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请稍候……     
某地领导,善讲话,每有大会发言必慷慨激昂,时出妙语。众皆赞曰“不凡”、“耐听”,然皆不知领导有数位“文胆”,为之绞尽脑汁,炮制宏篇。其中一位“文胆”尤为了得,每为领导书写讲辞,何处讲辞听众会有何种反应皆  相似文献   

2.
所谓奸臣     
程万军 《法制博览》2011,(14):31-31
历史上的奸臣堆里,当然没什么好人。但是,如果说他们都是些“乱臣贼子”,却也是高看了他们。他们首先是宠臣,而所谓红人或宠臣,大都是有本事邀宠没本事“自立”的奴才。历史上如司马懿那样具有帝王韬略敢于“另起炉灶”的宠臣为数寥寥,但如蔡京、胡惟庸、严嵩、和坤那样的“纯奴才式红人”却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3.
自古道“红颜薄命”,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就是一部浸渍了无数美女血泪的薄命录,正是曹公所言之“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但事实上,不仅美女们命薄如纸,古代历史中的那些美男子们也大都是薄命之辈,纵有倾国之妖娆、倾世之声名,却也只落得个英年惨死,芳华早逝,正是“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相似文献   

4.
自传     
吴若增 《法制博览》2009,(14):28-28
圆滑,是一种处世哲学,虽不高深,却并非人人皆可悟其精义,得其要领。因为处世圆滑,不但需要阅历与智慧,而且要有不问是非之心,善和稀泥之技。我这么说,未免玄乎,武则天大周朝宰相苏味道,因处世圆滑而博得“模棱手”的雅号,他有一句名言,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其中奥妙:“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待两端可矣。”谁若能按照老苏的教导处世,即使一时难以达到此老的境界,也算进入“圆滑”的初级阶段了。  相似文献   

5.
郑和的功绩     
小柯 《法制博览》2009,(9):78-78
上期贵刊登载了龚克先生的文章《解缙如何“玩转”朱元璋父子》,文中提到了“学而优则仕”,很是发表了一番感慨,甚至归纳出三个层次。 “学而优则仕”出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子张”,原文中整个句子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并非出自孔子之口,而是他的弟子子夏说的。  相似文献   

6.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1):20-21
嘉靖帝朱厚熄(1507—1566)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此人崇尚奢侈,嗜好刑戮,暴虐不仁,喜怒无常,昏庸无能,好色无比;长期痴迷炼丹修斋,日求长生不老,竟然二十余年不视朝,致使奸臣严嵩父子专权跋扈,吞没军饷,败坏吏治,废弛边事,倭寇频侵。难怪户部主事海瑞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在上陈的《治安疏》中尖锐挖苦道:老百姓说你的年号好。什么叫嘉靖?就是家家都干净。没有油米柴盐之物,什么都没有,所以叫“家净”。  相似文献   

7.
《法制博览》2010,(5):25-25
明嘉靖四年(1525年),当时严嵩任南京翰林院侍读,文章书法已负盛名,来京公干时住在菜市口南边的江苏会馆,距鹤年堂很近。此时的鹤年堂已经从丁家转到浙江药商曹蒲飒的手中。当时人们称他为“曹菩萨”,口碑极好。严嵩偶染小恙来到鹤年堂,“曹菩萨”为他亲自开方配药,几次往来,谈文论画,相谈甚欢,  相似文献   

8.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篇第七·三十一)  相似文献   

9.
李登辉关于两岸关系定位的主张之演变王升前言两岸关系的定位问题是台湾当局各项政策的基础。蒋氏父子时代,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并自认为是中国唯一的合法代表,视中共为“乱匪”,因而才有“动员乱”政策、“反攻大陆”政策、“汉贼不两立”政策,以及不作“中央...  相似文献   

10.
男人和女人     
饶俊 《法制博览》2009,(8):14-15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歌德说:“永恒之女性,领导我们走。”  相似文献   

11.
说“国耻”     
谢谦 《法制博览》2010,(19):23-23
说到“国耻”,我们就会想到近现代史上,中国战败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甚至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等等。但“国耻”并不是近现代才有的说法,古已有之。《礼记》记孔子答鲁哀公问,有云:“国耻,足以兴之。”据古代学者解释,孔子所说的“国耻”是“君耻”,国君之耻。如春秋时,吴越交战,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派使者卑辞厚礼乞降:“勾践请为臣,妻为妾。”甚至愿“身往事之”,以一国之尊,  相似文献   

12.
《法制博览》2009,(23):55-55
我国古代官服的颜色从唐朝开始就已经有了区别:三品以上为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为绯袍,佩银龟袋;六品以下为绿袍,佩五鱼袋。如果官吏职务高而品级低,仍按照品级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的长官刺史,则不拘品级,都穿绯袍。清代官服原则上都是蓝色,只在庆典时可用绛色;  相似文献   

13.
倪方六 《法制博览》2009,(11):62-63
朱棣是个有故事的人。他的生母之谜,忽悠世人六百年,也争论了六百年。 近来笔者翻阅了一下相关史书,质疑朱棣为“妃生”而非“后生”,即系庶出而非嫡出的最有力的文字证明,集中地指向《南京太常寺志》一书。书中所载孝陵神位:“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妃生成祖文皇帝,是皆享于陵殿,掌于祠官,三百年来未之有改者。”  相似文献   

14.
廖茂财 《法制博览》2009,(13):28-28
“冥婚”,顾名思义,就是人死后完婚的意思。这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封建加迷信的婚俗类型。古人认为人死后进入阴间,而阴间也有婚姻之义,所以凡男女生前未婚而亡,则两家父母或亲友为之举行婚礼使死者在阴间结为夫妇,而“宜室宜家”。冥婚俗称“鬼婚”,显然,这是作父母的过分疼爱子女之举,以解除心理上对子女夭殇之痛。冥婚又分“嫁殇”、“迁葬”两种方式。《小知录》说:“生非夫妇,而葬相从”即为指此,唐宋以后则普遍称为“冥婚”。  相似文献   

15.
上上签 《法制博览》2011,(14):33-33
赶集网花了四个亿,请姚晨代言并将广告投得电视上公交地铁上满目皆是,谁知道它的竞争对手突然从“姚晨骑着驴去赶集”的广告里绽放天才灵感创意,注册了一个赶驴网。赶集网的口号是:“赶集网,啥都有。”赶驴网则是:“赶驴网,啥没有?”一时间,赶集网广告吸引的客户多不明就里地误人藕花赶驴。  相似文献   

16.
程万军 《法制博览》2011,(13):71-71
诸葛亮用人,基本上沿袭的是汉朝“举孝廉”遗风,注重表现出来的“德行”。而好德胜于好才,必有虚伪无能之徒表演的舞台。奉行德治的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极为苛刻。“水至清则;毛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史学界对他的普遍指责。诸葛亮要求众将群臣“又红又专”,如果“专”而“不红”,他宁可不要;而倘若“红”而“不专”。他却可以将就使用。“蜀汉无大将”时,有着“一颗红心”的廖化不也是作了先锋吗?自古君子真伪不可分,但真才与草包总该分得清。  相似文献   

17.
艾君 《工会博览》2023,(23):37-40
<正>有人曾问齐白石:“您是如何从一位木匠转身为画坛巨匠的?”齐白石则回答:“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可见,涵养静气不仅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精神的升华,一种自我跨越的过程。而在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就有一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精华,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的通俗读物,它就是明代思想家、学者洪应明所著的《菜根谭》。有人说,这是一本人生智典,蕴含了中华五千年处世智慧,是一本能开阔思想、安顿身心的处世哲学,  相似文献   

18.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08,(13):F0002-F0002
《点石斋画报》载:“瑞生洋行之麦得腊司轮船由外洋抵沪埠,装有阿姆斯脱郎厂制成巨炮八尊,并弹子数百墩,皆系中国购办者。日前,在下海浦用机器提置公和祥码头。每炮约重四十墩,每提一炮到岸,则船身为之浮起,其重可知矣。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子:单身父亲独自抚养有严重智力障碍的儿子,为使儿子享受到正常人的幸福和快乐。父亲不惜牺牲自己的爱好和快乐,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音乐奇才”!  相似文献   

20.
阎泽川 《法制博览》2009,(11):57-57
讲究廉洁,莫若拒贿。如何拒受贿赂呢?古人有“三慎”。 薄礼面前慎微。唐德宗时的宰相陆贽,为官清正,德宗怕他“清慎太过”,办事不方便,便下了一道密旨,示意他像马鞭、靴鞋之类的薄礼“受亦无妨”。陆贽却观微知著,便回答说:“贿道一开,辗转滋甚,鞭靴不足,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于是,“涓流不止,溪壑成灾”,“利于小者必害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