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和静 《前线》2014,(5):108-113
<正>中国古代高度重视官德的意义,强调官德在治国安邦、社会理政中的价值引导作用。而清廉俭朴作为官德思想中的基本内容,更是受到历代历朝的普遍重视与关注,因为政治廉洁可以引领社会风气,稳固执政大局。如古代官箴所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因此,深入挖掘古代官德中的清廉俭朴思想对于今天的官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石文 《党课》2014,(15):82-82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缺少好官、清官、廉官。他们心系百姓疾苦,为百姓排忧解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们恪守自己的官箴、官德,勤政、廉政,称得上是“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3.
清朝张聪贤在《官箴》中为后人留下了一段至理名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廉则吏不敢欺,公则民不敢慢;公生明,廉生威.”时值中央大力反腐倡廉之际,拈来读之,仍能给人以极大的教诲,为各级领导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山东菏泽考察工作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的这副对联对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这副"官德"名联,源自河南内乡古县衙三省堂。对联以朴素和通俗的语言,揭示了官与民、得与失、荣  相似文献   

5.
官德即为官从政的德行标准。当前,官德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个别官员的腐败、路人的冷漠容易引起民怨。人们疾呼:“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进行道德重建。”用官德引领民德,是每个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军队领导干部更应走在前列。胡主席反复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6.
千百年来,从政为官,各有各的心得感言。古人司马昭为官有《官箴》,《红楼梦》里的贾雨村也有《护官符》,其精华糟粕、褒贬是非,自有人评说。然不以规矩,难成方圆;不以官德,难成大器;不守官道,难于长久。当今领导干部从政,亦须遵循基本原则,谨记公、勤、慎、廉四字。公,即公道、公正、公允。"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要为人公道,处事公正,评判公允。秉公道,弃杂念,去私心,做到公而忘私,大公无私,这是从  相似文献   

7.
以德治国,人人有责,为官者更要讲“官德”。官之有德,德隆民安,国则兴也;官之无德,祸起民怨,国则伤矣。   讲“官德”,须讲勤正为民之德。为国为民,官之责;尽职尽责,官之德。如若在其位不谋其政,任职而不为民,掌权却不从公,浑浑噩噩做懒官,碌碌无为当庸官,迟早会官坐不稳,以垮台告终。   讲“官德”,更须讲廉洁奉公之德。“黄金非为主,道德鬼神钦”“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为官者,要淡泊于名利,要守得住寂寞,不戚戚于清贫,不汲汲于富贵。时时克己奉公,毕生疏于谋身。如是也,官有威,民有信,政也通之,令…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中国社会,因政治制度的更替、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儒学为主干的正统文化受到批判,以及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等因素的集合,激发了传统官箴在近代的转型.近代官箴在思想内容上倡导"官为民仆"的官德思想,明确提出了"毋黩货"、"勿徇私"的官德要求,还对革命新道德及党德建设作了特别的强调.官箴在近代的初步转型为其后的历史性进步提供了思想准备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两汉官箴既有对先秦官箴继承、弘扬的一面,同时也有拓展、创新的一面.其主要内容归纳起来包括三个方面,即阐述设官分职的重要作用、界说具体职位的职责范围、提出履行职权的官德要求.两汉官箴创作的基本特点,在体式上表现为四言谐韵、首尾循故;在主题上表现为指事配位、重在劝勉;在对象上表现为君王百官、重心渐变;在表达上表现为善于用典、辞约义丰.  相似文献   

10.
解放思想不是政治口号,不是谋利工具,而是前进的旗帜和行动纲领。解放思想应守住道德底线,这是一个为官者思想修养、法纪观念、自控能力、工作业绩的综合反映“解”而清正孔子在《论语》中说:“政者,正也。”做一个正直的好官,是解放思想的前提和基础。保持正直的人格和官德,公  相似文献   

11.
西安碑林有块名叫《官箴》的石碑,上书短短36个字:“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块碑,是清道光四年西安令张聪贤受陕西延绥道台颜伯涛之托摹刻的。据清代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记载,颜伯涛在闽浙总督任上,恰逢英人入侵,英国人放了几炮,他就吓得屁滚尿流,狼狈而逃。道光皇帝非常恼火,将他革职还乡。还乡途中,有六七百名扛夫为其搬运行李,整个队伍“几三千人”。这个不折不扣的大贪官,责人刻这则“官箴”,还不是为了“怀欲以求多,诈伪以要名”,“假廉以成贪,内险而外仁”。(阮…  相似文献   

12.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在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中,有这样的36字官箴碑,至今仍对为官者产生着影响。这则官箴的大致意思是说:官吏不害怕我严厉,而害怕我廉洁;百姓不服我的才能,而服我的公正。办事公正,百姓就不敢怠慢;居官清廉,属下就不敢有所欺瞒。为官公平公正,才能使政治清明;做官清正廉明,才能树立威信。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古代官箴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宪涛 《理论学刊》2005,(1):100-102
官箴书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官僚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 ,一方面是基于仕途中人修养官德、学习为政之术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肇始于孔子的中国古代官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逻辑。历代官箴当以吕本中的《官箴》为最简练 ,被后世许多官员奉为圭臬 ;以元代张养浩的《三事忠告》为最规整 ,一度成为仕途中人的从政教科书 ;以陈宏谋的《五种遗规》为最深刻 ,深发官场之哲理 ;以汪辉祖的《学治臆说》系列为最实用 ,号称“翻书可决疑难狱讼”。历代官箴作为官员的道德行为戒条 ,其内容不仅表达了帝王的政治要求 ,在某种意义上也包含着民众的政治期望 ,同时还体现了官僚的某种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曾语重心长地说:“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时曾问:“你一不抽烟,二不喝酒,又见不到你唱歌跳舞,群众都说你是‘老实官’,对此,你有何感想?”陈焕友答:“作为人民的‘公仆’,就应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群众评价我是‘老实官’,我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与一位村支部书记闲聊,谈起了关于“官”的话题,听后感觉颇有见地。他说:“现在老百姓评价当官的就用两根手指,伸大拇指,说明这个官确实为老百姓办了实事、好事,老百姓赞成;伸食指,说明这个官没有履行好他的职责,没有为老百姓负责,老百姓在戳他的脊梁。而有些当官的平时也用两根手指,对待上级是大拇指,‘好好好,对对对,您永远正确’;对下级则是食指一伸,‘快快快,干干干,你们必须服从’”。简短的一段“二指论”,道出了为官的真谛:为官者要为所管辖的老百姓负责,即对下负责,为民作主,要争取得到老百姓的大拇指,而不是食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县衙的建筑装饰有一定的规则,既显示出了封建衙门特有的威严,又呈现出了对官员的警戒作用。照壁。县衙大门后的照壁背面,常画有形如麒麟的贪婪之兽。据说该兽能吞下金银财宝,但仍不满足,还想吃掉太阳。此画意在警戒官员,不要做贪得无厌的贪官。戒石。县衙二门之后往往立有一牌坊,上书“公生明”三个大字,名曰“戒石坊”。戒石背面刻有“尔奉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16个字,以劝戒县令以民为本,秉公办事。大堂门匾。大堂门楣正中挂有金字匾额。有以其作用命名为名,如正堂、正厅、公厅或公堂;有以施政宗旨命名的,如忠爱堂、…  相似文献   

18.
官箴古今谈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段名言,题为《官箴》,最先由明代泰安知州顾景祥刻石置于泰安府衙,后又由清代名臣颜伯焘刻石立于西安碑林。此箴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成为一代代清官廉吏恪守的为政箴言,影响深远。19  相似文献   

19.
<正>“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压舱石’,是党员教育管理的‘主阵地’,是联系服务群众的‘第一线’……”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火车西站街道内,“党课讲师团”成员李倩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为主题,为街道全体党员干部及辖区“两新”党组织党员、各社区党组织书记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公民道德建设属于“民心工程”,工程之浩大,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千头万绪从何抓起?愚认为,应从官德建设抓起。百姓有言:“上梁不正下梁歪”。抓好官德建设就是做正“上梁”的工作,“上梁”正了,“下梁”才能不歪;官风正,才能促成民风淳。 从普遍意义上看,“官”包含在全体公民之中;从特殊意义上说,“甘又不同于一般社会成员。在道德建设中,抓公民道德建设具有普遍性,属于民德建设;抓官员道德建设具有特殊除,属于官德建设。在人类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