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彦博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他小时候是一个"神童",为官时是一位贤相。他能文能武,侍奉过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名君主,出将入相达50年之久,封潞国公,堪称朝堂上的"常青树"。其藏器隐睿的为官之道让君主重视,其广举贤良的做法也为人称颂。  相似文献   

2.
宋凤英 《世纪风采》2006,(1):33-35,39
说起2005年7月去世的启功,很多人都会想起遍及全国各地的启功的字。未见其人,先睹其字。启功这些年名气很大,有人称他是“中国当代王羲之”。其实启功的本业不是书法,而是教师。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把他当作大书法家来采访,但启功声明他不是一个书法家,而首先是一个教师,然后勉强算是一个画家,书法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而已。  相似文献   

3.
清初顺、康年间,由于最高统治者注重倡廉惩贪,廉吏迭起。汤斌——汤文正便是其中的代表者之一。汤斌为官几十年,一直以廉俭自戒自律,老百姓送给他“豆腐汤”的美号,赞颂他为官清廉。  相似文献   

4.
导弹司令杨业功的“决不失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枫 《世纪风采》2006,(2):42-42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惟吾德馨。”杨业功填写的这首《公仆铭》,不仅是他为官的心得,更是他为人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蔡永峨生于青海,长于青海,应该说是地道的从青海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书法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行书委员会主任、青海省文联委员、中国电力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理事。他以青海大地为钟盘,不断吸取大地的营养,几十年来在书海中勤奋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作品风格鲜明,达到了追求技巧、形式、风格的和谐统一。作品先后入选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等全国大展十余次,部分作品在大展中获奖。2004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文化奖”。  相似文献   

6.
陈鲁民 《奋斗》2006,(1):62-62
曾国藩在《曾文正公集·答黄廷瓒》中谈到为官之道时说:为官需做到“四耐”。“不为大府所器重,则耐冷为要;薪米过时迫窘,则耐苦为要;听鼓不胜其烦,酬应不胜其扰,则耐劳为要;与我辈者,或以声气得利,或以干请得荣,则耐闲为要。”他虽然讲的是旧时为官之道。但对今日如何做官仍有借鉴意义,有此“四耐”,不急躁,方可把官做稳、做好、做出名堂,以不负百姓厚望。  相似文献   

7.
孟红 《红岩春秋》2009,(5):22-25
钟灵,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美术家。他是中国人民政协会徽和我国国徽设计者之一,是北京天安门上两条大标语的设计者和书写者,还是新中国第一枚邮票的设计者。他的名字,与新中国的开国大事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刘建明 《奋斗》2013,(12):62-63
徐九思,字子慎,江西贵溪人,嘉靖四年乡试中举。明武宗、世宗、穆宗和神宗四朝为官,虽官位不高,但刚正廉洁,爱民如子,其政绩最突出的当是他在句容县令任上。到句容不久,同僚及当地百姓就逐渐了解到其“为官三字经”,即:勤、俭、忍。  相似文献   

9.
廉政格言     
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大夫,期思(今河南固始)人,他是一位执政不忘以民为本的好官。他曾在期思地区征调民夫排除积水疏通河道。又在雩楼(今河南商城)兴修水利,浇灌耕田,由此受到楚庄王重视,授命令尹。他为官从政无不从国家、百姓利益出发。后来他被宰相虞丘举荐,让他代替自己做了楚相。  相似文献   

10.
卞敏 《唯实》2014,(4):84-86
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名垂青史。他生于苏州,死于徐州,曾在江苏多地为官,与江苏结下了不解之缘。范仲淹为官江苏,多所建树,历史影响深远,后人永久铭记他的功德。  相似文献   

11.
郑延保,男.1962年1月生,号宝晋轩,就职于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办公室.现为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香港注册)、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省直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公务员书法协会常务理事、嵩阳书画院副院长。他还是河南肖陈氏太极拳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一级拳师。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当你被某一件作品吸引时,相信你也会不由自主地想去了解这一位书法家。刘海林,就是这样一个以优秀作品来吸引你认识他的书法家。他没有标新立异的外形,没有所谓“艺术家”的脾气,但是他对艺术的执着与坚定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3.
孔子为官从政仅四年,但他一生都在评政、议政,品味其为官之道,感悟有三:为官要“志于道”、要走“正”道、还要善“权”道。  相似文献   

14.
佚文 《党课》2011,(24):70-73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他的为官做人和历史功绩,尤其是抗英禁烟的不朽壮举,几乎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林则徐之所以能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爱国爱民彪炳史册,与其从小受到父母的良好家教分不开。林氏家风清廉,家教高尚,值得借鉴、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
刘建明 《党课》2011,(6):68-69
《明史·陈寿传》中记载:陈寿,字本仁,历任户科给事中、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陕西巡抚、南京刑部尚书等职。他一生为官40年,严于律己,恪尽职守,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以至于因贫无家可归,晚年只得流离失所,甚至死后也无钱下葬,深为时人所称誉。尤其是他终生遵循为官“三不喜”的信条,更为人们所敬佩。所谓“三不喜”,即:不喜随意弹劾官吏,不喜为子弟亲友争功或谋取好处,不喜金钱财物。  相似文献   

16.
哀孟尝     
宋志坚 《唯实》2005,(11):63-63
既有地位的差别,就有利益的冲突。因此,无论是古是今,与民争利还是为民谋利,都是从政为官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范晔《后汉书·孟尝传》中写到孟尝出任合浦大守的事,涉及的就是一个执政为官与民争利,还是执政为民造福于民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对曾国藩其人的深入研究,特别是介绍他的专著的陆续出版,诸如《曾国藩之谜》、《曾国藩评传》、《曾国藩为官50年》及《曾国藩家书》等,对他的为人为官开始作出了比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  相似文献   

18.
留得墨迹在人间———追记将军书法家魏传统吴化金魏传统将军不仅工诗词,而且善书法,精通书法艺术,是誉满全国的将军书法家。他的字遒劲有力,自成一体,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和人民群众青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魏传统的书法能达到挥洒自如的地步,是经过他数十...  相似文献   

19.
默默无闻的奉献者──记未央区法院刑庭副庭长、共产党员张玉来屈宏斌听不到他高谈为官清廉的豪言壮语,也举不出他拒收贿礼的典型事例。然而,他却是干警和当事人公认的廉政法官。1990年以来,他连续五年被评为西安市法院系统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并荣立三等功一次。他...  相似文献   

20.
提起沈鹏先生,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书法家、诗人。其实,他还是一位编辑出版家。沈鹏先生退休前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副总编,将自己的大半生奉献给了编辑出版事业。而他在美术评论、书法、诗词等方面的成就,都是业余时间取得的。《笔墨精妙词翰双绝》一文中,沈鹏先生珍惜光阴、不懈追求的故事,让人钦佩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