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澳大利亚工党成立于1891年,是澳国内目前最大的政党和反对党.也是唯一的全国性政党.其分支机构遍布每一个州和市。工党同工会关系密切.工会会员多为其集体党员。自1940年以来.工党曾11次执政,目前的政党领袖是金·比兹利。伴随着澳大利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工党也在不断进行着通应性变革,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7,(1):124-125
英国工党成立于1906年2月15日,是英国主要的政党之一。英国工人运动兴起较旱,起初按照行业建立了各种工会组织,1868年进一步成立了全国性的统一组织——职工大会(工联),1900年又成立了工人代表委员会,并在1906年改名为工党。目前工党有大约40万成员,其中90%以上的成员为工会集体党员,其余是知识分子、中小资本家。职工大会系统是该党主要支柱。其组织机构由领袖、工党议会党团、议会外的工党组织、工党总部四个部分构成。工党领袖由工党议会党团选出,工党执政时,领袖即为首相,内阁成员都由其指派产生。1924年以前的英国一直是由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  相似文献   

3.
德国社民党是一个具有143年历史的老牌政党,也是西欧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中最具代表性的政党。尽管德国前任总理施罗德领导的社民党在大选中以微弱劣势败于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但仍是大联合政府中的重要成员,在当代德国的政治发展中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昔日领导风起云涌的欧洲工人运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到今天认同并参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4.
民主社会主义一般是指世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及工党的思想体系。此外,主张“欧洲共产主义”的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共产党也提倡民主社会主义,第三世界国家的一些民族主义政党及人道主义者、左翼天主教运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资产阶级自由派等  相似文献   

5.
薛琳 《党课》2008,(1):79-81
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现在约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不仅是印度规模最大的政党之一,也是世界各国中党员人数较多的政党之一。它曾在印度独立至今的中央政坛先后独家执政45年,带领印度人民争取解放,发展经济,建设国家,为印度的独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党建》2008,(9)
政党是现代国家中有着特定政治理念的社会团体,世界各国政党理念各异,形态不同。我们将陆续介绍国外一些政党建设的情况,开阔大家的视野。——编者工党和保守党是英国的两大主流政党,均有上百年历史。根据两党章程,党的基层组织以贯彻和执行党的政策为宗旨,以发展和壮大党员和支持者队伍为主要任务,以为本党争取本地区选民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后,摩尔多瓦共和国于1991年8月27日宣布独立。独立后的摩尔多瓦由奉行资本主义道路的中右翼政党执政,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2001年。在2001年的议会大选中,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以下简称摩共)获得胜利,从而开创了共产党在资本主义国家单独执政的局面。2005年,摩共在议会选举中再次获胜得以连续执政。资本主义国家中共产党单独执政,不仅在前苏联、东欧的共产主义政党中引发了强烈反响,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地方民族主义与政党的结合构成了非洲独特的政党制度,非洲政党地方民族主义化程度甚深。近代非洲许多国家在独立后纷纷选择了政党政治,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非洲政治传统中地方民族主义因素却不因实行政党政治而改观,依然在非洲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非洲政党与地方民族主义融为一体,演绎着非洲的政党政治。  相似文献   

9.
政党政治是近代西方国家进行政治斗争的产物,也是当代世界多数国家采用的政治运作模式。政党政治与现代国家是相互依存和交互影响的,但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是机器,政党是精神,政党的精神决定着国家机器运作的成效和前进的方向。人类几百年的政党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强大的国家需要有战斗力的政党来支撑,弱小无能的政党与国家的强大或繁荣无缘。  相似文献   

10.
陈君 《学习月刊》2012,(22):4-5
政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一个没有政党的国家也就没有产生持久变革和化解变革所带来的冲击的制度化手段,其在推行政治、经济、社会现代化方面的能力也就受到极大的限制。”因而,政党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变迁作用巨大,影响深远。马克思对政党在国家建设中的角色有着明确论述。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的分析了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郭道久 《党课》2008,(2):80-83
老挝人民革命党,是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执政党,也是老挝目前唯一的政党,其前身是20世纪30年代的印度支那共产党老挝支部。1951年印度支那共产党二大决定,越南、老挝、柬埔寨分别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会后印度支那共产党老挝党员成立了老挝人民集团,并开始筹建独立政党,1955年3月老挝人民党正式成立,1972年改称为老挝人民革命党,现有党员148590名。  相似文献   

12.
张宪丽  高奇琦 《探索》2014,(1):82-87
英国工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等位协商模式。在二十世纪末期之前,英国工党与社会的协商关系主要表现为工党与工会的协商关系。工党与工会的等位协商关系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就已经初步形成,并经过整个三十年代的波动后,在1940年之后最终稳定下来。这一模式的形成可以从两者发展顺序、工党自身结构和外部政治结构等三点因素来解释。从二十世纪末开始,工党逐渐从与工会的等位协商模式转向与社会的等位协商模式。这一变化蕴含了某种不确定因素,即在新的环境下工党与社会的关系存在着向政党优位协商转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老挝人民革命党原名老挝人民党,是老挝的执政党,也是老挝目前唯一一的政党。它成立于1955年3月22日,前身是上世纪30年代的印度支那共产党老挝地区支部,先后领导老挝人民进行了抗日斗争和抗法斗争。1951年开始筹建独立政党,1955年正式成立后,继续领导抗美救国斗争。  相似文献   

14.
非洲国家自独立以来,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政党制度就出现了三次大的浪潮,即经历了“多党制——一党制——多党制”的马鞍型发展道路。每一次浪潮虽部分解决了当时最为迫切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的大动荡和经济的大衰退。对此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将有益于非洲国家政党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实行某种政党制度,是整个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由这个国家政权的性质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我国也不例外。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步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对内没有民主制度,无议会可利用,无组织群众运动的合法权利,尽管辛亥革命前后,各种政治力量曾产生过“议会政治”的幻想,纷纷组织政党,但由于受国情制约,不是被反动阶级镇压,就是自行解散。经过历史的淘汰过程,中国出现了两大政党,即共产党和国民党,其他政党都团结或依附无  相似文献   

16.
企业社聘用工党的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一个新课题。本文梳理了企业社聘用工党的建设存在的管理、能力及制度等诸现实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企业社聘用工党建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社聘用工党的建设的方向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国家间的竞争是政党之间的竞争。因为,国力的强弱反映了一个国家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等产生的执政成效,也是政党行为综合作用的反映。因此,党的建设是中国国家竞争力的一大要素,具有独特的条件和优势,是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加强党的建设有利于增强国家竞争力,促进和推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8.
刘志平 《探索》2000,(5):21-22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如何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而领导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富强,始终是毛泽东和邓小平艰苦探索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英国工党党内存在以工会力量为基础的左翼和以议会党团为基础的中左两个权力中心。党内民主选举制度的滞后和政党政策制定机制的封闭使得党内政治参与不足,左翼力量容易控制政党政策,由此引发政策偏激,带来选举惩罚。1979年工党大选败北之后开始了党内选举制度和政策制定机制的改革,在选举制度上改变原来的"代表式民主"为"选举团民主",在政策制定机制上改变原来的全国执行委员会主导为以全国政策论坛为核心的议会党团主导的机制。工党改革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注重党员参与的广泛性以及政策制定的协商性,党内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要协同发展,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20.
合作主义政策是工党社会政策的支柱之一,在工党的纲领和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这种政策在殖民地时期也体现为与其他政治派别进行合作(如与保护关税派的合作).1983年工党上台后,为解决当时所面临的经济困难,也采取过由政府、企业、工会及其他利益团体参加的"全国最高经济会议"这样的形式,在2004年的纲领中也提出"一个国家"的设想,但从目前整个政策的发展来看,这些做法在工党的合作主义政策中尚不占主导地位,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劳资仲裁这样一种形式.当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劳资仲裁制度也出现了较大调整,逐步从强制向自主协商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