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舜  周鸿 《思想战线》2005,31(2):70-73
理性选择理论是社会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科尔曼是公认的这一理论的权威人物。科尔曼在“理性人”假设和个人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 认为个体行动者总是依据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的原则在不同的行动或事物之间进行有目的的选择。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将宏观和微观分析相结合, 提出了社会理论研究与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考研潮”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社会现象,因而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动因的不断探讨。以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对大学生考研动因进行分析,就是从微观层面的个人行为出发,通过微观向宏观的转变,使个人行动层次上升到系统行动层次,用合理化来说明大学生考研这一目的性行动的动因。  相似文献   

3.
民族社会学的视角与定义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社会学的视角主要有结构与过程的视角,个体、群体与社会的视角、冲突与均衡的视角、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视角、宏观与微观的视角。而民族社会学的定义由于学者的研究视角不同,定义的侧重点不同亦呈现出众说纷纭的状况。综合已有研究,我们认为,民族社会学是一门从宏观社会系统出发,综合地研究民族地区现实的社会结构、社会过程与社会控制,以探讨民族地区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4.
宏观社会学产生于 19世纪中叶孔德创立社会学的时期 ,随之杜尔凯姆的实证主义路线而得以形成和发展。二战后直到 2 0世纪 6 0年代 ,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将宏观社会学推向发展的鼎盛时期 ,使之在西方社会学界占据着统治地位。自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等微观社会学理论产生并流行。他们贴近社会现实 ,从而加强了社会学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不论宏观理论 ,还是微观理论 ,他们在最终的理论旨归上都是共同的 ,即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 ,有效实现社会整合 ,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就宏观社…  相似文献   

5.
制度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是政治学理论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如果说,早期政治学单纯地研究了制度的话,那么,行为主义与理性选择理论作为对它的反思,则开始第一次关注了个体行为,只不过行为主义主要从社会学、心理学入手,而理性选择则从经济学入手。而最近学界炙手可热的“新制度主义”则应视为对两者相互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长期困扰社会学理论界的"社会结构制约性与个人行为自主性"之间的"二元对立"的困境,吉登斯构建了以对传统的"二元论"社会学理论的批判为逻辑前提、以"结构二重性"与"实践"概念为逻辑起点与逻辑中介、以微观的个人行动框架与宏观的社会结构框架之间的互动为逻辑展开的、系统而具内在逻辑的"结构化理论"。结构化理论追求一种动态的平衡,整套理论以社会结构制约性与个人行为自主性这传统"二元"为两条主线,通过"实践"实现了对它们的架通。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是第一套解决"二元对立"社会学理论困境的完整的理论,为开展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对于以后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具有指向性的方法论意义,因而堪称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史上的一种承前启后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者罗德尼·斯达克教授和罗杰尔·芬克教授以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为逻辑起点,从微观的个体宗教行为拓展到中观的宗教组织动力乃至宏观的宗教大市场,详细系统地提出了宗教经济研究范式。宗教经济研究范式批判了传统关于宗教非理性选择的认知,认为宗教行为是建立在回报与代价权衡基础之上的理性选择。宗教经济研究范式带有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其主张用经济学理性假设来衡量、判断宗教理性的观点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犯罪社会学     
吴鹏森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犯罪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犯罪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犯罪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对象,从犯罪社会学的基本假设出发,围绕人类社会行为的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展开犯  相似文献   

9.
杨敏 《思想战线》2012,38(2):1-5
本世纪初以来,社会学将个体安全纳入到研究范畴之中,开辟了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个体安全研究对社会学三大传统范式进行了有机的"融合汇聚",在"社会互构论"的方法论指导下开展理论研究,通过综合运用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使得理论研究和经验走向结合,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个体安全研究的"多棱透镜原则"。这些研究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反思性借鉴西方社会学理论传统并建构本土的个体安全理论体系,既体现了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又发展了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论,利用质性访谈数据,分析了决定大学生自愿性失业行动选择的个体理性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自愿性失业是大学生遵循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行动逻辑,为获得社会经济地位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性行为.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合理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管理调控等子系统的动态、复杂系统。其思想有着极为深刻的哲学背景、社会背景,困而对城市土地合理利用的调控,单纯运用某种手段,如经济手段、技术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必须进行系统的调控。本文在对城市土地利用行为主体的分析以及对城市土地利用中市场和政府作用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土地合理利用的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2.
经济人假设在公共领域的适用性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经济人假设所产生的诸多争论,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这一理论假设的错误理解。本文认为,经济人假设作为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和自由民主政治制度建构的前提和基础,是关于人的动机模式的假设,它反映了人的社会选择和社会行动最原初的动力来自于人对自我利益的理性计算和理性追求。经济人假设既可以适用于人的经济行为取向的分析,同时与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关于人的动机模式的看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也可以扩展到经济领域之外,适用于对人的政治行为取向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陈艳 《青年论坛》2008,(2):63-65
针对当下高学历女生“急婚族”的出现,本文试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为视角对这一现象的社会成因作出分析,认为急婚现象是基于女性自身生理理性、就业困境下的理性和多元文化价值冲击的理性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巡警作为警方生产街面公共秩序的主力军,提高巡警街面见警率是一种基本趋势。正如理性公民在行为选择时要考虑其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巡警及其组织在生产公共安全产品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其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警察绩效制度,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警察绩效评估体系,是提高巡警见警率和巡警生产效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干部作风建设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必须坚持长期抓,逐步构建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从“执政为民、管理高效、发展科学、法律规范”四个视角对其长效机制进行理性定位,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体系框架。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的形成,必须以制度作为支撑与保证,坚持制度的落实与创新,促进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深入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6.
廖明君以神话学视角与世俗功利观念解读壮族民间创作《妈勒访天边》,认为“访天边”是访有“生殖与丰饶”意义的太阳;孕妇访天边,是原始先民认为孕妇“有生殖与丰饶”的文化功能,“有与太阳相呼应的文化意义。”把故事释读成了人类向太阳祈祷的巫术仪式的象征。《妈勒访天边》是故事,研究重点应放在所表现的理性意识上;也不能以世俗眼光看待文学。该故事反映了壮族人民认识世界的愿望,及壮族人民理性的觉醒和科学意识的萌芽。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多元价值观念以及诸多现实因素的冲击和碰撞下,当代青年的理性认知与行为选择出现脱节。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原因,调适当代青年价值取向与行为脱节的现状,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我们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青年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的平衡路径:构筑精神支柱,强化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改革学校教育,引导青年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平衡;鼓励青年投身社会实践,实现自我与社会的有效对话;畅通青年利益表达的渠道,强化青年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评估多元模式的困境及其解决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政策评估模式发展的历史考察,文章分析了政策评估模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的逻辑以及多元评估模式的困境。并以南水北调移民政策评估为例,解读了当今多元理性下的政策评估仍然存在的多元利益界定不准确、评估模式结构固化等诸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多元理性下政策评估模式的问题,必须实现政策评估哲学思维的进一步转变,而这一转变应遵循批判性政策分析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举证责任倒置是在程序法中对"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衡平,是一种给予在某些特殊侵权行为案件中受损害当事人的特殊法律救济方法.其实体法基础是在这些特殊侵权行为中民法上对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特殊规定,而其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却是由于行为人在行为中的注意成本合理与否所导致的.本文以初步的经济分析方法探究注意成本与行为人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结果对程序法上举证责任倒置的影响,然后在这个层面上分析举证责任倒置的根源,旨在提出对特殊侵权行为案件中受损害的当事人的原则性法律救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理性妥协:和谐社会的重要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思维.理性妥协作为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基本方式之一,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必不可少.一个在思想文化上完全排斥妥协、追求激烈对抗的社会,即使有先进的制度与体制保证,也是难以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的.纠正对理性妥协的传统偏见,客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理性妥协,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