2013,(18):19-20
军人职业伤害风险保险是军人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军人保险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属于军人补充保险范畴.它是指因军人特殊职业而存在对军人本人造成的身体上和精神上伤害的风险以及由这种伤害风险引发的对其家庭可能产生危害一种经济补偿制度.深入研究和探讨军人职业伤害风险问题.构建和完善军人职业伤害风险保险.对于维护军人的基本权益、稳定部队和提高战斗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及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具有审美特质。在社会思想史上,人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都充满了和谐美的审美价值。马克思所提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重要思想为和谐社会奠定了审美基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审美理想。这一审美理想同时也是对资本主义异化社会与传统社会发展模式的一种审美批判。  相似文献   

17.
雨甸 《前线》1961,(11)
自一九五六年以来,报刊上发表了许多关于美学问题的文章,讨论的问题,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是什么首先一个问题是,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在讨论中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主张,美是客观的,不是人的主观产物,人类的社会实践创造了美的对象,也创造了有审美能力的人。认为物的形象不依赖鉴赏的人而存在,物的形象的美也不依赖鉴赏的人而存在。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在于这事物的本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与庄子在美学思想上有着各自的本体依据,分别是"理念"之美和"道"之美。二人在美学思想上有着诸多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审美对象、审美认识、审美体验、美学侧重点和对艺术态度上。二人的美学思想差异性中也蕴含着共同方面,主要表现在注重"内在的心灵之美"、强调真善美的统一、追求"至美"的最高境界等。  相似文献   

19.
薛文勇  王小燕  周红旗 《世纪桥》2007,(5):151-151,153
美育作为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是与德育、智育、体育等并列提出的,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教育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使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完美的高素质人才。而美术欣赏作为美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有着它独有的特征,它可以更直观地将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深刻内容展示传播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进而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成皓 《学习月刊》2013,(18):74-75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美是事物的色彩、线条、形体或声音等感性形式作用于人的感官.从而彰显为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和在精神上令人愉悦的形象.给人以审美感受.如黑格尔所言.“美的生命在于显现”。理清审美教育的内涵.应从以下三方面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