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孔雀胆事件是云南历史上有名的爱情故事,事件发生在元末明初,这是一爱情悲剧,背后隐藏了巨大的政治阴谋。从此事件可以看出,段氏和蒙元政权的关系,有起伏,有波折。它既是大理总管段氏与蒙元政权的关系,也是边疆少数民族上层与元朝中央政府之间关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周芳 《思想战线》2007,33(6):131-132
元朝在云南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云南在此时期不仅真正纳入到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而且自身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这两方面的变化都与元朝中央政府在云南实行了以行省制为主的设置相关联。元朝在云南实行的是一元制之下的多层次设置体系,即在行政设置上实行与全国其它行省一致的行省——路、府、州、县这样的单一制设置。同时,根据云南行省的特点又分别设置了专门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行省——宣慰司体系设置,以镇遏边疆和限制行省权力为目的的宗王设置,以及土官土司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体系,不仅可以看出元朝统治者对云南…  相似文献   

3.
刘弘浍 《创造》2004,(9):52-53
云南石屏人袁嘉谷(1872-1937),1903年中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大魁天下,成为云南自元代设行省以来独一无二的"状元".此史实很多人熟知,但对袁嘉谷先生的民族观或许研究者极少,就此作些许整理,可为云南文化大省建设尽一瓢之力.  相似文献   

4.
赛典赤·赡思丁(1210—1279年),西域回回人。公元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任命他为云南行省的首任平章政事(相当于今天的代省长)。1279年卒于任上。在云南的六年时间里,他执行忽必烈的圣旨建立了云南行省,使之成为中央管辖的十一个行省之一;他把省会从大理迁到昆明,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他减轻人民的负担,垦荒屯田,兴修水利,治理滇池;他开办学校,传播文化,促进了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赛典赤原是皇帝的侍卫,能提拔到主宰一个省的平章政事,在于他有出类拔萃的才干和为人称道的谨厚  相似文献   

5.
周峰越 《思想战线》2012,38(1):143-144
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年),中国元代回族政治家,全名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今译作"赛义德·舍姆斯丁·欧麦尔"。赛典赤"早遇太祖,功闻五朝",在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执政时期,他均见重用。至元十一年(1274年),赛典赤·赡思丁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为云南设立行省的第  相似文献   

6.
赛典赤·赡思丁((1201~1279))是我国元朝一位德高望重的中书宰相,死后追封咸阳王,回族称他“咸阳王巴巴”。他在晚年受命行省云南,把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组建为地方政府──云南行省,下设路,州县,成为元代地方行政机构的模式。行省简称省作为我国地方第一级行政区划,比较宋代的路更适应我国地域辽阔的国情,沿革至今。元朝最终形成了“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的建制。即以中书省称都省为中央政府总理全国政务,下设六部并直辖腹里诸路;十省称行省为地方第一级政府,下设路和州县;上蕃直隶于宣政院,高丽为属国…  相似文献   

7.
郝天挺,《元史》卷一七四有传,但关于他跟云南的关系,本传只说是“建省云南,选官属,遂除参议云南行尚书省事,寻升参知政事”。又说:“天挺尝修《云南实录》五卷”云云。聊聊数语而已。乃在地方志乘及碑记中,所载天挺在云南的事功,颇有足称,不可掩没。因综合所见有关资料,略为排比考说如下。一、在大理修文庙兴儒学郝天挺居官云南,其致力所在,可传者有两方面;一是在大理修文庙兴办儒学,二是编纂《云南实录》。请先言修庙兴学。此事《元史》本传不载,可是志乘及碑记中实有之。旧志著录天挺兴学大理,以李元阳所纂万历《云南通志》记述为详。本书卷八学校·大理府·庙学说:“大理府儒学在府治南,汉章帝元和二年建,唐天宝板荡,元至元乙酉,云南行省参政郝天挺迁  相似文献   

8.
民国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云南傣族边区民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国政府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强化其对云南边区的控制,以加强边区少数民族对政府的认同.在云南边区中占地最广、人口最多的傣族边区(主要包括了思普边区和腾龙边区)由于其对外开放程度、原有民族结构以及政府政策实施的不同,傣族对国家政权深入的反应也表现出了相对和谐以及冲突不断并且傣族民族意识不断强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元代云南蒙古诸王问题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元代云南诸王制是蒙古统治者将宗室分封与军事镇戍相融合而用于边疆控驭的体制,这种体制的基本性质是一种封藩不治藩,重在军事镇戍,且与官僚制相补充的蒙元分封特殊形态。就诸王在当地的权力和地位而言,大致经历了宗王临镇,都元帅专权;宗王与行省分权而治;梁王专制,行省秉命等三个不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正哈尼族在元江县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初唐时期就迁移至此生活,元朝征服大理政权后,设置元江路军民总管府隶属云南行省。解放后步入社会主义社会,为直过民族。哈尼族是元江县人口最多的民族。元江县的哈尼族主要居住在本县境内的羊街、那诺、咪哩、羊岔街、东峨、因远六个乡镇辖区内,其分布地区地处边疆,山高谷深,受外来文化影响不多,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缓慢、很多思想、文化都停留在解放前或者原始部落时期。此次进行调查的哈尼族聚居区那诺乡地区,是一个一直以来被社会关注较少但比较具有典型性的少数民族聚居  相似文献   

11.
《元混一方舆胜览》云南行省临安道宣慰司所属“金齿百夷诸部”中有纳楼部。盖纳楼部人居住区与“金齿百夷”(傣族)相交错。元代云南行省境内有不少不同民族的“部”,而这些“部”都是大理国时期的遗留。元朝仍以原来各部中的贵族分子充当“土官”。则纳楼部贵族统治当地的时间,至少是在宋代的大理国时期。元朝之后的明朝时期,在原纳楼部的地域基础上建立了纳楼茶甸长官司。《明史·土司传》说:“洪  相似文献   

12.
南诏是祖国历史上,曾与唐王朝共存一百六十余年的地方政权;是祖国历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南诏不仅在云南地方史上,而且在中国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上承汉晋,下启元明,对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唐朝西南边疆的地方民族政权,对唐朝的政治也产  相似文献   

13.
杨明 《今日民族》2021,(12):38-40
熟悉金庸小说《鹿鼎记》的朋友可能还记得,里面提到一个云南的沐王府.沐王府是小说家言,还是真有其事?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沐王府的故事. 朱元璋建都南京后,当时的云南仍在元朝册封的梁王统治之下,同时,大理段氏、麓川思氏、乌撒、乌蒙等地方势力乘机割据称雄,云南有脱离中央的危险.朱元璋先后七次招抚梁王,望其主动归附中央.但梁王却杀死使臣,拒不奉诏.  相似文献   

14.
按照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份是14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原为四川一部分。1928年9月国民党中央全会决议西康特别区正式建为行省。1935年7月成立西康建省委员会。1939年正式  相似文献   

15.
1950年2月24日,云南全境解放,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云南的统治,饱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云南各族人民,从此跨入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建设社会主义云南的新时代。当日,中共云南省委宣布正式成立,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撤销。中共中央西南局指定宋任穷为省委第一书记,陈赓为第二书记(1950年3月6日,中共中央批准确认),云南全省工作由中共云南省委领导。此后,在中共中央关于“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方针指引下,在省委的领导下,云南省接管政权和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工作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16.
一、腾冲筑城的背景与过程 元末,云南形成滇中与滇东、滇西和怒江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三大割据势力.随着滇中和滇东的梁王势力被平定,明军直趋滇西,大理段氏、永昌高氏土司相继归顺,怒江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的麓川土司也归顺明军.明军在原元朝永昌府设立驿站,兴修水利,移民实边,推行卫所屯田,维护和强化边疆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雄才大略的开国明君,还是承先启后的中兴英主,其彪炳史册的文治武功,总是和一大批德才兼备,清政廉洁,智勇双全,能征善战的文臣武将的忠心辅弼和效力分不开。元朝初年,被忽必烈拜为云南行省平拿政事的赛典赤可谓是其中之一他在治理云南的六年间,励精图治,刷新政治,建行省、置郡县,兴水利,定赋税,办教育,改善民族关系,使云南民族和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巩固了元王朝对云南的统治。对于赛典赤的政绩,元朝廷曾用“于是置郡县、置守令、行赋税、施教化。与中州等’哟评语加以肯定。至元十六年(1279年)…  相似文献   

18.
三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中国经济史学会云南分会在昆明召开了“1253年—1987年:云南商品经济”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关专家、研究人员及实际工作者共65人,提交的论文计30余篇。中国经济史学会云南分会理事长李埏教授分别在会议开始和结束时作了重要讲话,常务副理事长董孟雄教授作了专题报告。这次学术讨论会的议题是:探讨自大理国灭亡、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以来直至党的十三大召开以前,这七个多世纪中,云南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特点,其中又着重讨论了两个专题:其一、南方丝绸之路及滇西开发史,其二、近代以来云南商品经济的历史考察。由于所讨论的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紧密联系了现实,而且又是大家所关心的  相似文献   

19.
东汉王朝是一个尊儒反法的反动政权,在处理边疆民族关系上贯彻一条强化民族压迫的儒家路线。尤其在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互相争夺政权,贪官污吏遍布各地。史载益州郡地区(今云南)有“盐池田渔之饶,金银畜产之富”①,永昌郡是著名的“金银宝货之地”②。东汉统治者把云南各族视为榨取财富的最好对象,派到云南的官吏“侵  相似文献   

20.
秦汉时代起,中央王朝开始在今贵州境内开设郡县和移民,汉民族才参与对贵州的开发。但中央王朝和汉民族与贵州的联系时断时续,其经营、活动若隐若现,影响不大、不深。直至元代,王朝中央虽对贵州实行了军事统治,但在行政管理上,贵州则分属于周边的四川、云南、湖广3行省。作为3省毗邻处的结合部,政治制度上不得不依据贵州的历史实情,实行以土司制为主的政洽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