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是学术界研究农村土地问题乃至“三农”问题的一个热点。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农用土地利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经验和农村改革发展及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符合“条件、自愿、规范、有序、依法”之客观要求.提出解决对策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完善思路,最关键是尽早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专门法律.并建议制定《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条例》。  相似文献   

2.
2013年10月30日上午九时,亚太大酒店贵宾楼二楼国际会议中心,在座人员身着正装,会场气氛既庄严又活跃。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联组会议在此召开,对市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志辉主持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增海、王中联、王增飞、李锡海、  相似文献   

3.
土地流转的瓶颈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群 《行政与法》2003,(10):64-66
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该法的施行使我国农村的土地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表现为土地流转的问题。土地流转是建立在公平基础之上的对土地使用效率的追求。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地方农村土地流转不动。本文分析了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诸多“瓶颈”,这些“瓶颈”表现为:土地流转缺大户、缺资金的问题;农产品市场缺活力、缺热点的问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问题以及现行政策法律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承载着生产要素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农村土地流转在某种程度上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实现城市化目标而打下基础.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仍处于无序、混乱的状态,土地流转违法现象时常发生,损害农民土地流转权益的事件也不绝于耳,因此出现农民因土地纠纷频繁上访的现象,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化解矛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魏庆 《法制与社会》2013,(23):192-193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以及农业发展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深,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各大新闻、论坛话题讨论的焦点。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农村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也逐渐出现土地流转价格的合理化、土地流转工作的规范化、土地流转过程的市场化以及土地流转方式的多元化等各种趋势。而土地流转的趋势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农村土地在流转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流转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更好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解决人地矛盾,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但在我国农村存在着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土地产权缺乏保护、没有合理的土地产权流转机制等方面的缺陷。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现状的前提下,结合产权的基本理论提出了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几个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牟青平 《行政与法》2014,(11):40-42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而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至关重要。吉林省土地流转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起初的土地流转由于缺乏制度保障,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本文认为,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解决吉林省土地经营碎片化,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规模化的重要内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吉林省的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对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合理配置农地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在确权登记,流转方式、退出环节等方面都存在机制弊端,阻碍农村产权改革的进程,因此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路径已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临的问题着手,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农村土地经营与流转之间的关系,围绕土地流转方式的法律考量和流转过程中各方权利平衡的法律考量进行论述,以促进我国关于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当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大量转移,生产要素得到进一步调整,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已成为影响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流转秩序的混乱,流转主体的不明确以及政府的管理不到位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土地流转的正常运行。对此,从各个方面对流转所面对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对策和措施,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吴洲  何伟成 《法制与社会》2010,(31):222-222,251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免除农业税和增加各项农业补贴后,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农村土地依法流转政策的出台,则进一步激发了农村经济的新活力,为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也阐释了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郝雅菲  韩迪  甘健 《法制与社会》2013,(25):215-2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需要通过流转重新配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关农村土地的征用、流转、补偿费分配纠纷等案件逐年增多。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受到侵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保护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合法权益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以信托方式流转时,信托的委托人和受益人都是农户,因而农村土地流转信托属于自益型信托.依“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设计,具有身份属性的农地承包权保留在农民手中,土地经营权作为用益物权进行流转,因而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客体是土地经营权而非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设立后,土地经营权要移转给作为受托人的土地信托公司,由其以自己名义进行控制和处分.为保护农户的利益、并兼顾信托公司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等第三人的利益,应通过信托登记公示信托财产.同时,信托公司有义务依信托之目的而管理信托事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的流转有诸多缺陷和不足,其原因有多个方面。本文认为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一个可行办法是实行农村土地的股份制,这种模式可以在现行土地制度之下,最大限度地解决目前土地流转中的各种不足,从而优化农村的土地资源,使我们的农民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5.
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路径。鼓励土地流转,连地成片是完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然而在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进程中,承包地流转的法律问题众多,严重阻碍了土地规模经营良好效益作用的发挥。为有效实现土地规模适度经营,文章从土地流转规划和土地流转监管两方面入手探讨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并就如何建立有利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土地流转制度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白雪 《法制与社会》2012,(8):213-214
土地是农民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在我国农村,很多民间纠纷都是因土地问题而引发.当前,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案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通过对该类案件审理情况的分析,本文将归纳出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处理的难点,通过对制度性、政策性等深层次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活动的对策,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些年土地流转在广大农村悄然兴起 ,它是继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土地承包改革之后 ,来自农村的又一创新之举。它是市场经济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中的进一步深化 ,它不仅抑制了农村土地抛荒 ,而且还解决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同时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诸如 ,土地流转无法可依、农民土地承包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土地流转形式较乱、造成了一些纠纷等。当务之急是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制建设 ,确认、巩固土地流转改革成果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修改现存法律有关内容 ,其次尽快出台《农村土地承包法》 ,再是尽早制定《农村土地流转法》 ,明确土地流转的原则、形式、程序、监管和责任 ,使农村土地流转纳入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生产要素。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各地在积极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有益探索,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着农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以来。嘉兴市委、市政府开展“两分两换”这一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试点近一年来.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实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置换,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破解土地及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律的制约及多方利益冲突的均衡化问题。本文通过专题调研.在进行实地座谈和考察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问题、经济问题和民生问题提出见解,期望通过对“两分两换”制度的研究与总结,为沿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探索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土地流转视角下农村土地银行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外土地银行的形成机制、运作模式和发展机理,厘清我国土地银行与土地储备的差异,借鉴国外先进的土地银行运作经验,形成土地银行、农村土地整理机构和土地交易所三者有机组合的农村土地银行运作平台,通过探索三权分离流转模式、灵活处理农村土地抵押、完善土地产权和登记制度、建构农业保险体系等措施,将零散土地集聚,促进农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