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包围农村”的现象,即为了扩大城市规模,借助于城乡二元结构,低价征用城郊农村的土地,逐渐将一部分村落包围在建成区内。这些原本处于城市郊区的村落,进而位于城乡结合部,并伴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最终蜕变为“城中村”。在城区以外的农村看来,它无疑是城市的一部分,就如同是城市中的一个社区;从城市居民看来,它俨然仍是农村。这就使得“城中村”兼具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特点:人们的生活方式像城市,但人们的思想意识却像农村;追求土地产出更高的经济效率像城市,但无规划的土地管理仍然像农村等。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洪山区北港村城中村改造问题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中村概述 关于城中村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看,城中村是指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那些距新、旧城区较近的、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无论从哪个角度,城中村改造对城市或对城中村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城市,城中村改造有利于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形象,拉动城市经济增长,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0,(20):33-34
解决“城中村”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既是促进“城中村”农村人口长期发展、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加快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问题浅析——以贵阳市两城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是指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周边的农村不断融入城市范围,村民已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但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和管理体制的农村社区,其管理组织是村委会,常住人口是村民。随着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集体土地不断被征用,这些地方的大多数村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依然保留其农民的身份和农村管理方式,由此带来“城中村”问题。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的)“城中村”问题,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着重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两城区所辖的乡镇——黔灵镇、后巢乡、云关乡地处城郊结合部,面积123!5平方公里,下属24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5.
“亚型城市社区”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过渡中的变异。对它的管理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解决“城中村”现象时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用新的管理方式使亚型城市社区,分步骤、逐渐的纳入和融入于城市管理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6.
所谓“城中村”,是指由于地域的历史演变,尤其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被城市高楼大厦“圈挡”在城市之中的村落。其主要特征是在地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其经济组织形式和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仍保持着农村的模式,大多具有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卫生状况差等特点。“城中村”的存在,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城市化建设进程中较难解决却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志远 《世纪桥》2009,(18):58-59
“亚型城市社区”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过渡中的变异。它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解决“城中村”各种矛盾时,非常棘手的难题。所以必须要认清它的基本特征,用新的管理方式使“亚型城市社区”分步骤、逐渐的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8.
王志远 《世纪桥》2009,(17):58-59
“亚型城市社区”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过渡中的变异。它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解决“城中村”各种矛盾时,非常棘手的难题。所以必须要认清它的基本特征,用新的管理方式使“亚型城市社区”分步骤、逐渐的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驶入快车道.在此背景下,新进入人口尤其是城中村“新市民”的市民文化培养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积极培育城中村“新市民”的市民文化是一个城市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城中村“新市民”真正融入城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赵满华  林建成 《求实》2006,(Z3):199-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位于城市边缘的一些村庄成为“城中村”。“城中村”位于城市的边缘或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奸,信息比较灵通,应该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列,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但目前“城中村”改造进展比较缓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笔者就“城中村”有关问题在山西省太原市进行了一定范围的调查。从全国的角度来讲,这种调查可能不具有普遍性或代表性,但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出现城中村现象,“城中村”问题复杂多元,涉及生活的改善、身份的改变,非农化和工业化问题,户籍制度问题,产权界定问题,社会关系重塑问题,思想意识变迁问题。解决城中村问题是实现城市更新改造,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一环。文章提出,解决城中村问题必须从物质建设、制度建设、精神建设三方面着手,各自的侧重点应是以土地产权为基础推进物质建设,以规划为手段实现制度建设,以社区建设为纽带打造城中村促进精神文明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动向     
《廉政瞭望》2012,(4):10-10
城中村变社区易发腐败 湖北省广水市检察院披露了该院查处的多起城中村变社区中的腐败案,其特点是:作案者主要为社区书记、主任和会计。多倒在土地开发转让、审批居民建房用地等工作中,罪名为贪污、受贿和挪用公款罪。作案手段简单.多使用作废收据、“头大尾小”开票、“白条子”出账等,将套取出来的钱揣入个人腰包。检察官表示.以经验推进工作、年度查账或离任审计很少进行、干部职务调整不频繁等是“城中村型”社区干部易发腐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城中村”是我国特有的土地所有制和文化背景下,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问题。在“城中村”,当地村民、城市居民及外来流动人口的文化呈多元发展,并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诸方面产生冲突和融合。基于文化的角度看“城中村”的发展,制度文化的整合、经济体制的链接、精神文化的整合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了解城中村居民文化消费情况在当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绵阳市的城中村为样本,尝试了解类似城市城中村文化消费现状、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了解城中村居民文化消费情况在当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绵阳市的城中村为样本,尝试了解类似城市城中村文化消费现状、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今城市居民最向往的生活基本从“经济富裕”逐渐转变为追求“身心健康,心情舒畅”的生活模式。而这一转变就要求政府处理好体育与城市环境相互协调发展。从近些年来看,成都市政府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以解决居民生活转变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先锋队》2014,(1):F0002-F0002
太原市万柏林区总面积3048平方公里,下辖1个乡、14个街办,83个城市社区,69个行政村,其中22个城中村,总人口74.9万人,是典型的城乡交错区。去年以来,该区坚持“规划引领城市发展,项目带动城市建设”的发展思路,重点实施老旧居l丰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和星级单元创建活动,着力改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河道水域等区域环境,建立健全乡村环境卫生工作长效机制,集中力量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严峻形势,土地利用是其.目前所涉及的最敏感也是最直接的问题。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讲,最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办法是尽早进行经济转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需提高全社会对土地集约利用重要性的认识,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资源矿产区土地的复垦与整治工作,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2015,(3):16
曾几何时,“寸土寸金”的独特资源优势,使得太原市“城中村”滋生了各种乱象,几乎成为腐败案件频发的严重“污染源”。最近一个时期,按照省委统一部署要求,太原市委高度重视,组织力量对“城中村”问题进行集中治理。省市区三级纪检监察机关同心协力,以“城中村”问题为“突破口”,严肃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不久前,省纪委网站发布了几起典型案例,并就这些案例进行了剖析,希望能够引起有关单位和部门的高度警觉、深刻反思,并汲取教训。·违规占地成了“致富捷径”·随着太原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村鼠”瞄上了“城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中村居民自治组织管人、管钱、管事的农村式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群众期盼和发展需要。针对这一问题,郯城县以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居民自治组织剥离为突破点,着力打造"财事两清"的新型城市社区,成为城市基层组织"破茧成蝶"的有益探索。一、背景动因当前,市县两级城区基本实行旧有城中村、新建城市社区交叉共存的"两张皮"管理模式,城中村旧有管理体制引发诸多矛盾、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