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二师三十三团二连职工李树华通过参加“绿色证书”培训,走上了科技种田、勤劳致富的路子,每年纯收入逾万元,被人们誉为“科技致富的女强人”。李树华今年41岁,1987年从四川来到这个团承包土地,一干就是十几年。其间,她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有信心,也有过气馁。一开始,他承包了连队40亩棉花和35亩水稻,由于没掌握科学种植技术,只知道蛮干,力比别人出得多,产量却比别人少,一年下来的收入只够吃饭。李树华心里打了退堂鼓。2003年冬季,李树华参加了团场举办的“绿色证书”学习班。通过近一个月的系统培训,她充分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懂得了…  相似文献   

2.
致富女强人     
徐翠枝自1996年在西山农牧场五连承包土地以来,善经营、会管理,从未亏损过,特别是近3年来每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只有初中文化的徐翠枝,自身文化基础差,为了搞好生产,她拼命看书,连队阅览室里有关农业科技方面的书几乎她都看过。徐翠枝啥时候身边都带着一个小本子,无论什么时候遇到对种田有用的技术资料,他就认真地记录下来,没事的时候,她就喜欢仔细琢磨,并将这些技术大胆地运用到自己的承包田里。一年下来,光小本子就记满了三四本。冬天,别人都在打牌看电视,她却一有时间就请教技术员和有经验的老职工,向他们虚  相似文献   

3.
2005年3月,在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致富能手巡回演讲会上,有一位40出头的连队女职工,外表朴实、讲话流利,她的演讲博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她,就是西山农牧场五连女职工徐翠枝。只有初中文化的徐翠枝,为了搞好生产,连队阅览室里有关农业科技的书她几乎都看过。她啥时候身边都带着一个小本子,无论什么时候遇到对种田有用的技术,她就认真地记录下来,仔细琢磨,并将这些经验大胆地  相似文献   

4.
正提起农民党员李新提,四师七十一团的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称其家庭是大家公认的科技致富、团结邻里、男女平等、勤俭持家的"文明家庭"。李新提现年49岁,1980年高中毕业,1982年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几年的军营生活,教会了他坚毅、拼搏、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在部队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伍后分配在七十一团招待所,做了一名厨师,年仅21岁的李新提在工作岗位上虚心求教,认真钻研,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小李子"。几年后他带  相似文献   

5.
正农九师一六一团四连新职工光新卫,现年43岁,是天生的聋哑人,被鉴定为听力三级,但是他并没有因自己是残疾人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凭着他的心灵手巧和不屈不挠的干劲,把家里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逐步走向小康致富之路。虽然他没有多少文化,但凭着天资聪明,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描字,白天跟着父亲学,晚上就仔细地琢磨字的结构和搭配颜色,比较怎么合理,光新卫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写出好的字,体现自身的价值,做一个对社  相似文献   

6.
7.
<正>2010年盛夏,平谷区的甜杏卖火了,不但在各大水果市场走俏,还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采摘。喜上眉梢的果农说:"我们能致富,小闫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在农二师二十四团,如果有哪个职工想发展大棚致富,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王雪山,大伙都喜欢先到王雪山管理的大棚内学习参观一番,学点经验,然后再作打算.1998年,王雪山在和硕县清水河农场种植蔬菜大棚,当年,他投资30万元在60多亩土地上建起了40座蔬菜大棚,由于种植经验不足,管理不到位,再加上老天爷不给力,那年冬天,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焉耆盆地,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持续了10来天.  相似文献   

9.
10.
在简阳三岔镇采访,基层干部和村民常常提到一个日子:1999年4月16日.这一天,四川省农科院与三岔镇正式签订了包括七个双边合作文件的<农业科技合作协议>.他们说,这是三岔镇由穷到富、由乱到治、由弱到强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朱为熙,男,1976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04年从繁昌县委组织部选派到平铺镇龙岗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曾获“芜湖市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繁昌县优秀共产党员”、“繁昌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2004、2005年度选派工作考核为”优秀”。人物简介三年的农村生活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三年的农村发展不给群众失去信心;三年的选派工作不给组织造成失望。创业格言在繁昌县平铺镇龙岗村,村民孙功新、郭云龙等2004年初建起了占地4亩的双孢蘑菇种植示范基地,当年纯收入就达4万元。说起蘑菇大棚,孙功新激动地说:“比我以前种水稻的收入翻了好几番呢…  相似文献   

12.
13.
崔贵贤 《党建》2009,(4):21-22
今年43岁的河北省饶阳县西沿湾村农民张大棍,可是个大名人。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他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村优秀人才”。不仅如此,张大棍还身兼数职:西沿湾村村委会副主任;蔬菜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祥湾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相似文献   

14.
44岁的孟克吉住在平均海拔3200米以上,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极差的肃北县盐池湾乡阿尔格勒泰村.放了大半辈子羊的孟克吉凭着自己能说会道、热诚待人,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在阿尔格勒泰村担任了19年的村干部.1986年,他自筹资金3.5万元,在自己的承包草场上围栏草场9800亩,之后又投入资金2.2万元在大围栏中根据牧草分布和生长情况,划分了五个小围栏,把养群分为四群进行分类放牧,不但合理地使用了草场,而且使草场得到休养生息和保护,有效的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乏弱牲畜的死亡,使牲畜出栏率由过去的20%提高到28%,成为全乡第一个依靠科技率先致富的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六师奇台农场妇联把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作为引导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重要工作载体,促进团场妇女增收致富,推进妇女创业就业。据统计,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以来,全场妇女参与特色经济发展人数达300余人,户均增收8500元。  相似文献   

16.
李炳顺,男49岁,朝鲜族,家住在龙井市光新乡龙江村。他1988年入党,初中文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1999年起,在乡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他搞地栽木耳项目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尝到了依靠科技致富的甜头。 1985年,李炳顺第一个搞起了蔬菜大棚,成为龙江村第一个万元户,并带动全村的村民搞起了蔬菜种植,不少农民兄弟也因此摘掉了贫困帽子。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市场冲击小,市场竞争也不激烈,虽然李炳顺不懂什么“市场”,种菜的科技含量也不高,但一直产销两旺。从1996年开始,随着外地特、优蔬…  相似文献   

17.
盛夏7月,酷暑难熬.然而,在旺苍县东河镇石坝村党支部书记李彦国的成片果园内,浓浓的树荫下,商贩们正抢购着刚刚从树上摘下来的鲜果,一叠叠钞票装进了李彦国的腰包.数着厚厚的钞票,年已花甲的李彦国笑开了花.他高兴地说:"科技架起致富桥,咱从树上‘摇钱',从水里‘捞金',年收入二三万元,现在咱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相似文献   

18.
在平阴县东阿镇西山村提起赵化贞,没有人不佩服。不仅仅因为他是党支部书记.更重要的是他带领党员群众闯出了一条科技致富的新路子。 从加入党组织那天起.赵化贞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党的一分子,说话办事都要给大家做出子!他搞立体种植养殖富裕后带动周围群众致富.使西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养殖专业村。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看到书上说林下养鸡操作简单,投资少、成本低,养殖时间短,见效快、收益大。我想,我们村寨周围林木茂盛,林下养鸡应该不成问题。经过一番思考,我筹集资金搭建了养鸡场,购买了5000只鸡苗,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番。然而,由于没有饲养经  相似文献   

20.
农六师新湖农场新东社区二连女职工张先平在6年里,每年养羊150只,种地100亩,养羊收入10万余元,种地收入达10万元左右,走上了种养致富之路。张先平1993年从河南到新湖新东社区二连务农。刚来时,每年承包40亩棉花,由于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